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州有一家83年历史的机械厂——

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中国名优产品生产企业

“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

这些荣誉的背后

靠的是什么?

暮春时节,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铆焊车间已是热浪袭人,从业24年的电焊工谭要华穿着厚实的工作服正在忘我工作,只见屏息凝神间,弧光闪烁、焊花飞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及“电焊”两个字,谭要华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从最初的画直线、练弧线,到后期对熔池各参数的精准判断,谭要华在钢铁丛林里摸爬滚打,淬炼成材。他总说,焊接无他,唯手熟尔,“两手黑黑脸脱皮,全身穿着千孔衣”成为他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年,凭借着精湛的技艺,谭要华先后荣获“荆州能人”、荆州市劳动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练就过硬本领之后,谭要华开始言传身教带徒弟,埋头苦干寻创新。2018年,“谭要华劳模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每年技术攻关项目20多项,产生效益数百万元,工作室成员研究焊接变形规律,设计反变形工装使腹板焊后平面度达到设计要求,节省叉运、校正时间30分钟,每台腹板节约成本53元,每年降成本80多万元,为企业提质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8月,江汉建机以谭要华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主阵地,成立了荆州区重大成套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劳模创新室联盟,打通了集群企业电焊工、钳工、车工、铆工等工种的交流壁垒,为集群企业职工创造了一个交流技术成果、提升技能水平的大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与铆焊车间相距不到百米的装配车间,钳工王秀峰对刚挂牌不久的“王秀峰技能工作室”,既紧张又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毕业后就进入江汉建机的王秀峰,先后从事过车工、铣工、磨床工、镗床工、机修工等多个工种,是公司里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以“小巧思”解决“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月前,王秀峰在与客户对接中发现,旧有塔机齿轮润滑系统的油管暴露在工人经常踩踏的位置上,长期作业下来容易产生损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技术员沟通后,王秀峰提出将润滑系统的位置改装、让油管得以隐藏。“每台机器节省一米油管,一百台机器就能节省100米,长期积累下来就能为企业降本增效。”王秀峰自豪地说,希望工作室运营之后,不光能为成员们搭建出一个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平台,更能助推企业实现新的跨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江汉建机厂区内,以“谭要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王秀峰技能工作室”为代表的创新工作室,发挥着人才集聚、创新攻关、成果孵化和示范引领作用,为企业培育出荆州工匠1名、荆州能人5名、荆州技术能手10名,取得创新成果100多项,创新成果转化60多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图绘就千般景。有着83年历史的江汉建机现已发展成为年产值达21亿元湖北省最大、综合实力位居国内行业第4的知名建筑机械制造商,产品远销中东、俄罗斯。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企业中,我们看到了劳动者的风采,他们用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也激励着每一个劳动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身边的劳动者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让我们一起感受劳动者的风采

一起为他们点赞!

记者:田心怡、胡威虎

编辑:陈旭/责编:唐杰/编审:王桃芳/ 监制:唐万全

出品:荆州市融媒体中心

更多内容,关注虎座鸟视频号

往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