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前言

金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是,不同的人面对金钱时,往往会表现出迥异的态度。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些富豪,他们的发家之路和对钱的态度,成为一个有趣的对比。

和珅和刘瑾,他们依靠手中的权力大敛财富,把政治当成了发家的工具。宋子文和伍秉鉴,则是依靠特权发家,通过官商勾结牟取暴利。而沈万三,则是通过正当的商业经营积累下了财富。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成为一个微观的缩影,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珅:依靠皇权敛财

18世纪中叶,清朝乾隆年间,满族权臣和珅在朝堂上崭露头角,他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手腕,以及对乾隆皇帝的谄媚奉承,终成为皇帝的心腹爱将,权倾朝野。

和珅生性阴险,为人善妒,但表面上却总是一副恭顺谦逊的模样。他深知要获得乾隆的信任,就必须彰显自己的忠心,于是他经常对乾隆皇帝献媚,送上自己最喜欢的玩物,以示自己对皇帝的专心侍奉。乾隆果然很受用,更加信任和珅,让他处理朝政大事。

和珅得到皇帝的信任后,权力就如同滚雪球一般疯长。他知道,自己必须在乾隆在位的时日里尽快聚敛财富,以预防皇帝驾崩后自己遭到清算的危险。于是,和珅不再掩饰自己的贪婪本性,大肆收受各地官员的巨额贿赂。他故意延缓官员的任免手续,然后以此要挟他们上缴金银。有的官员为求一官半职,甚至把自己几代人的家当都拿出来送给和珅。

和珅的亲家们也均通过他的关系获得了高官厚禄。他们甚至公开对地方官员说:“我们就是来捞一点棺材钱的。”地方官员为祈求他们放宽苛捐杂税,也纷纷送上贿赂。和珅一家如此公然敛财,已让人咋舌。

直到乾隆驾崩,嘉庆帝登基,和珅的好日子才终于结束。嘉庆帝对和珅父子深恶痛绝,下令彻查其贪污罪行。果然,在和珅的府第中,查出了价值近10亿两白银的财富,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库15年的收入总和。和珅这个因贪赃枉法的大奸臣,终于栽在了自己铺就的金钱陷阱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瑾:依仗权势敛财

与和珅相似,明朝宦官刘瑾也是通过依附君权而发迹的代表。

刘瑾从小便跟在皇帝左右,深得皇帝的宠信。他总是能献上让皇帝欢喜的珍禽异兽。刘瑾也深谙维护自己地位的要诀,他小心翼翼地捧着皇帝,言听计从,从不过问朝政。皇帝对他的信任达到盲目的地步。

刘瑾得到皇帝全权信任后,也开始敛财填冢。他利用自己的关系和影响力,要挟朝中大臣,甚至各地官吏都要向他进献厚礼,否则就隔断他们见皇帝。一时间,刘瑾收到的贿赂成山积海,财富不计其数。

刘瑾并不知节制,他一个内廷小宦官,竟敢在外头肆无忌惮地搜刮财富,这已经严重触犯了皇权的底线。然而明矫情的皇帝还沉迷在刘瑾巧言令色中的乐趣里,对他的种种作恶视而不见。

刘瑾的贪婪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有一次,皇帝要求刘瑾献上一只活鹤,而刘瑾手头并没有这种珍禽。焦头烂额之时,刘瑾的心腹提议,在皇宫藏鹤园偷一只鹤来应付皇帝。谁知,这只鹤被偷后不久就暴毙了。皇帝大怒,终于检查出刘瑾的种种罪恶,将他凌迟处死。刘瑾终因自己的贪婪而身败名裂,成为千古罪人。

宋子文:依仗特权发迹

1920年代,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后,宋子文凭借在国民党内的影响力,两次出任财政部长,成为国民政府的核心决策人物之一。

宋子文ရ经济特权,却不安于现状。他看准了国民政府的财政支柱还不牢固的时机,决定自己下海经商,以图从中分一杯羹。1934年,在担任财政部长的同时,宋子文集资创办了中国建设银行。

在宋子文的操纵下,建设银行获得了许多优惠政策。政府机构的存款必须存入建设银行,使其存款量迅速上升,还允许其发行银行券。宋子文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强制各地商人存入建设银行,否则不给予商业许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稳固了建设银行的基础后,宋子文开始借银行的名义,投资实业和grab取矿产资源。他利用关系打通关节,获得了开采矿产的特权。建设银行还大举借款给宋氏家族旗下的实业公司,形成环形担保。期间,宋氏家族的资本已经积累到了30亿美元,成为民族资本中的巨头。

宋子文依靠特权积累下的巨额财富,遭到了历史学家的批评。傅斯年痛斥宋子文是“官商勾结的典型”,把国家的经济命脉据为己有。宋子文晚年居住在美国,終其一生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所作所为。

伍秉鉴:借商特权发迹

18世纪,广州十三行曾一度获得清朝皇帝的保护与优惠政策,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的代理机构。伍秉鉴就是依靠十三行的商业特权起家,后来自立门户,创办怡和洋行,与外国商人直接交易。

伍秉鉴出生于广州一个基层商家。他从小聪明好学,勤奋做事,深得祖父欣赏。20岁那年,祖父资助他加入了广州十三行,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

十三行享有垄断贸易的特权,伍秉鉴依靠这个优势迅速积累了财富。为争取更大的商机,伍秉鉴决定冒险走出国门,直接与英国商人交易茶叶丝绸。1783年,伍秉鉴在广州创立了怡和洋行。

凭借优质的产品和灵活的经营思路,怡和洋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产品远销欧美各国。伍秉鉴也成为了当时的“世界首富”。他开创了中国商人直接面对世界的先河,被称为“广东首个国际化商人”。

但是,伍秉鉴的成功也建立在十三行的商业优势之上。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十三行的特权被废除,怡和洋行也逐渐衰落了下去。伍秉鉴的故事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