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3年,韩先楚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点名要求一中将与自己搭档,却遭周总理拒绝。

在明确调令,即将上任之时,韩先楚将军自己选择了一位政委搭档。可周总理却告诉他,任何人都行,只有他选择的人不行。

能得韩先楚垂青,这位中将到底有何本领?为什么周总理坚持不肯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3年8月,邓公在我党十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毛主席年纪渐长,时常觉得力不从心,因此对他多有重用,在关键问题上也愿意征询他的意见。

有一次,听取工作汇报时,毛主席因为一个问题而忧心忡忡。从全国各大军区组建开始,过了这么多年,司令员已经在固定岗位、固定环境中工作太久。

军区成了他们的舒适圈,他们也难免会产生惰性。而且,根基太深,极有可能滋生干部特殊化等问题。

毛主席询问邓公,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邓公没有多话,只是将自己毛主席的茶杯对调了位置。他抬起眼,毛主席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大概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于是1973年12月,中央举行政治局会议,毛主席开门见山地宣布,将大军区司令员进行对调。

当时全国总共有11个大军区,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央只动了其中八个军区,新疆、昆明和成都的司令员还是停留在原有岗位。

这三个军区位置非常特殊,新疆需要直面来自苏联的威胁,印度和越南这两个邻国又是成都军区与昆明军区放不下的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区司令员对调,意味着大将军们必须打破舒适圈,离开自己熟悉的一切,重新适应一项崭新的工作。

可想而知,司机们心中必然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为了安抚大家,促成事情的进展,毛主席也费了很大一番力气。

好在所有将军最后都能理解伟人的良苦用心,更能严格服从命令,快速完成任务。

原本的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将军,就是一开始心生抵触的人之一。他需要前往兰州军区,和皮定均互换军区,融入陌生的大西北。

好不容易,他浑身的刺消了下去,答应尽快动身,但在离开之前,他又给周总理出了个难题。

旋风将军快人快语,向组织上提要求也绝不含糊。他想问总理要个人,开国中将苏静同志。

军区司令员和军区政委,是一对搭班子合作的伙伴,共同决定了大军区的走向与发展趋势。一个强大的军区,司令员与政委一定是无话不谈、默契合作、生死相交的同志。

韩先楚心中最为理想的政委人选,正是苏静。

众所周知,周总理脾气温和,面对老战友,只要能帮的地方,他一定会帮忙。可以说,但凡韩先楚提出的不是把苏静要走的要求,他都能尽可能满足。

只有苏静,周总理不愿意放他离开。

于是韩先楚得到了这样的答复,政委的位置,无论他想要谁去坐都可以,只有苏静不行。

大将军不死心,连续两次给周总理打电话要人。苏静本人得知此事,也委婉地向周总理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到部队的想法。

他是一名中将,他的身上穿着军装,军区、部队,承载着他的情怀和念想。

周总理理解这二人的想法,但他还是咬紧牙关,说什么也不放人。李先念同志也竭尽全力地挽留苏静,不愿意让他跟着韩先楚一起去兰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有那么多能征善战、才品俱佳的将领和干部,适合担任大军区政委的也绝不只有苏静一人。可韩先楚在带走苏静的请求上,似乎格外执着。

这位能够同时得到韩先楚、周总理和李先念关注的中将,究竟是何许人也?

1973年,韩先楚前往兰州,曾向周总理要一中将,总理二话不说果断拒绝。

韩先楚将军为何一定要点苏静的名?

其实,他们二人已经是老相识了。几年前,在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上,韩先楚就多次见识苏静的神勇之处。

当时,他们二人都在同一支队伍中,韩先楚主要负责指挥四纵进行军事战斗,苏静则发挥优势,钻研情报工作。

1948年秋季,中央军委命令军队发起锦州战役,做好攻坚准备,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一定要把锦州这个关键地带拿下。

攻坚战并不是这支军队所擅长的战斗形式,对他们来说,运动战的胜算会更大。因此围攻锦州城的前期阶段,解放军的炮火震天响,对面依旧固若金汤,战斗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不仅破不了锦州的防御,更糟糕的是,蒋介石还在后方集结大军,企图增援东北,与锦州守军里应外合,把东北野战军一举消灭。

情况紧急,我军战士们绝对不能任由事态发展而被动挨打。僵持时间多一天,我军的危险就会多增加几分。

苏静保持冷静,和炮兵司令朱瑞一同深入前线阵地,到锦州外围的义县等地收集情报,思考破局的办法。

不幸的是,朱瑞在行动过程中牺牲,炮兵一时群龙无首。不过最大的安慰是,苏静成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告诉上级,东北野战军可以采用坑道战的方式,一边隐藏身形降低存在感,一边快速迫近锦州,手撕敌人的防线。

两军交战时,提前挖好的坑道还能为我军战士提供掩护,减少伤亡。

虽然坑道迫近的方式,苏静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他知道,如果东北野战军不尝试,那就真的只能等着被敌人包饺子了。

好在上级对他的建议引起重视,当即下令全军开挖坑道,坑道高度大约为两米左右,终点距离最前方的阵地也就五六十米。

后续的战斗过程果然如同苏静所料,解放军势如破竹,边走边打,很快就把锦州城困在我军的火力包围之中。

与之前不同,等到敌人意识到我军的图谋时,解放军的身影已经完全消失在坑道当中。锦州城外的坑道就像纵横交错的枝蔓一样,让敌人束手无策。

失败已成定局,国民党士兵无力回天,苏静的战术大获成功。

1948年10月15日,锦州城顺利解放,解放军拔除了一颗非常顽固的钉子。老蒋包饺子的阴谋,也只能宣告破产。

经此一事,上级对苏静的才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韩先楚等军中大将也对苏静佩服的五体投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军是个不谈出身、不论阶层、只看能力的队伍,有勇有谋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所有人的尊重。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苏静也是那个稳定局势、促成结果的关键人物。

在多次和中共地下党员秘密接触之后,北平守将傅作义的内心已经动摇,不再执着于自己的政治立场。

可是,要说毫无顾忌地投靠共产党,他又做不到。因为在此之前,他曾领导反动派军队多次伤害解放军战士,破坏解放军的军事行动,还曾得意洋洋地挑衅毛主席,相当嚣张。

他的名字在我党战犯名单上,他也担心自己交出北平之后,会遭到毛主席秋后算账。

他不知道的是,毛主席的确没有完全放下新仇旧恨,甚至还专程写了封信,痛斥傅作义的种种反动行径。

阴差阳错,这封信先落到苏静手中,更巧的是,信封开口并没有封上,苏静不经意间看见了信上的内容。

见到那充斥着谴责意味的一字一句,他大惊失色,随即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扣下了毛主席的信件。至少在北平大局已定之前,他不能把信交给傅作义。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后来北平解放,傅作义看到报纸上刊登的信件内容,的确心绪波动,诚惶诚恐,直到被毛主席亲自接待,得到领导人亲口承诺,他才安下心来。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苏静的举动,北平和平解放一事恐怕会出现波折。

像这样将政治和军事智慧发挥到极致的老战友,韩先楚当然看重。

那么,他最后能把苏静带走吗?

1973年,韩先楚点名要一中将同去兰州,周总理直言,其他人可以,这个人不行。

周总理作为国家领导人,看到问题的视角当然和韩先楚将军有所不同。他眼中的苏静,闪光点不只是才华。

建国以来,苏静一直非常低调,不贪功,不恋权,兢兢业业地奉献于国家建设,拉帮结派和山头主义这样的事情,跟他更是完全扯不上关系。

他是的老上级被当选为副主席,只要他肯谈谈旧情,多加走动,前途必定是不可限量。

但是,他从来没有这么做,哪怕他家与老上级的家相距并不遥远,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上门叨扰。

老上级如日中天的那段时间,身边趋炎附势之人数不胜数,苏静的身影从来不在其中。

有一次,他接到老上级的通知,必须前往对方家中开会。出发之前,他特意将此事告知周总理,考虑十分周到。

当别人问起他为什么不愿意多走走关系时,他回答,老领导身体不好,有时候需要静养,他不便拜访。

如此朴素的理由当中,蕴含着苏静的大智慧。

而且无论是哪位领导来问他的问题,他都如实回答,每一个答案都和中央的调查结果高度一致,没有半点隐瞒。

他的人品经得起风浪的考验,也正是大浪淘沙之后,他的闪光点才弥足珍贵。

周总理对他一向是放心的,1967年还亲自提名,让苏静到铁道部出任军管会主任。那个时候,铁道部的局势很混乱,但本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原则,苏静宁可得罪人,也要把事情办好。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他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同样经过时间的检验,愈发难能可贵。

于是,在韩先楚向周总理要人时,苏静已经离开部队,在中央领导岗位上开展社会建设工作。

李先念之所以挽留苏静,也是因为在工作过程中,能力可以证明一切。

中央不放人,周总理的态度格外坚决,韩先楚也没有办法,只能和别的政委搭班子,悻悻然离开,前往兰州上任。

当然,像他这样的老将绝对不会因为情绪问题敷衍工作,到达兰州之后,韩司令和政委冼恒汉搭档,后来又迎来自己的老上司肖华,尽职尽责地完成军区建设任务。

至于苏静,虽然他也渴望穿上军装,去往军区,回到部队当中,但他更清楚自己共产党员的本质和责任。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国家有需要,组织上有安排,个人的意愿都可以暂时先放到一边。中央需要他,周总理需要他,那他就留在中央,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

一直到1978年,苏静终于得到允准,回到军区部队。一身橄榄绿,那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也承载着更多人的希望,承载着祖国的明天。

也是在同一年,他以军区干部的身份离休,回归到了平凡的生活当中。

赋闲在家以后,他和从前一样低调,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当中。他不求史书留名,只求祖国繁荣富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著名作家张正隆曾经用四个字来评价苏静,名将无名,这四个字极为贴切,精准概括了苏静的传奇一生。

曾经有人质疑,他的军衔不该是中将,没有领兵打仗的人,顶天了也只能是个少将。很显然,做出这种质疑的人,并不真正了解他。

那些了解苏静的人,比如罗荣桓元帅,称其是真正的文化人;聂荣臻元帅评价他:红军长征开路有功。傅作义也将他视为至交好友多次拜访。

一个传奇军人,他的价值不在于具体的某一个战功,而在于几十年生涯中持续不断的成就民族、成就自我。

名将无名,名将也无需留名,历史自会铭记一切。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