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的高等教育和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一直颇有优势。

很多人都在猜测,下一个OpenAI、谷歌、YouTube、twitter……将由谁创建?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会给投资人带来哪些创造财富的机会?

国内知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岳晓东博士曾专门对此做过调查和研究。他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对创造性的认知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具有创造性的人往往在思想上和活动上具有独立性,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好奇心、愿意冒险等特征。

如果对于创新的认知没有区别,那么美国人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是如何开始的?对此,侯东合先生曾发表见解,不妨一看。

图源 | pexels

*本文摘自《西方不痛快——中国崛起所面对的真实西方》,作者侯东合等,有删改。为方便阅读,以第一人称叙述。

美国前任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被认为是极具创新、充满民族创造力的代表性人物。他青少年时曾身无分文,一度离家出走,但后来为改变社会付出了终生努力。

他创立了第一所外借图书馆、第一个邮局,创立了一所大学和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术社团。

富兰克林为了证明闪电就是电的理论而在一次暴风雨中放风筝的故事已广为人知,他给孩子们留下最大的印象不是对革命的贡献,而是他的发明和创造。

多年来的全球大学排名表明,美国的大学几乎霸占全球大学排名的前20名。美国的大学享有盛名,不在于其大学生有出色的奥数分数,或者近乎满分的GRE,而是能够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这恐怕才是最主要的。

一直以来,美国孩子比较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不对孩子说“不”。

我的一个朋友在美国幼儿园做老师,她说,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以对学生说“不”,意思是要避免“负面”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以鼓励为主。

比如,如果看见孩子站在课桌上,或者椅子上,学校会建议老师不要对学生说“不要站在椅子上”,而是要说“请站在地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 pexels

强调多元化。

如果你留意,就会在美国的图书馆里看到这样的幼儿书籍:我和别人不一样,不过这没有关系。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一群人聚集到一起,固然造就了美国文化的多样化。

但是,孩子从小就被教育:我和别人不一样,不过这没有关系。敢于与别人不一样,这本身就是在鼓励创造性,而非统一性。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其本身也为创新提供了环境。

鼓励与众不同。

这一点在美国的教育制度上有充分的体现。美国的学生作业和考试大多没有标准答案,教育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写出自己的想法,生产出自己的作品。

这种教育下的孩子也许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是能够独立思考,成为有自己思想、敢于挑战的社会公民。

在美国攻读硕士的人知道,一天到晚有写不尽的论文。老师会推荐几本书让你阅读,然后选择一点,进行赞成或反对的论文写作。这显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必须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思想,培养独立见解,即使在研究生阶段依然是教育工作的重点。

图源 | pexels

有一次,笔者在与美国国务院外国记者中心的一个朋友聊天时,提到亚洲学生擅长数理化,国际竞赛中也表现不凡。她立即反驳说,但是我们的学生更有创造力。分数高也许能帮助你考上好大学,但是试想一下,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优等生,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少呢?

一个有创造力的普通大学毕业生,也许就是未来的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将不仅仅是财富和就业,还可能是革命性地改善人类的生活。

鼓励辩论。

真理也许就诞生在辩论之中。美国学生大多善于表达,与从小的教育和培养不无关系。美国的学校里鼓励学生就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

我还记得,在大学读书时,一位来自美国的老师教我们政治学,他的课没有教材,也没有灌输我们各种各样的理论和观点,而是把我们班分成三组:A组和B组就一个观点分别持赞成和反对的意见,进行辩论,C组是裁判组。

每堂课,老师都会布置作业,那就是前两个组要进行充分的阅读,准备充分的论据,进行充分的思考,等待在下堂课进行辩论。裁判组,则要了解两种不同的观点,并对双方提供的论据和辩解进行评判。

图源 | pexels

在准备和辩论的过程中,我们充满兴趣,不觉间已经对辩论主题有了充分了解。老师最后的总结才是点睛之作,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辩论主题或者不同的思想流派。

那是我在大学期间最喜欢的一门课。那些课不仅仅让我们学到知识,培养自己的认知,形成自己的观点,还锻炼了自己的英语水平。

试想一下,谁不想成为辩论的优胜者?为了成为优胜者,你必须充分准备,必须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优秀的能力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吧。

接受创新的文化环境。

发明创造往往产生在一个这样的环境中:容易接受新主意。

美国学生喜欢刨根问底,对老师时刻提出挑战。他们与其他文化环境中长大成人的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把老师讲述的每一个权威言论记录下来。美国商学院里,这些侃侃而谈的学生让老师很头疼,但他们也正是推动美国商业发展的人。

在哈佛大学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教育是培养会思考、能创新的人才。记忆和高分不是教育的目的。

本文摘自《西方不痛快——中国崛起所面对的真实西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