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丨酒业家团队(ID:jiuyejia360)

策划丨埼玉编辑丨一凡编审丨云顶

当客车开进郓城的那一刻,映入酒业家眼帘的是宋江湖的八百里水泊梁山、好汉城的游人如织以及大大小小的酒类包装厂。

“全国每十个酒瓶,就有一个是山东郓城造。酒瓶之外,瓶盖加工、酒类标签、烤花喷涂等多个品类,只要你有需要,郓城就能给你生产出来。”谈到郓城的包材产业,司机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郓城酒类包材业务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郓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是郓城奋力追赶、跨越前行的见证者,也是郓城上演从一穷二白到百业兴旺“郓城速度”的核心支撑。

据郓城县酒类包装印刷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郓城当前一共有各类包装生产企业500余家,其中玻璃瓶企业22家,日用瓶行列机组30余条,年产玻璃酒瓶28亿只;瓶盖企业110家,注塑机1000余台,年产各类瓶盖12亿只;彩印包装企业90余家,主要应用于啤酒、白酒、矿泉水瓶、饮料标签等领域,年产量百亿套左右;纸箱、纸盒印刷企业50余家,年可加工各种包装箱盒2500万套,年耗材3万多吨;喷涂烤花业户近100家,全自动喷涂高温烤花生产线220条,年产量6亿只,主要产品有各色亮光、哑光、双色、多色、裂纹、环纹、聚晶、彩晶、幻彩等花色品种近千个。

品牌方面,郓城包装企业已与茅台、五粮液、金六福、汾酒、杜康、洋河、青啤、燕京、雪花等500多家酒类生产企业及食品加工企业等达成合作。

“你来到这里,就看到了中国酒类包装的一个缩影。”有郓城当地人士对酒业家说。

从“小毛刷”到“酒类包装之都”,郓城在酒业30多年的沉浮中,托举起一个产区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人说,三十年为一世,代表着传承和发扬。

30年多年来,中国酒业的历史,既是不同香型百花齐放的历史,也是不同产区抱团发展的历史。无论是酱香、浓香、清香等,是赤水河、长江宜泸、成都平原还是淮河产区等,中国酒企都在各自的赛道上迅猛发展。相对应的,中国包材产业也出现百花齐放局面。

“郓城酒类包装产业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当时,酒瓶是允许回收重复使用,郓城县丁里长街道于北村村民于际生在外谋生时发现,加工刷酒瓶的小毛刷的利润很可观,回村后的于际生和村民合计了一番,就把朋友请到村里办起了村集体企业。”郓城县酒类包装印刷行业协会秘书长徐长蔚回忆道。

在这一批人的带动下,小小的棕刷毛刷远销大江南北,北三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棕刷专业村,并带动周边众多村庄开始进行棕刷制造。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不再提倡酒瓶回收,棕刷产业也逐渐成为“过去式”。

面对行业的巨大变动,当时的员工也从企业离开,依托前期积攒下的客户资源和资金,转型到酒类包装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酒瓶开始,丁里长街道酒类包装产业逐渐延伸到瓶盖加工、酒类标签、烤花喷涂等多个门类,成为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并且辐射开发区、郭屯、武安等周边乡街道的产业集群。

彼时,郓城包装产业的发展也正好赶上市场经济的东风。自1988年中国白酒产业取消统购统销,开始逐步市场化之后,白酒行业便迎来飞速发展。而从2003年到2012年,中国白酒的规模以上企业年产量从331万千升膨胀至逾1153万千升,销售量也从300万千升扩大至超过1100万千升,这段时间被业内称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酒业的黄金十年,也是郓城包装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机,即便是2012年之后遇到酒业调整期,郓城包装产业包装产业仍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并且持续到2019年,巅峰时期有10余万人从事酒类包装的相关工作。”徐长蔚对酒业家表示。

“郓城包装产业当时火到什么程度,可能大街上随便碰到一个人,不是厂家来考察的,就是某个包材厂的兼职销售。”有知情人士如是说。

相关数据显示,郓城2016年酒类包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60多亿元,利税17.8亿元,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年,郓城圆之翰置业有限公司合作斥资1.2亿元,依托郓邑•水浒国际商贸城投资兴建约1.6万平方米中国酒类包装文化产业园,设有酒类包装展销中心、交易中心、创意设计中心,是集展示交易、创意设计、信息共享、历史文化为一体专业的酒类包装交易平台,吸引烟郓盖业、九霄印刷、博鑫印刷等首批54家厂商入驻,有力的推动了郓城经济的发展。

也是在这一年,郓城县酒类包装印刷行业协会正式成立,与全国各个相关行业及酒类包装业积极对接,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酒类包装行业团体标准制订和推介,有力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2017年7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下发 《关于授予山东省郓城县 “中国酒类包装之都”称号的通知》,正式批准郓城县为 “中国酒类包装之都”。从“小毛刷”到“酒类包装之都”,郓城包装行业实现了质的飞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16-2023年,白酒产量分别为1358.4万千升、1198.1万千升、871.2万千升、785.9万千升、740.7万千升、715.6万千升和671.2万千升、629万千升,出现了持续7年的下降。然而,整体白酒产量下降的同时,包材产区的产能却在逐步提升,贵州、四川等白酒生产大省都在完善本地包材产业链配套。

这无疑给郓城包材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郓城包装企业如何突围?答案就是六个字——补链、延链、强链。从瓶盖企业,到玻璃瓶,再到包装印刷、深加工等企业,郓城头部企业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早年的山东郓城烟郓盖业有限公司,只是一个拥有少量半自动化设备、半数以上生产工序以人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制造企业。在数十年年发展过程中,烟郓盖业在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上,一直没有停止过脚步。2023年,烟郓盖业牵头的烟郓科技产业园奠基,标志着这家旗舰型包装企业全面进入技改扩能、数字化转型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烟郓盖业总经理张建斌介绍,公司每年可生产10亿只瓶盖,客户除了汾酒、古井贡酒、西凤等国内知名白酒品牌外,还出口到俄罗斯、越南、新加波、蒙古等十余个国家,2023年公司新增产值3000万元。“我们还在前几年将业务范围延伸到茶叶领域,成功向小罐茶包装转型。”张建斌如是说。

像烟郓盖业技改升级的企业还有很多。据统计,近年来郓城18家实现扩产增资、技改转型,总投资23亿多元。这其中,永信集团投资4500万元升级设备;威顿玻璃投资3500万元引进设备......

“过去我们主要聚焦中低端产品,这一业务占到公司营收的90%。为了避免内卷,我们对公司整体设备进行更新迭代,聚焦精品酒瓶,将业务转向头部酒企、知名酒企。这一过程很痛苦,会流失一些小客户,但最终证明路子走对了,现在与很多名酒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未来也希望将中高端业务占比提升至60%-70%左右。”山东永信包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恩想告诉酒业家,永信集团现如今产品覆盖八大系列上万种瓶型,日产量现已突破110万只。

而在延链上,山东郓城兴联玻璃有限公司是较为成功的企业之一。

“我们最初是生产小酒瓶的厂家,在郓城县促进当地玻璃产业高端化转型、启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我们也于2022年向化妆品业务延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与广州很多化妆品企业达成合作,化妆品业务也已经占到70%,顺利实现转型。”兴联玻璃董事长孟涟表示。

而在强链上,羽林玻璃2013年成立,现如今工厂占拥有七条贴花生产线,八台花纸印刷设备,覆盖喷涂、贴花、灯检,覆膜的包装流程,可日生产喷涂瓶10万只,加工烤花瓶10万只。“想要找酒水瓶身深加工企业,可以先看羽林,但如果想要低价的产品,那就不用去了。”郓城羽林玻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孟凡召表示,羽林玻璃曾连续六年提升“内功”,专注于高端、精品,也让公司在包材行业成功破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类似,与玻璃瓶企业密集扎堆、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有所不同,郓城很多公司开始进行产品转型,开始生产异形瓶。“异形瓶是郓城优势之一,任何酒企只有需求,郓城厂家都能生产出来。”有业内人士对酒业家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白酒行业正步入加速竞争阶段,产区间、企业间及品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白酒市场消费需求将会更加向优势产区、头部企业和优秀品牌集中、倾斜。对于包材产区发展而言,随着马太效应愈发明显,通过头部酒企带动产区转型、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从当前郓城包材产业的发展来看,各自为战的现象仍然存在,各企业之间还有同质化竞争。另外,中小包材企业也不少。”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止一位酒厂老板认为,郓城包材产业下一步将走向抱团发展,整合也将加速。

目前,由烟郓科技投资建设,总投资5.3亿元,占地260亩,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烟郓科技产业园已经建成,该科技园区吸引投资12.7亿元,年产食品、医药包装30亿件,产值超过40亿元。

据悉,该科技园区涵盖7大板块,即食品、医药、包装机械、物流交易、会展服务、共享配套、科技研发。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科技园区就是郓城包材抱团发展的先例。

“产区发展的下一步肯定是整合,保守估计郓城整合后的产值将超过150亿元,如果能补齐设计板块,郓城的竞争力将更强。”徐长蔚如是说。

徐长蔚透露,接下来郓城也将成立白酒商会,推动产区企业之间的整合,打响郓城县“中国酒类包装之都”这一产区品牌。

感谢您对酒业家的关注!我们准备了权图酱酒工作室《2023-2024中国酱酒产业发展报告》,供各位酒业同仁参考。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酒业家公众号,后台发送口令【3】,即可免费领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