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墨子就指出“民有三患”,“劳者不得息”为其中之一。劳动为了生存与生活的需要 ,与光荣无关。劳动是有其负效用的,完全不同于湖面上荡起双桨。劳动是艰辛的,付出了许多代价,承受了许多成本,只为享受劳动成果。劳动对于人们来说是稀缺的,需要节约利用。人们偏好闲暇,更甚于偏好劳动。随着劳动的投入,其边际效用递减。故此随着科技的进步,缩短劳动者者的时间,是全世界的总体趋势。想要增进劳动者增加投入劳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劳动者单位劳动的收益。只有在劳动的收获比闲暇的享受更迫切可取时,人们对劳动的偏好才会甚于闲暇。将吆喝的纤夫等同于哼着小曲的散步者,不仅仅是肤浅,而是一种对他人苦难基本理解的缺失。没有任何一个社会,能否认劳动的负效用。只有狂热的社会改造主义者,才会说他们已经让劳动从痛苦变成了快乐。误以为他人的劳动是一种享受,这是最深刻的偏见与误解。将劳动美化成毫无痛苦的喜悦,将勤勤恳恳视之为理所当然,将劳动者吹捧为无私,又责令大众以劳动来奉献,则是高位者最不可接受的失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劳动节名称翻译的确存在问题。

思宁网友提出,"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宜翻译为“国际工人节”或“国际劳工节”。其观点具有合理性。我认为翻译成“国际劳动者节”的确更加合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其合理性:

1. 历史背景的尊重:国际劳动者节日起源于19世纪末工人争取权益的斗争,特别是1886年美国芝加哥大罢工事件,这是一场工人为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发起的运动。因此,将这一节日名称中的“Workers”直接对应为“工人”或“劳工”,或“劳动者”,更能准确反映其历史起源和身份认同,是对那段争取劳动者权益历史的直接致敬。

2. 对劳动者身份的强调:劳动者节日最初是工人争取自身权益的象征,强调的是工人作为商品生产者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工人节”或“劳工节”的命名,直接指向了这个节日的核心主体——工人,突出了对工人身份和贡献的认可,有助于增强其权利意识。当然,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技术工作者,都是劳动者,他们的休息权也理所当然应该受到尊重。

3. 立法本意的忠实传达:国际劳动者节日设立的初衷是强调劳动者的权利和尊严。使用“国际劳动者节”的名称,能更加忠实地传达设立这一节日的初衷和目的,即强调对包括工人在内的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尊重,而不仅仅将其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庆祝。

4. 国际共识的一致性: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翻译该节日时,倾向于使用更能体现劳动者特点的词汇,如西班牙语的“Día Internacional de los Trabajadores”、法语的“Fête du Travail”等,均直接指向工人或劳动者的身份。采用“国际劳动者节”能更好地与国际通用表述保持一致,体现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一员对全球主流价值的尊重。

5. 提升社会认知:改名还有助于在国内社会层面深化对劳动者节日历史意义的认识,促使公众不仅将其视为一个休息日,而是深刻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和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性。这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意愿、尊重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合法权利的价值观。

总之,将“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译为“国际劳动者节”,不仅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强化了对劳动者尊严和权益的关注,有助于提升社会对劳动者贡献的认知,符合节日设立的初衷与精神。因此,这一观点具有显然的合理性和实践价值。而“劳动节”这一名称,只见“劳动”不见“人”,缺乏人本精神。由于缺乏人本精神,可能导致片面强调劳动的正面作用,而没有看到劳动的负效用。

))劳动的负效用应该被正视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劳动始终扮演着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体生存发展的核心角色。然而,对于劳动的认知,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歌颂其光辉面,而忽视了其固有的负效用与艰辛本质。我们应该正视劳动效用的双面性,在尊重劳动的同时,通过有效激励和保障机制促进劳动者幸福感的提升。

首先,必须正视劳动的艰辛与负效用。劳动,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基本手段,其过程往往伴随着体力与心智的消耗,是生存的必要代价而非全然的荣耀。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的强度,但劳动的艰辛并未完全消失。劳动者的付出,不仅是汗水与时间,更是放弃了宝贵的闲暇与个人发展机会。因此,将劳动浪漫化为无痛的快乐,是对劳动现实的严重扭曲,也是对劳动者尊严的忽视。

其次,理解劳动的稀缺性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劳动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有限的资源,如何高效、人性化地利用这一资源,考验着社会的智慧。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人们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往往会逐渐减少,这要求我们探索新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单位劳动的收益,激发劳动者的内在动力。唯有当劳动的回报能够超越闲暇的诱惑,才能促使人们自愿增加劳动投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双赢。

再者,构建尊重劳动的社会文化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摒弃将劳动神圣化或贬低为纯粹苦役的极端观念,而是要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不仅在于物质产出,更在于劳动者自我实现的过程。社会应鼓励创新,提升劳动技能,同时尊重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合理的劳动回报,拥有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机会。

最后,政策制定者与企业领导者应承担起责任,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灵活的工作制度、以及持续的职业发展支持,营造一个既激励劳动又尊重个人选择的环境。尤为重要的是,消除对劳动者的误解与偏见,认识到无论是“吆喝的纤夫”还是“哼着小曲的散步者”,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劳动与闲暇之间的平衡,享受劳动带来的尊严与幸福。

总之,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但也是个体生活的负担。正视劳动的双面性,既要肯定其对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要深切理解劳动者的艰辛与需求,通过制度创新与文化建设,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尊重、高效的劳动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劳动与闲暇的和谐共存,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在劳动中找到尊严与价值,享受劳动之余的生活之美。

))劳工节的核心诉求是“劳者得息”。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劳者不得息”乃民之巨患。故此,他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追求乃是“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墨子·非命下》。五一节重温墨子此论,实有必要。五一国际劳动者节,是工人为争取休息权而斗争得来。今天分享墨子“劳者得息”思想,深刻领会这位千古智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乃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墨子的这一思想深刻体现了对民众基本生存需求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在古代社会,他能够洞察到民生疾苦的核心——食物、衣物与休息,这“三患”直指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墨子之所以主张“非攻”,即反对无谓的侵略战争。侵略战争不仅消耗社会资源,加重人民负担,而且侵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权,侵犯了私有产权,阻碍了人民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墨子对“劳者得息”的追求,是与他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横征暴敛,联系在一起的。诚然,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保障私有产权,尊重个体自由,才能增进社会协作,发展生产,促进交换,繁荣市场,增进普遍的福祉,进而促进基本社会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时至今日,五一国际劳动者节日的设立与庆祝,正是国际社会对劳动者权益重视的一种体现。特别是对休息权的尊重,这与墨子的“劳者得息”理念遥相呼应。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劳动者的休息权利仍然是一项重要议题。纪念五一劳动者节日,不仅是对过去工人为争取合理劳动条件斗争的回顾,也是对包括墨子在内的先贤智慧的致敬,提醒我们要持续关注并改善劳动者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确保每位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应有的休息与福祉。

因此,借由五一劳动者节日,传播和实践墨子“劳者得息”思想。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发展伦理的积极关注。在科技进步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突飞猛进,为人类减轻劳动强度提供了有力支撑,缩短劳动者劳动时间,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德国等西方国家,正在推行一周工作四天的工时制度,他们在保障劳动者休息权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有志者,应该追随墨子的道路,不忘初心,以人为本,持续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