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缅军投降,四方势力前往中国;停火不到72小时,缅北再度爆发激战。前往中国的四方势力达成了哪些共识?再度爆发激战的缅北又有哪些新动向?

“10.27行动”爆发70多天后,节节败退的缅军不仅丢失了中缅边境贸易路线上的许多重要城镇,还失去了老街地区的掌控权。眼见大量缅军集体投降,民地武方面又发出了要么投降要么被袭击的威胁,全线落入下风的缅甸军政府只得求助中国,希望中方出面劝和促谈,避免缅北形势进一步恶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月10日至11日,中方的斡旋和促推初见成效,缅军同果敢、德昂、若开等三家缅北民地武组织代表在中国云南昆明举行和谈,并正式达成停火协议。据悉,齐聚中国的这四方势力已达成共识,同意立即停火止战,脱离接触正在交火的军事人员,并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相关争端和诉求,保障好在缅中国公民和中缅地区边民的人身安全。

从一个月前赴华达成临时停火协议,到一个月后再次前往中国,为本轮缅北争端找到一条适合的解决之道,不难看出四方势力还是相当认可中方为缅北及中缅地区和平所做的贡献。分析认为,中方之所以积极促谈,致力于推动冲突各方停火止战,一方面是为了履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国际责任,维护中缅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障中缅边境及在缅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两个多月以来,持续升温的缅北局势已经给各方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在缅甸国内,战乱造成了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致使该国人道主义危机形势愈发严峻;中缅边境地区,包括被迫暂停的边境口岸贸易跟落入中国境内的炮弹,也给中方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甚至危及中方核心利益。

正因如此,中方希望本轮缅北冲突早日结束,避免爆发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毕竟民地武方面已基本达成重新夺回果敢地区实际控制权这个既定目标,继续打下去只会加剧缅甸国内混乱,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立即停火,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才能避免缅甸内乱向扩大化方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达成停火协议并不意味着本轮缅北冲突的彻底结束。这一点,从停火不到72小时双方再度爆发激战的情况中也可见一斑。民地武14日发布声明称,政府军违反临时停火协议,向掸邦多个城镇发动攻势,不过缅军政府发言人佐敏吞驳斥了这一说法。另据果敢资讯网消息,14日下午,缅军在百力瓦镇的一个团部被拔除,若开军在该据点内缴获了大量军事弹药及物资,至此若开军控制了整个百力瓦镇。

对于停火协议未能使缅北冲突平息一事,有媒体猜测是否是缅军军事指挥系统出现故障,才导致停火指令无法有效传达。虽然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证实,冲突各方是否将停火协议落到实处也是个未知数,但能确定的是,如果掸邦地区局势无法在短时间内稳定下来,“受伤”的只会是缅甸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鉴于此,中方希望冲突各方明白,只有保持缅北停火和谈势头,才是符合各方利益的最优选择,才能维护好中缅边境地区和平稳定。中方愿意继续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发挥建设性作用,为调停矛盾,保障地区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