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可谓是蜀汉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役。

然而,这场被寄予厚望的北伐大计,最终却以惨淡收场。那么,失败的原因,究竟出在何处?是马谡的临阵脱逃,还是诸葛亮的战略失误?又或是两者皆有错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略谋划的失误

魏太和二年,蜀汉刚刚遭遇夷陵之战的重创,丧师损将,国本动摇。刘备含恨而终,留下孤儿寡妇,内忧外患。此时的曹魏,见蜀汉无人能统兵征战,便撤出了雍凉的防御力量,专注防范东吴。

然而,诸葛亮出祁山的消息一经传开,曹魏上下大骇,魏主曹叡亲自御驾长安督战。诸葛亮此次北伐,目的是平取陇右,占据雍凉,改变魏蜀实力对比。为此,他采取了东防西进的战略。

这一战略布局,无疑是诸葛亮的一次大胆尝试。当时的蜀汉,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刘备的暴亡更是让曹魏君臣心中奏响了一曲"好日子"。

但诸葛亮洞察到,只要能够占据雍凉,就能改变魏蜀之间的实力对比,从而扭转蜀汉的不利局面。因此,他决定采取东防西进的战略,一方面防范曹魏的东进,另一方面则全力进攻陇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略布局:四路并进

诸葛亮兵临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三郡立时叛魏投蜀,关中震动,形势一片大好。眼见雍凉二州即将落入手中,街亭之战就在这个背景下爆发。

事实上,第一次北伐并非只有街亭一役。诸葛亮实际上是四面出击:他亲自率军进取陇西城,但遭到陇西太守游楚的顽强抵抗,最终不得不退兵;魏延被任命负责攻取天水和冀城,虽俘获姜维,但终未能全胜;赵云被派往箕谷口,作为疑兵,迷惑魏军,但也遭遇失败;高详的部队则负责盯防郭淮,但也被击败。

诸葛亮此次北伐,可谓是四面出击,但最终却是四处失利。这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战略布局的失败?是敌众我寡,还是诸葛亮自身的战略谋划出现了问题?

诸葛亮自己也承认了责任,他说:"我军在祁山,在箕谷都多于敌军,而不能取胜,责任不在敌众我寡,在我一人。"这说明,诸葛亮清楚地认识到,第一次北伐失败的根源,并非单纯的兵力对比,而是他自身的战略谋划出现了问题。

临阵脱逃的马谡

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不顾众人建议,没有任用魏延、吴懿等宿将,而是用了毫无统兵经验的马谡。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布置,没有在路中设营,而是依山设营。

经验丰富的张郃准确抓住了马谡的弱点,包围蜀军,断了水源。不出三日,蜀军因缺水大乱,马谡率军冲杀几次,皆不得突围。最终,绝望的马谡弃军而去,临阵脱逃,这也成了日后他被诛杀的主要罪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谡为何"违亮节度"?一种说法是,诸葛亮事无巨细的包揽下属工作,派王平监军的间谍作风,从心理学上讲,反而促发了马谡的逆反心理,这是诸葛亮领导艺术的不高明之处。

然而,即便马谡真的按诸葛亮的设计守住街亭,就一定能取得第一次北伐的胜利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诸葛亮在其他战线上也遭遇了失利,可见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并非单纯归咎于马谡一人。

马谡临阵脱逃,固然是一大过错,但诸葛亮作为总指挥,在用人上的失误,也不可推卸。马谡虽然缺乏统兵经验,但诸葛亮为何偏偏选用他,而不是魏延、吴懿等经验丰富的老将?这其中必然有诸葛亮自身的考量和权衡。

或许,诸葛亮对马谡的信任,来源于他们之间的私交甚笃。又或许,诸葛亮认为马谡的才能足以弥补其经验不足。无论如何,诸葛亮在用人上的失误,都成为了第一次北伐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误用马谡的根源

诸葛亮为何偏用马谡,而置魏延、吴懿等宿将于不顾?原因有三:

首先,马谡和诸葛亮私交甚好,可谓是情同父子。马谡在给诸葛亮的私人信件中说:"明公视谡如子,谡以明公为父。"马谡的兄长马良与诸葛亮也是情同手足。有了这层关系,诸葛亮和马谡并非一般的上级与下属关系,诸葛亮任用马谡,确实有因私废公的嫌疑。

这种私人关系,无疑会影响诸葛亮的用人判断。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诸葛亮理应以公心为重,但人之常情,难免会受到私情的影响。对于马谡这样的心腹,诸葛亮或许难以客观评判,反而会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机会。

其次,马谡确实有一定的才能。在诸葛亮平南中时,是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的战略,使南中十数年不复叛。第一次北伐前,也是马谡献上反间计,使诸葛亮头号大敌司马懿不得任用,北伐才会进展神速。有如此才能,使诸葛亮一度以为,刘备对马谡的判断是错的,可见诸葛亮识人之明,远不如刘备。

这种对马谡才能的高度评价,也成为了诸葛亮任用他的重要原因。作为一名军事家,诸葛亮自然会更青睐那些有才能的将领,即便他们缺乏经验,也愿意给予机会。对于马谡这样的人才,诸葛亮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这与蜀汉集团的内部矛盾以及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有关。刘备入川之前,早有一群依附在刘焉、刘璋父子周围的"东州人"集团,主要是从南阳、三辅一带来蜀中避难的世家大族,法正就是其中的代表。而跟随刘备入川的,以荆州人为主体,也夹杂着从北方来的"老兄弟",可称为"旧人"

旧人虽寡,但处于支配地位;东州人虽多,但被压制。诸葛亮用人,向来讲求新旧平衡,但作为荆州人的他,心里不免偏袒"旧人"。故此,诸葛亮偏用荆州出身的马谡,也就不难想象了。

结语

诸葛亮自己也清楚自己在用人这件事上负有首要责任,故此在街亭之战后,自请贬官三级,以示惩戒,这也体现了其法度严明,勇于担责的优点。

无论如何,诸葛亮的这次失利,都给蜀汉留下了沉重的代价。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系于一念之间,诸葛亮的这次失利,正是蜀汉日后走向衰落的开端。

这场失利,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挫折,更是蜀汉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一次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