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宾:冰川思想库团队(陈季冰、连清川、魏英杰、任大刚、关不羽)

特邀嘉宾:景凯旋(南京大学教授)

李天扬(新民晚报高级编辑)

主持人:西木(知名书评人)

特别感谢晓风·明远BOOK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4月21日,冰川思想库团队联合杭州晓风·明远BOOK举行《不服软的时代》新书发布暨书友见面会,由西木主持,特邀本书序言作者景凯旋、本书特约编辑李天扬,与数十名读者朋友畅谈冰川的缘起、本书内容以及对时代和社会的感悟。

本文为见面会现场对话整理稿。

主持人(西木):今天济济一堂,台下听众很多,台上嘉宾也很多。非常难得的机会,大家聚在晓风书店,在这么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家放弃周末去西湖边散步的机会,来到这边听几位老师分享,足以证明大家对冰川的热爱,对这样一个思想盛宴的追求。我们接下来由魏老师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木

魏英杰:2018年左右我们就开始筹备出版这么一本书,结果拖了五六年。一年三百多篇原创文章,到现在变成三千多篇文章。后来我提议,邀请从冰川创办开始就跟我们在一起的李天扬老师来编这本书,然后我把所有文章一股脑地打个压缩包全给他。

面对这么多文章,天扬非常高效、迅速地把这本书编了。上海远东出版社的曹社长他们今天没来,也要感谢他们,他们非常出色,非常高效。

回过头以书的形式再去看冰川的文章,我们觉得还是蛮欣慰的,这些文章真的能够留下来做时代的一个见证。

西木我想请李老师先来谈一谈我们这本书。因为李老师虽然说跟冰川的关系很好,但毕竟是属于冰川之外的一个“外人”,所以你能不能谈谈这本书编选的过程。

▲李天扬

李天扬:西木说的非常正确,我是“外人”,不是“内人”。我和冰川的很多故事,或者渊源,我在编后记里面写了,不再重复了。我想说一说我个人在编这本书时的一些想法。

刚才讲有遗珠之憾,有些文章没有选。其实我选文章有一个原则,文章我不动。不动,有些文章就没办法选,因为有些文章我不动(出版社)编辑也要动,也要删。我希望我选进来的文章是全貌呈现,所以大家看到的这本书所有的文章,我都没有动。

我和冰川各位都是从纸媒开始变成朋友的,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仍然在报纸工作。我认为大家作为冰川的读者,应该非常荣幸见证了一个新媒体从诞生到成熟的全过程,这个全过程的创立者,就坐在各位的面前。

主持人:我想今天可能有新朋友不知道冰川的来历,我们可以请陈季冰老师从冰川的名字开始聊聊他跟冰川的故事。

▲陈季冰

陈季冰:我们当初一起商量着搞这样一个公众号的时候,其他方面好像分歧很小,包括定位,包括怎么做,谁来具体运作,但是对于名字,大家始终达不成共识,觉得不满意,提出一个就否定一个。有一天,魏英杰突然在群里说,要不你们两个人的名字各取一个字,大家沉思5秒,就同意了,说明(这个名字)还是打动了我们什么。

如果事后赋予它的意义的话,我是觉得可能还是希望保持比较冷静或者比较高冷的一种姿态。上次有人发了一个朋友圈,他说上海有两个“媒体”很好,一个叫澎湃,一个叫冰川。我说澎湃很热烈,冰川很冷。魏英杰很欣赏我的说法,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新媒体的探索,我们的出发点是这样的,我们几个人都在媒体工作,目睹了我们的舞台或者说呈现的空间越来越狭小,越来越不可能。

所以我们几个人最初的目的,只是商量着说我们一直是写文章的,总归要留一支笔、留一个空间发表我们的意见。这是我们最初的动力,我们做新媒体就从这个出发点开始。

主持人:谢谢陈老师的分享,第二位,请连老师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清川

连清川: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件事,陈季冰讲的是开始,我讲的是我们如何到现在。对我来说,这几年一直在想这件事情。这么多年下来,在公众号的江湖里面可以看到很多所谓的合伙创业、一起做一个公众号的案例,真的很多,但是你去翻翻,八年下来,一个团队起起伏伏还在的,有没有?或者有几个?基本上没有。

有意思的是,如果大家能进入我们内部工作群看看,你会发现天天都在“吵架”。因为选题“吵架”,因为一个选题的观点“吵架”,因为一个写作的角度“吵架”,反正我感觉在群里面永远有“吵不完的架”,而且吵到(凌晨)两三点钟很正常。

我们冰川如果说有很大的成功,能够存在到今天,魏英杰绝对是居功至伟,他同时也是捏合我们这群人、调和我们之间矛盾的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但是有一点,就是说不管怎么“吵架”,这是我这几天想的最大的一件事情,我说太奇怪了,这么六七个人到现在为止,八年下来了,没有一个人的价值观发生过一点点的偏移。讨论到最后,“吵架”到最后,我们在讨论价值观的问题,讨论国家、社会、文化,讨论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对于我们应该融入世界这些事情,没有一个人在八年之后有过一些偏移,这是极其难得的。

主持人:连老师说魏老师在整个团队里其实是起到一种好像是干苦力的感觉,我们请魏老师趁这个机会,吐吐苦水。

▲魏英杰

魏英杰:苦水没有,干活确实是我在干。因为什么呢?我们整个团队说实话都是缺一不可的,每个人的角色都是缺一不可的。

我之前在东方早报,是干具体的活。然后从冰川刚启动,我就负责具体的编务跟运营,求大同存小异,大家有意见都可以公开,我们的整个运营包括流程、规则都是非常明确的。

我们把自己定位为类似民国时期的同人杂志,当时有很多同人杂志,只不过它(冰川)的形态不一样,它是在网上发布的一个形态。我们大家对编务、运营,每个人不管是股份大小,实际上都有一票否决权。

但是八年来,不是说我们有没有争执什么的,争执还是比较少。这么多年来,我们是越磨合越顺利,越磨合大家相处起来越开心。这是我们内部运营的情况,平时也很少说,今天介绍一下。

主持人:谢谢魏老师,我对冰川真的很好奇,今天终于有点显露出冰川的一角。我们再请任老师来分享一下。

▲任大刚

任大刚:感谢今天众多网友(过来)一起分享我们的酸甜苦辣。这本书一开始魏英杰是把这个任务交给我,让我来完成。我试图完成,但是面对形形色色、各种主题各种内容的文章,我不知道怎么摆布了,经常就放弃。

魏英杰等了两三年,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最后幸好李天扬老师帮了我们,而且做得如此出彩。天扬老师的编辑方针,是非常高明的,毕竟是科班出身,很快确立了他的编辑方针。

再说这本书,我觉得,既然它是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所以它记录了过去八年来,我们的所思所想。过去八年来,很多非常深刻的文章,我们用这种纸质的方式,重新让它焕发生命力,这是非常必要的。

大家知道,过去八年我们坚持在写,到今天为止,我们在座(冰川成员)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字,每一段话,我觉得都没有修改的必要,我们的观点没有任何变化。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如果以后还有新闻史的话,它就是一个新闻史。

李天扬:一定具有新闻史(的意义),我不记得编后记里面用没用这个词,可能用了。其实这里面有这么多(文章),除了他们在座的之外,我还选了很多其他作者,多达几十位,但是这本书读上去浑然天成,没有驳杂之感,一个核心就是价值观。我从这个角度来说,冰川思想库仍然有非常重大的必要继续存在下去。

主持人:我们现在请关老师聊聊。关老师是后面才加入冰川,从作者升级到了团队成员。

▲关不羽

关不羽:冰川创始阶段我就开始写,然后从作者怎么变成团伙成员的呢?不是出了钱,是给冰川白写一年稿子。这个大概我觉得国内也没有任何一家。

主持人:我们脑补一下因为冰川付不起稿费。

魏英杰:肯定不是的,我们从开始就没有付不起稿费。

关不羽:稿费一直给的,老魏说一句“给我钱也没有用啊”,我就是以这种方式加入了冰川的团伙,变成冰川团伙里面两个“唯一”:唯一一个用笔名的,唯一一个“野生”的。

说到流量和文章质量或者说观点(的关系),在我这里从来没有矛盾,选题要考虑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就是流量,但是观点是不能够追逐流量的。在一个公共话题中,我谈的所有观点是个人观点,也没有高姿态,我只是坚持个人表达,至于我的观点是不是受欢迎,这是大众的选择。

冰川基本上不会考虑要用自己的观点去迎合流量,我觉得非常难能可贵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做的是靠谱的事情,希望这件事还能继续做下去。

主持人:我们请景凯旋老师也来谈一谈他跟冰川之间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景凯旋

景凯旋:很高兴今天和大家在一起分享。冰川这本书,魏英杰在微信上让我写序,我第一反应是推辞,他说不行,我们商量了你写。我就知道是因为我见证了冰川成立的过程。

冰川这本书的价值,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如果将来我们要知道这八年来的一些大事,都可以看这本书。冰川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记忆的参考。所以我想冰川的写作,体现了一种存在主义。

还有,我觉得今天在座的各位可以拿到一个全签名(新书),这是很难得的。

主持人:谢谢景老师。刚刚第一Part主要就是请了几位老师跟大家分享了一下各自跟冰川的一些故事,第二Part要请几位老师聊聊这本书的内容。

我们一开始还是请李老师作为编辑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书的内容。

李天扬:跟各位汇报一下我的工作的方针和想法。首先,要报告的是书名不是我想的,是魏英杰和出版社他们商定的。其次,分章节怎么个分法?出版社也给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当然我作为一个编辑,非常荣幸的是冰川给了我完全的自由,就是没有任何的干涉。

要说选的这个标准,其实作为一个选编者,是非常非常复杂的。我选文章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要两个“化”:

一个是多元化,你思考的东西以及表达的观点要多元,这其实也是我们冰川各位的一个价值观;

第二个是个人化,我希望这个写作,里面个人的故事越多越具体越好。我觉得个人的表达有时候在时代里面的痕迹,反而比高举高打的宏大叙事更有存在价值,更符合景老师讲的存在主义。

主持人:我要提一个尖锐的问题,陈季冰老师对李老师的编辑工作满意吗?

陈季冰:我在东方早报的时候,魏英杰老批评我是甩手掌柜,我基本上对一个事情,要叫一个人做了以后基本上做出来我不会不满意的。应该这么说,李天扬选择这些文章,在能够选择的、可能选择的、可以发表出版的文章里面,应该算是很好的了。

我是觉得,我自己做新媒体八年来,也学习了不少东西。我并不反对现在有很多个人特色,因为个人的这个特色其实放在新媒体里面还是很有用的。因为现在新媒体是高度的去中心化的一种状态,不像报纸、电视是中心化的。

不过,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后来看到一句读者留言,我到现在一直都记得。他说:“以前是你们写什么我们就看什么,现在是我们想看什么你们就写什么。”

我当然是非常反对这种(观点),我觉得在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个体的特色往往能够呈现很多自己的特点,有这些特点,一些读者可能会很喜欢,很有共鸣。但是,作为一个行业来说,那可不行,如果一个国家没了新闻,没了媒体,这个社会会多么的可怕?

连清川:我接着说了,也说说我的遗憾。我有一篇文章,没有被选进去,陈季冰老师10万+,我那篇百万+,天扬没有选进去。就是说,从冰川八年的文章里面去选,不管怎么选,遗憾都太多。

但是说句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很惊奇。书放在手边有空翻一篇看,你会发现读起来还是津津有味。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因为有的文章真的已经很多年了,包括我自己的文章,陈季冰的文章,大刚的文章,大刚那篇川菜的文章好多年了,但是你去翻看,还是津津有味。

另外一个,从编辑的角度来说,我还是很佩服我的师兄李天扬的。这些文章看起来虽然散,但是你把这些文章整体拿过来看的话,它其实对于过去的八年,还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记忆。翻阅这本书,还是能够摸到这个时代变化里的脉络,八年以前是怎么样的,以及现在是怎么样的。

魏英杰:刚才讲到冰川的具体运作,所谓三审制,其实我们都不止。我们(的公号)有编辑,这是第一道关,还有类似于主编,主编上面还有个总编。我是负责整体的,包括运营。

我们一开始内容是大刚在负责,就大刚说了算。我觉得要提出哪个建议,也是在下面跟他们讲。后来连清川负责过一段时间,我自己负责过一段时间,现在是明扬在负责。

我跟编辑讲,明扬最后说了算,这个规矩不能变。有时候新来的小编不知道,说反正你说了算,也可以发表。我说不对的,这是他的作为总编的权限,一个总编连签发权都旁落的话,他对整体(编辑流程)的把控是不行的。

从整个流程来讲,冰川完全可以说是非常传统的,但这是保证冰川文章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我们把传统媒体的优秀经验,用在了新媒体。

关于这本书,我再讲一点,请天扬来做这本书的编辑的时候,我跟他讲,轻易我不会去动,实际上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一个字都没动,我企图改一个字,后来发现还没改。

这里也介绍一下我们的作者。这本书里的很多作者要么是第一次给冰川写,要么是他只写了一篇。我们的写作队伍,就是说给冰川写过稿子的,我是有一个目录的,总数可能有一两百人。

除了我们自己研究员、特约研究员,还有特约撰稿,这个队伍到后面也有几十号人,很多是传统媒体(评论员)包括央媒评论员,但是经过冰川的统一编辑流程,最终的文本呈现,能够如此的一致。天扬说不知道我们内部流程,但是你在编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到价值观高度一致,非常齐整。

主持人:最后请景老师压轴。

景凯旋:(刚才)他们每个人谈了一些他们的体会。其实我也蛮有感触的,陈季冰讲的去中心化的问题,还有多元化的问题。他们其实是统一的价值观,比如说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其他的他们风格是各异的,他们每个人都有风格。

我自己的建议,他们这几个冰川主创者的文章,其实都可以拿去琢磨琢磨的。所以这些文章变成纸质书,一个是他们自己的怀旧,另外他们也想给年轻一代提供一个写作的路径,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主持人:谢谢景老师。大家现在可以提问,有没有想问几位老师的。

读者:在座的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时代往前变,公众号又变成纸媒,慢慢地消亡,现在到了这个节点上,大家有没有危机感?有没有对策?

魏英杰:可能只能我来回答了。我的回答:第一我们是文字工作者,其实我们最擅长还是图文;第二我们会去努力地适应新的形式,包括我现在做的短视频;第三如果我们适应不了,我们就不适应,就这么简单。为什么要跟着时代走呢?无所谓。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答案,我们已经尽了我们的责任。

如果说作为从业者,可能在2016年我们已经结束我们的使命了,我们能坚守一点是一点,最后能成什么样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是这个时代。

(本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