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校长曾有过这么一段深思熟虑的发言:

“学校教育无论有多成功,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这也等同于言明:

即使是排名顶尖的名校,其教育影响力也无法超越家庭教育的地位;

即便是教育界的翘楚,再杰出的教师,也很难取而代之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和责任。

家庭教育的价值重于泰山!

父母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所起的作用无人能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种不合格家长行为表!

孩子的初始平台,就是建立在父母的双肩上。

在家庭这个小课堂中,父母是孩子的首席教育者。

父母的行为、言谈,无形中都在孩子的生活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其实,父母就如同原版,孩子则是从原版铸就的复印品。

你展现的模样,孩子便会学习你的模样。

孩子是父母的镜像,如果家长走错了方向,孩子便可能跟随失足。

比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一味地保护和偏袒。

李天一身为著名演员李双江之子,自小生活在优裕且富饶的环境中,并受到高等教育的熏陶。

然而,他却滥用父母的保护,行事嚣张蛮横,逐渐走入纷争和斗殴事件,终究造成严重后果。

这个例子警示我们,过度溺爱和偏袒孩子,很有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品格,并最终让孩子走上一条不归路。

普天之下几乎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错误的教育只会毁了孩子。

《人民日报》曾公布了10种不合格家长行为自查表,这些行为或许会演变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隐形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无论事业多么辉煌,都无法替代孩子教育失误的遗憾。

千万别让孩子的教育事故,成为我们人生中的唤醒铃。

我们必须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提高警觉,避免后悔莫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年后最有出息的孩子

背后往往站着这7种父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每个有出息的孩子背后,往往都站着以下这几种父母:

1、用心陪伴的父母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心中最珍贵的礼物。频繁的亲子互动不仅富有教育意义,也是情感的柔性纽带。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内心充满爱,并且自信满满。

2、热爱学习的父母

热爱学习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深远而积极。他们以自身的行动向孩子展示了学习的价值与乐趣,潜移默化地激发起孩子对知识的热情,培养其积极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3、遵守规矩的父母

规矩是建立和谐家庭的基石,而充满爱的家庭,亦需要规矩来保障。遵守规矩的父母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使孩子内化认同社会规范,培养出有责任感和纪律感的良好品质。

4、积极乐观的父母

父母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会如同磁场一般影响孩子,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塑造积极的人生观和乐观的心态,使孩子面对生活的挫折时也能保持乐观,积极向上。

5、尊重孩子的父母

父母的尊重让孩子感到被接纳和理解,增强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也教会孩子如何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6、尊重老师的父母

尊重教师的父母对孩子的敬师重教观念的塑造有深远影响。孩子会从父母行动中学习到尊重并理解别人的重要性,同时也能更好地尊重和欣赏他们自己所接受教育的价值。

7、懂得好好说话的父母

善于言辞的父母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模型,还能潜移默化地教导孩子如何恰当、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在社交场合中更自信、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

妈妈不越位,爸爸不缺位

有人曾问我,如何定义优秀的家庭教育?

我个人认为:值得赞扬的家庭教育,本质上是相互辅助和补充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母亲,她需要学会适度的放权,避免过度干预孩子的自主成长;

同时,作为父亲,需要全身心地陪伴孩子,不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席。

只有当父母各自发挥其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并在教育中互相配合,孩子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并有效地成长。

邻居里有一个小女孩叫芸芸,年仅10岁,热爱绘画。

她的母亲是儿童心理咨询师,对教育颇有研究。

一次,芸芸画完一幅画,兴冲冲向她的妈妈展示,但画得并不够精致。

在大部分母亲看来,可能会指出孩子的错误,甚至帮助孩子修改,但芸芸的妈妈选择了赞美她的努力和创新精神,没有越过她的边界去改善芸芸的作品。

她相信,孩子的成长有自我发现和改正错误的过程,这是构建自信的关键一环。

芸芸的爸爸,是一个律师,工作繁重。

但他始终坚持确保每周至少有一天的时间陪伴芸芸,比如一起去公园,一起读书等。

即使在工作非常忙的时候,他也会通过视频通话跟芸芸交流一天的所见所闻。

这样的父亲,并没有因为繁忙的工作而缺席在他女儿的成长过程中。

在芸芸的家庭教育中,爸爸爸和妈妈都各尽其责,母亲适度放权,让芸芸有自我成长的空间,父亲则无论多忙,都坚持参与到芸芸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没有缺席。

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确保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妈妈不越位,爸爸不缺位”,才能让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教育是一场彼此成就的修行!

教育,真正意义上是一场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修行。

就如下面这句话所说:

“雕刻只是去除多余的石头,本质的形象本就在石头内部。”

这句话强烈地突出了教育的真谛 ——不是强加,而是引导和发掘。

正如对一个未被雕琢的石头,我们不能随意敲打,而是需要观察,感知其内在的可能性,然后再小心翼翼地雕琢。

同样,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也需要用心观察孩子,理解他们的需要,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榜样去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

在这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恰如一句话所说:“教育孩子的王道,是父母执着地栽培自己。”

有媒体曾报道过一件新闻:

一位普通山区的父亲,因肩负重重家庭压力,仅有小学文化,但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孩子接受良好教育,他靠种田赚钱,并自学考上大学。

他的事迹引起了周围人的震惊和敬佩,更让孩子受益无穷。

在他的影响下,孩子顺利考上一所重点大学。

这位父亲的故事凸显了父母的“自我修行”对孩子的教育有着的深远影响。

真正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

孩子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言行与信念。

致力于良好教育的家长,应该将教育的焦点转移到自我修行上来。

当我们自身内在丰富,有所领悟,孩子便是我们心灵的投影,他自然而然地得以成长和提升。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就应该成为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