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毛主席《七律·长征》中的一句诗,是主席在红军翻过岷山、即将取得革命胜利情况下的豪迈吟诵。

主席之所以会如此的欣喜,除了长征即将结束之外,更重要的是大部队终于确定了日后的落脚点——陕甘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战略性转移开始后,革命队伍何去何从一直是困扰党中央的一个难题。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令党中央迟迟难下决断,甚至多次引发争论的问题,最后却被聂荣臻身边的一位警卫员“解决”,而且是通过“买烧饼”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那么,这位警卫员到底为革命根据地的最终选择,做了什么贡献?

长征落脚何方?

1934年秋天,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后,踏上了一条战略大转移漫漫征途。

只是该向哪里转移,这个问题在党内迟迟未能达成统一意见。长征途中,党中央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对落脚之处进行过三次重大变更。

长征一开始,党中央本打算率部转战湘西,与那里的红2、红6军团汇合,凝聚成一股力量,而后再图大业。

因此,中央红军上路后便沿着江西、广东、湖南边境的五岭山一带,朝着西边一路挺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察觉到我军的意图后,在江西南部、湖南广东交界、湖南东南、湖南广西边界构建了4条封锁线,并派遣重兵在后围追堵截。

面对敌人的绞杀,中央红军只能一面还击一面转移,沿途损失惨重。

红军大部队出发时有8.6万人,渡过湘江时已经锐减至3万人。毛主席意识到,如果仍然坚持原计划去湘西,中央红军极有可能半路全部夭折。

在这无比危急的关头,毛主席提出了改变计划、进军贵州的建议。只可惜,主席高瞻远瞩的想法被博古、李德拒绝。

好在党内绝大多数人都站在毛主席一边,博古、李德也不得不顺应民意,同意调整队伍日后的行军方案。

最后,党中央决定前往黔北地区,继而向川南方向发展。长征落脚点,迎来了第一次大改变。

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接过中央领导权。毛主席并未固守起初的行军路线,而是随时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对根据地的建设方向进行调整。

遵义会议后,主席显然放弃了以黔北为中心、向川南发展的计划,决定率部渡过长江,在成都西南和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

而后不久,蒋介石大军很快又找上门来,毛主席不得不再次调整战略,准备在四川、云南、贵州广大地区内建立广泛根据地,这是长征落脚处的第二次改变。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师。红军队伍壮大的同时,制定出一个统一的红军发展战略方针也被提上日程。

毛主席考虑到四川西北和云贵一带,少数民族聚居地众多,且多高山深谷,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这种环境毫无疑问不利于红军队伍的生存和发展。

相较于此,陕甘地区地域宽阔、交通发达,国民党的统治也较为薄弱。根据外部种种形势,毛主席做出了继续北上、在陕甘地区建立根据地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重大战略方针,很快得到了中央政治局的批准,这也是长征落脚处最后一次重大转折。

不过,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却骄傲自打、专横跋扈,不仅不同意中央的决策,还执意将队伍带向极端道路,坚持南下。

9月份,毛主席、周总理等人见外部形势危急,且党内迟迟无法达成统一意见,于是果断作出决定,率领红一军、红三军和军委直属部队迅速北上。

后来的事实证明,毛主席等人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而证明主席决策英明,并为中央红军北上注入极大信心的因素,则是聂荣臻元帅警卫员的一次买烧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