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符号化的陶渊明和苏东坡

我书中写到的诗人,实际上我们在平常的解析和传递、理解过程当中,都过分地把他们符号化、概念化、简单化了。说到苏东坡,是那种闲适、宽容;说到陶渊明,则是恬淡、归隐、田园之乐。实际上苏东坡不是像我们好多人把他理想化的那样。陶渊明也是如此。陶渊明,大家觉得他是一个避世的人,享受田园欢乐,生活过得实在是好,赏菊、喝酒、跟朋友聊天,过那么闲适的田园生活。人们心目当中是那样理想的生活,特别是我们入世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想以陶渊明做榜样。实际上你研究了陶渊明的所有的作品,还有关于他的真实生活的记录,你就会发现,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不得已,不得不那样生活,大量时间是委屈的、不平的,不安于他的生活,有时候不得不用那种方式宽慰自己,来化解自己的困难,他是那样的人。当你更多看到他的不平、愤怒和不安的时候,才理解陶渊明,才理解他的田园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东坡也是那样的人,更多人谈到苏东坡的爱吃、爱玩,更多的兴趣,对苦难的不在乎,他的宽容和大度。实际上苏东坡无比痛苦,他过得非常坎坷。

真实的古人是怎么样,我就想还原他。寻找一个“原来”,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个困难在哪里呢?好多我们信任的一些大手笔,比如林语堂,他写苏东坡,就把他理想化、小说化了。苏东坡谈他的前人陶渊明,也把他理想化了,每一首诗和陶渊明唱和,歌颂陶渊明的生活、状态,表达他的羡慕,实际上苏东坡看不懂陶渊明吗?不知道陶渊明多么苦、多么委屈、多么愤怒、多么不安吗?他完全知道,他是何等人啊!他非常敏感。诗人之间的理解是很透彻、很切近的。但是苏东坡为什么这样呢?一味歌颂、塑造一个完全不是真实的一个陶渊明?他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心情,为了自己的解脱,为了自己和他唱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今天做这些古诗人的研究,一定要还原一个真实,从他的作品和真实的个人的情感经历、生活经历出发,这样才能进入诗学的层面。

《诗经》《楚辞》为什么重要?

《诗经》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是第一部的诗歌总集。主要的部分还是民歌,《风》这一部分写得最好。我《读 <诗经> 》里面大量的篇幅还是写《风》的。《风》在当时是很通俗的,很好读的,今天你看,大家都觉得磕磕嚓嚓地没有办法读。《诗经》也好,《楚辞》也好,我们今天的人读起来障碍非常大,我们借助于前人的劳动,大量的注解,来阅读这些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朴学非常发达,那时候文字狱特别重,没法根据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层面或者思想层面直接的间接的看法,逼着他们更多做考证、索引的工作,被称为朴学,朴素的朴。有了他们的朴学点滴,我们后人方便多了,包括诗人的生活、实况,包括文字,我们都可以了解了。剩下关于朴学的零碎的工作我们还有,但是没有那么多了。一讲起诗学,朴学仿佛给我们开了一条大路,但是实际上,诗学的大路还不是考证索引的这一部分,还在于审美,在于生命诗学。还是需要具有时代前沿和先进性的对话,来重新解释我们的古典和古典的诗人。

《诗经》的重要性在哪里?《诗经》和《楚辞》如果不去读,很难理解后面出现的诗人。单纯看这六本诗学著作里面(提到的),后面的那些人还要依赖对《楚辞》和《诗经》的理解。这点是很重要的,对于我们今天人理解古代的诗人很重要,包括理解今天的诗、今天的文学,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一个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个人在读它们的过程当中有一个比较深的体会。我发现,《诗经》的作者,《楚辞》的作者,还有苏东坡、李商隐、韩愈等等这些人,他离我们没有想象的那么遥远,离我们是很近的,因为人性的变化是不大的。文学的变化,抑或是形式上、文字上的一点“隔”,并不是那么遥远。文学不是线性的,文学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文学离我们是很近的,人离我们是很近的。它们表达的生活,它的情感,它的人性,它的艺术的一些转化、转折,从写作学,从生命,从这些角度进入的话,只要读进去,越读越熟悉,你会觉得,《诗经》和《楚辞》离我们没有那么遥远。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走近、拉近的过程。

如果一本书里没有动物、绿植

《诗经》和《楚辞》里面谈到的花、植物、动物是很多的,这是很有趣的,是知识性的一部分。同时文学天然地离大自然很近,我们今天看充分城市化、数字化时代的文学,有的时候会发现很厚的一本书里面,一只鸟都没有,一个野生动物都没有,一个绿植都没有。我作为读者我觉得很干燥、很枯燥。人怎么可以离开大自然呢?离开那么多动物呢?多么单调啊!有一个猫也好啊。所以我写陶渊明的时候,我非常惊讶地发现,他的生活很寂寞、很痛苦,他如果养一个狗多好,有一只猫陪伴多好。后来我查了一下,唐代以后猫才慢慢进入普通百姓家,那时候有狗,陶渊明写了狗,但是他不是写自己的狗,他写别的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我的原野盛宴》里写了很多植物、动物,《你在高原》也写了很多,文学跟自然的关系是最密切的,所以看《诗经》你会发现,我们最早的诗人,他们的作品是绝对不缺少动物和植物的,我们今天反而越来越少了,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很多解读文章,

完全进入不了诗学的范畴

我深入地读古诗其中有一个原因,我们从小从教科书里接受对大经的概念。比如对李白、杜甫、陶渊明、白居易、韩愈、杜牧、李商隐,对他们的评价、印象,基本的概念形成主要来自从小读的教科书,来自老师、来自教材。比如说对李白、白居易、杜甫他们的代表作,教科书里反复讲到了,他们最好的诗是哪一首,我们就去读。当我人到中年之后,我回头来看他们作品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我觉得最好的作品不是教科书里列举的那些,我不是最喜欢他们那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个人的几十年文学历练下来以后,凭借我已有的文学经验,我的审美的能力,我发现不是教科书说的那样,有一部分是,有一部分不是的,这个对我的震动还是比较大的。我觉得这里面有太多的辨析、深入,有大量的工作来做。当然,要做一点点,要付出很大的劳动,教科书不是那么简单地形成的,是很多人、有很多的原因,才形成的概括性的、那些定论式的东西。

后来到了网络时代,你会发现,那些被人们重复最多的、大经里面的主角,李白、杜甫、陶渊明他们被高度地传奇化、娱乐化、符号化,怎么有趣怎么讲,怎么通俗怎么讲,怎么庸俗怎么讲。这个是我发现的让我特别地几乎愤怒的现象。所以我发现要针对这个,做一个写作人,做一个志士仁人,做一个文学人,我们基本的工作,就是要跟庸俗做斗争,跟虚假做斗争,跟肤浅的理解做斗争,跟认识的最大公约数做斗争,跟哗啦哗啦谈个不停、浅薄无比、庸俗无比、歪曲的过程做斗争。这种斗争哪怕做出来一点点的话,都是很难很难的。这是我们今天文学人、我们文化人的一个非常光荣的使命,是最基本的一个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个工作需要汗水,需要勇气,需要时间,需要大量的阅读。过去教科书给我个人引起的一些不安,还有今天的通俗化、符号化、娱乐化引起我的一些反感,这些对我们的害处太大了。我们越是进入大经里古代代表人物的述说、解析,仿佛离那个人越来越遥远——不是那样的。真正要走近它,这需要劳动,需要好好地阅读。

我们经常讲开卷有益,我个人读了大量的关于他们的书,我才能做这个工作。但是我告诉各位,我读过大量的书,比如与苏东坡相关的书多的不得了,我发现好多书是重复的,不停地叙述,完全是同一套话语,同一个说法,只是说的顺序不一样,但是观点、绘制的故事是一样的,完全进入不了诗学的范畴,不仅不进入这个层面,而且我刚才讲,把它庸俗化、趣味化,完全是歪曲掉了。这个过程好多人需要参与,才能稍微得到一点纠正。在今天,这个工作非常非常重要!

很多人认为我在写一个普及读物。我觉得,这六本书是很容易读的,中学生可以读,每个人从哪一段开始都可以读。但是要进入诗学的品质,实际上要求非常高。首先他要是“个人”。第二,它不能是多种说法的汇集,不停地重复别人的话语,这就不属于诗学的层面了,必须要个人的见解、偏僻的见解。要建立一个非常便捷、通俗的路径,通俗和普及性,要和诗学的高度、深度稍微有一点结合,要付出大量的劳动。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我在努力完成,我花费了二十多年时间做了无数的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写这六本书当中涉及的诗人和诗,都是中国传统的大经,不是一般的经典,关于它们的文字汗牛充栋。到图书馆里面去(翻阅古籍),包括当代每年关于这些诗人,不知道出了多少书。多少人在谈论苏东坡啊,多少人在谈论李白和杜甫啊!所以遇到这种大经是很危险的一个题目,因为很容易在不停重复别人的看法、观点、故事,哪怕添那么一点点新的东西,都非常非常困难。

哪怕我把这个大经,解读也好,研究也好,稍微添一点点新的东西,要付出成吨的汗水。我明白它面前横亘着什么困难。

(本文节选自作者在“张炜古诗学六书”发布会上的发言,小标题为编者所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炜古诗学六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 <诗经> 》 《 <楚辞> 笔记》 《陶渊明的遗产》《也说李白与杜甫》《唐代五诗人》《苏东坡七讲》

作者:张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张炜《我的原野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部描写过去岁月和大自然的书,有着独特的文学品质。小说化的细节描写,使内容鲜活而生动,但本质上,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作家乘着记忆的时光机回到当年,重新审视在海边林野间度过的孩童岁月,不由得情动于中。他以质朴的笔墨记录了那时的生活经历,为我们讲述了几十个天真感人的故事。绿色的林莽,丰饶的原初,饱含的意趣……源自土地和大自然的能量充盈于每一个故事,而随处可见的动植物常识,又使得文本具有广博的科学人文意味,极大地拓展了阅读的空间和意义。这样的作品,既适合青少年,也适合成人。

×张炜《去老万玉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书写了大变局将临的19世纪末:从广州同文馆回半岛探亲的青年舒莞屏,回程突遇风暴,借轮船延误之期完成恩师重托,前往声名远扬的万玉大营,由此开启步步惊心之旅。从热血沸腾的崇拜到摧肝裂胆的悲绝,从无法抗拒的诱惑到深冤凝结的仇雠,九死一生,舒莞屏最终冲出魔窟罗网。

这是一个韧忍和藐视、周旋和看破、决绝和撞碎的青春故事,一部艰难完成的世纪骄子传奇,一场迟迟到来的男子成人礼。此旅之后,未来将不存任何奢望和侥幸,更不再胆怯和畏惧。

初审:郭斯文

复审:方 也

终审:赵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