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曾经的中国,因为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丢失了大片领土。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靠着强大的国力,我们又将曾经丢失的土地一块块收回。

在香港回归的那个夜晚,中国代表和英国人据理力争,哪怕一秒钟都不愿妥协,就是为了让香港按时回归。

但,1960年我国曾放弃将近27000平方公里的故土,和缅甸换了一块更小的领土。

中国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历史原因,造成纠纷

江心坡,北起中国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这里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历史上,江心坡一直属于我国云南土司管辖的范围。明朝时,明成祖朱棣在西南设立三宣六慰,江心坡就属于孟养军民宣慰使司辖区。

但到明朝中后期,国力衰退,大明王朝对土司管辖也越来越松弛,这也让一部分土司的管辖区开始受到缅甸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江心坡地区。

清朝建立以后,统治者对于缅甸的管辖也没有太过上心。

清朝初年对缅甸的战争,也是为了剿灭南明势力,后来吴三桂这个大敌在内,且缅甸当时也一直安安分分,所以清朝并没有过多的在意这里。

乾隆年间,缅甸开始向云南扩充势力,并干扰云南边境土司事务,最终引发了清缅战争。

缅甸失败后向清廷臣服,成为了中国的藩属国。乾隆也将清军已经收复的木邦、孟艮和蛮莫三地赐予了缅甸。

作为传统国家的君主,乾隆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当时的人也并没有近代民族国家以领土来定义国家主权的意识。

到了清朝后期,清政府的衰败导致了边界的变化,而这种现代边界意识不明确的行为,也为后世的边界纠纷留下了祸根。

英缅第三次战争之后,缅甸本部全境沦为英国殖民地,1886年,清政府被迫承认英国占领缅甸。此后,中英两国就开始出现了滇缅边界领土纠纷。

此时的江心坡因为地理位置险要,再加上清廷管理松懈,已经成为独立的土著部落,不受中国和缅甸任何一方统治。但是英国人却早已心仪此地已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91年,英国人以游历之名,入江心坡勘察地形。

1920年,英国政府再次派人带大批物资进入江心坡送给土人,并趁机沿途调查测绘。

六年后,英国人开始煽动山官投顺英国,还向当地土人宣讲江心坡不是中国属地等思想,蛊惑土民归顺英缅政府。

当时中国正值北伐战争期间,北洋政府根本无力顾及此事,英国就开始在江心坡进行殖民经营,收税建校,还断绝江心坡土民和中国政府的联系。

中国援军无法到达,英国还不断地实施软化政策,许多土人在蛊惑下,开始投顺英国,江心坡遂被英国人占据。

随着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中缅边界形势也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重视,许多人还亲自前往中缅边界进行调查,勘察西南边疆。

1929年,江心坡一度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国内舆论喧腾抗议英军入侵中缅未定界的江心坡区域,教育部也通令全国出版界和教育界更正地图,将江心坡划入界内。

但是当时中方因为内忧外患,不仅没有派兵实际控制该地区,也没有照会英国方面。

1934年,英国又派兵进占班洪地区,在我国人民的奋起抵抗之下,最终将英国军队赶出了班洪地区。

这件事情也让南京国民政府认识到尽快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必要性。

1935年,中英双方派出代表共同勘界。但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又将此进程一再拖延。

而英国为了达到自身目的,还下令封锁中国仅剩不多的补给线——滇缅公路,逼迫南京国民政府签订换文,就南段未定界限划定界限,史称“1941年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行政中心一度迁移到重庆。此时的蒋介石才真正认识到西南的重要地位,但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

1948年缅甸独立以后,继承了英国的统治,江心坡也就成为了缅甸克钦邦的一部分。

此时的边界问题,只有留给新中国来解决了。

二、几经谈判,达成协议

新中国成立以后,领导人对中国周边多个邻国及其与中国的边界现状逐一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审时度势,确定以中缅边界作为开端,取得经验,然后推广开来,争取同其他邻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6月8日,中缅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从此掀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此时,在缅甸还有因为滇南战役而逃入缅甸境内的一部分国民党残部。

但缅甸由于连年战乱,军事实力十分薄弱,根本无力打击国民党残部。留在缅甸境内的国民党残部也一再向我国云南境内发动攻击,为了阻击敌人,解放军就在“1941年线以西”驻军。

此时的局势引起了缅甸政府的担忧,于是缅甸总理吴努主动向中国提出了解决边境问题的提议。

但当时由于缺乏全面系统准备工作,周总理并没有明确表态,一直到1954年12月,吴努访问中国时,双方才第一次交换了意见。虽然此时双方分歧较大,但是达成了和平解决的共识。

双方的分歧主要在,缅甸希望中方承认“1941年线”,而中方难以接受;

缅甸建议双方军队分别从“1941年线”撤离若干距离,中方建议在解决问题之前,双方维持边界现状。

就在中缅双方就边界问题产生分歧的时候,印度也介入到中缅边界问题上来。

印度声称大力支持缅甸的边界主张,特别依照“麦克马洪线”来划定中缅边界的北段。

印度此举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为了达成确认中印边界“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的目的。

印度方面不仅向缅甸提供有关文献资料和情报,还多次向缅甸通报和中国会谈边界问题的情况,并且向中国施压。

但中方明确表示,“麦克马洪线”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法的,中国历届政府从来都没有承认过。

为了中缅友好,为了双方边界的安定,在北段依然按照传统习惯线来解决。

最后,在双方领导人经过多次谈判以后,终于在1960年10月1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

根据这份条约,缅甸实际控制的江心坡成为了缅甸领土,而作为交换,中缅争议的片马、班洪、班老则正式回归祖国。

在很多人看来,我国以多换少,是吃亏了。但实际上,江心坡地区因为长期被英国控制,当地人早已经对中国没有什么归属感了,如果强行收回,一定会生出更多的问题。

而且我国的这一做法,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由于历史上边界不清,加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挑拨,中国同许多接壤的国家之间都有边界纠纷。许多国家都十分关注中国到底会以何种姿态和方法去解决边界问题。

中缅边界问题的良好解决,是中国处理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成功典范,为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也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处,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的选择显然是具有深远战略眼光的!

编辑:浮生

责编: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