长春文庙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是长春市区最古老的文化遗迹之一。2011年文庙建成孔子文化园,成为长春市开展传统民间活动、弘扬国学文化的重要场所。今年“五一”期间,长春文庙博物馆开展“劳动铸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劳动节公益文化活动,使省内外游客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乐趣,长春文庙成为长春旅游热门景点和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一”假期,长春市文庙博物馆每天延长开放时间到18:00,并且每天都安排了投壶游戏、汉服体验、“长春文庙印记”打卡、参观展览、主题社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新奇、有趣,又富有知识性,带游客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假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泮桥旁的“诗颂劳动节——长春文庙印记”打卡区域,游客们有序排着长队,背诵着关于劳动的诗词,最终如愿领取到每天限量赠送的“长春文庙印记”打卡宣传册。得到这个宣传册的游客,将一个个印有“鱼跃龙门”“取仕必得”“无我”“一路连科”等蕴含美好寓意的印章盖在打卡宣传册上,带走了祝福和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成门前的“中华射礼”——投壶体验区域,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投壶是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游客通过“投箭入壶”这一集民俗、娱乐和健身于一体的投掷游戏,可以强体魄、识礼仪,增加历史文化知识,也体验了喜庆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不仅是一种服装,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宝藏,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美学、礼仪和哲学思想。此次文庙活动还安排了“华夏衣冠”——汉服体验环节,游客们身着华美的汉服,显得秀丽端庄、温婉大气,展现出汉服独特的魅力。

豆浆是一种汉族传统饮品,相传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5月1日当天,长春文庙开展了“一方石磨 寻味非遗”五育主题社教活动。游客参与体验热情高涨,在体验石磨豆浆制作过程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与乐趣,身体力行、身临其境地触摸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除此之外,市民、游客还参观了“大道之行——《孔子圣迹图》艺术精品展”“开科取仕——中国科举文化专题展”“圣迹儒风——中国文庙历史沿革展”等常设展览,了解孔子事迹和思想,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5月2日,长春市民刘女士带着上小学的外孙子来长春文庙参观展览。她告诉记者,外孙子以前来这里看过一次展览,但感觉印象不深,学习效果不好。这次利用“五一”假期特意又来看一次,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孩子觉得对这块知识了解透彻多了。外孙子平时就挺喜欢国学文化,这次带他来文庙参观,也是想寓学于乐,更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相信对他的成长和做人做事都有好处。

同时,由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长春市文庙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士子的行旅’中国古代科举与旅行特展”在孔子书院展厅继续开展。展示了古代士子读书求仕的人生轨迹和不懈奋斗的心路历程,为观众提供一个了解和体验古代科举文化的独特视角。展览展出了“状元及第金榜题名”青花瓷砚、玉兔蟾宫折桂、绿釉蟹形瓷雕、清林东郊“在垆为学日程”座右铭单片(复制件)等珍贵文物藏品。其中,三份清代殿试卷(复制品)尤其引人注目,它们字迹工整、文辞博赡,无不诉说着士子们艰辛与诗意相伴的行旅人生。

“‘五一’期间,长春文庙的游客每天达到3800余人,有长春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游客,多数是带着孩子来的。我们举办的这一系列公益活动深受游客欢迎。我们觉得这些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长春文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奚旸对记者说。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