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果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01

面临的困境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自人类首次应用间充质类细胞(MSC)于疾病治疗领域至今,已历经近三十载。间充质类细胞凭借其卓越的抗炎与修复功能,在医学界独树一帜。该类细胞不仅来源广泛、安全性卓越、免疫原性极低,更能在体外实现大规模扩增,因而被视为极具开发潜力的细胞治疗手段之一。

业内有名的生物学家乔治·戴利曾说过:“如果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与传统的小分子和生物制剂相比,细胞疗法凭借上面所述的一些优点,具有独特的临床和治疗优势,2021年,有研究报告分析了全球获批上市的28种细胞治疗产品以及1705个正在进行的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干细胞和T细胞的研究在细胞治疗领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获批的28种产品中,有10种为间充质干细胞。其作用机制和已批准的适应症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组织修复与免疫调节。

1

监管审批的困境

似乎一切欣欣向荣,但是我们仔细观察上表就会发现,业内权威的美国FDA未通过任何一项间充质干细胞产品,同时,国内的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也未批准任何一款间充质干细胞药物上市。

一方面,这能体现出中美二国监管环境的严格性;另一方面,确实有产品已在其他国家获批,但这些产品未满足FDA与NMPA的标准,因而不能获批,这又体现了不同国家审批监管上的复杂性。

2

生产工艺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监管环境外,MSC疗法的生产工艺也是一大难题。

上图我们能够看到,MSC疗法相关的实验很多,但目前临床使用的MSC种类多样,来源不同的组织和供者会导致细胞特性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性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的稳定性,也给规模化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从骨髓来源提取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但在一个人身上可以拿到的细胞数量并不是无穷无尽的,这就是数量有限;当数量有限时,我们就得从不同人身上提取同一种类的干细胞,但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从不同人身体得骨髓得到的MSC细胞质量不能统一,进而其疗效不能保证。

这也是许多国外细胞产品上市后市场表现不佳的根源所在:它们的细胞质量和疗效缺乏稳定性,而且定价又远超其他治疗手段,让用户望而却步

如何实现批间一致、质量可控的MSC生产,进而降低细胞培养成本,是当前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终极问题,也就是CMC问题。

02

新的解决方案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MSC(即iMSC)可能是面对上述问题的一个好解法。

无限供应:iMSCs可以通过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状态来制备,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无限量地生产,不受供体数量的限制。

均质性:与来自不同个体的成体干细胞相比,iMSCs可以提供更加均一和标准化的细胞产品,这有助于减少不同批次细胞产品之间的变异性,提高治疗的一致性和预测性。

定制化医疗:iMSCs技术允许为特定患者定制个性化的细胞治疗产品,通过使用患者自身的体细胞来制备iMSCs,可以减少免疫排斥的风险。

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iMSCs可以用于创建特定疾病的细胞模型,这对于研究疾病机制、药物开发和毒性测试具有重要价值。

伦理优势:与胚胎干细胞相比,iMSCs的制备不涉及破坏胚胎,因此避免了相关的伦理争议。

多向分化潜能:iMSCs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包括神经元、心肌细胞、肝脏细胞等,这为多种疾病的细胞替代疗法提供了可能。

成本效益:虽然iMSCs的制备和维护需要一定的成本,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实现,其成本效益将逐渐显现。

研发进展:随着对iMSCs生物学特性和分化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iMSCs在治疗某些疾病上的研发进展迅速。

国际合作与标准化:全球范围内对iMSCs的研究和应用正在形成国际合作和标准化的趋势,这有助于推动iMSCs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监管接受度:随着iMSCs技术的成熟和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监管机构逐渐认识到其治疗潜力,并开始制定相应的指导原则和监管框架,以促进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MSC疗法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在抗炎修复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仍然让人充满期待。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临床数据的持续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MSC疗法将在未来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产业界、监管机构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通过加强质量控制、优化生产工艺以及开展更为深入的临床研究,我们有望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