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9年,美国侦察机被朝鲜击落,总统先生暴跳如雷,此事最后却不了了之。

当年4月15日,朝鲜战斗机在近海空域瞄准美军侦察机,果断射击,美国飞机上31人受到正面冲击。事情发生后,以尼克松为代表的美国高层的反应却很是耐人寻味。

美朝两国的这次空中碰撞有着怎样的前因后果?美国又会对此做出怎样的回应?

不愿退步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军队并没有老老实实退出朝鲜半岛,而是派兵驻扎在韩国,公然对朝鲜展开监视。

霸权主义是美国的政治底色,东亚又是他们放不开的战略目标。以朝鲜为基地,扩充东亚地缘优势,这是美国一贯的政治路线,并不会随着战争的失利而改变。

站在朝鲜的角度上看,监控、骚扰、情报泄露,都是他们的家常便饭。美军隔三差五派出远洋舰队和空中侦察机,绕着朝鲜本土运行,像苍蝇一样挥之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9年4月,当得知美国侦察机又一次出现在近海领空时,朝鲜军民怒了。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堂而皇之的侵犯他们的权益,一年前,双方就已经因为美国的“小动作”发生过正面冲突。

1968年,朝鲜政府发现半岛附近的海域出现了一艘美国船只。对方声称自己只是商船,正在海域中从事合法的商业活动,理不直气也壮。

美国把朝鲜当成傻瓜,但朝鲜毕竟不是真的傻瓜。他们只需要略一思索,就能明白美国居心叵测,这艘船的真实身份恐怕也见不得光。

于是朝鲜海员果断出手,将所谓的商船给扣了下来,并在船上搜到了许多侦查装备,有的装备还是没被曝光过的新玩意。

如同朝鲜预料的那样,商船只是幌子,这是一艘美国的间谍船只,带着两个任务来到朝鲜半岛。

其一,打探情报,了解朝鲜最新动向,及时传递信息。其二,试探底线,看看朝鲜和以及范围更广的华沙条约组织会对此作何反应。

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情报还没查到,把柄就让朝鲜拿捏在了手中。

美国自知理亏,只好乖乖承认错误,向朝鲜道歉,把被扣押的船和船员换了回去。

难得在国际博弈中吃瘪,美国咽不下这口气。在此之后,他们就换了个办法,从空中搞侦查。

从1969年1月开始,一直到4月中旬,朝鲜和苏联远东地区频繁遭到美国侦察机侵扰。

为了正大光明地搞事情,美国还和韩国举行联合军演,把韩国东北部海域搅得不得安宁。

敌人的态度相当恶劣,野心更是摆的明明白白,朝鲜不敢掉以轻心。

他们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空军军备不是美国的对手,所以特意从苏联购买了一批米格-21战斗机,为反击帝国主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5日,美国侦察机再度出现。按照计划,这架飞机从东京附近的空军基地起飞,完成侦察任务之后,将会降落到韩国。

飞机上一共有31人,包括机组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精通韩文和俄语的语言学家随时待命,翻译侦察设备截获的各种通讯信息。

美国有备而来,朝鲜也不甘示弱。从苏联买进的米格-21,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两架战斗机强势升空,很快就出现在美国飞机的雷达探测范围之内。

即使发现了朝鲜战斗机的存在,侦察机上的人也没有惊慌。通常情况下,双方飞机正面遭遇,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是以喊话和沟通为主。

他们主打一个不听不看不理会,只要装的像,黑的也能说成白的。

可能是发现危险越来越近,雷达发出警告,机组人员也警惕起来,准备执行命令,规避危险。

就在他们全神贯注操作时,突然,视野之内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不明飞行物体,直冲冲地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飞来。

所有人瞳孔瞬间放大,还未来得及反应,变故发生了。

那么朝鲜对美国做了什么?

矛盾激烈

1969年,朝鲜击落美国侦察机,尼克松先是大发雷霆,而后竟然偃旗息鼓。

美军侦察机遭遇了怎样的“意外”?

突然出现在视野中的不明飞行物体,其实是朝鲜米格-21战斗机发射的导弹。朝鲜空军还没有这么直观的感受过苏联战斗机的威力,现在正好拿美国人当个试金石。

导弹的杀伤力何其巨大,它触及侦察机的那一刻,飞机就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向着下方坠落。

朝鲜在近海空域完成了一次壮举,成功击落了美国侦察机。

侦察情报这一套手段,美国在很多国家身上都用过,但基本上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一架侦察机,重达6吨的侦察设备,以及飞机上的31个人,全都毁于一旦。

60年代还是冷战时代,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无人能及,只有苏联能勉强与之抗衡。他们凭着强大的综合国力横行霸道,即使有人心生不满,也不敢明面上得罪美国。

像朝鲜这样头铁的国家,放眼全球屈指可数。

而且有趣的是,4月15日当天正是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生日,挑在这一天对付美国,他们正是要向全体国民和整个世界展现自己的国防决心,用这份特殊的惊喜为领导人献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续赶到飞机坠落现场的搜救人员只找到了其中两个人的遗体,另外29人下落不明,但大概率已经死亡。

朝鲜先一步发出击落美国飞机的消息,第二天,美国媒体也随之放出消息,事情越闹越大,舆论也沸沸扬扬,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两个当事国怎么收场。

按道理来说,美国侦察机率先触碰了朝鲜国防红线,遭到轰炸也是他们咎由自取,朝鲜的举动充其量只能算作防卫过当。

可美国如果愿意讲道理,他们就不是美国了。

这起事件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最可怕的后果就是引发地区战争,甚至扩大到又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从上到下,从总统尼克松到普通民众,个个都有着朴素的愤怒情感。飞机坠落,人员死亡,设备报废,美国损失惨重,不报复回去,并不符合他们的风格。

就在大家都以为政府会悍然出手时,美国高层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讨论。

国会内部,鹰派官员的态度非常强硬,他们明确表示,此仇不报非君子,必须采取一切坚决手段反击朝鲜。

这不仅仅是对朝鲜的态度,更是对苏联的态度。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朝鲜和苏联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密。他们将苏联视为自己的保护伞,紧紧团结在苏联周围。这个靠山,也是他们胆敢向美国开炮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苏关系正处在悬崖边上,双方极尽控制,才能勉强维持冷战的格局,不至于把场面变成热战。在和苏联对峙的过程中,美国已经快要沉不住气,索性趁着这件事,来一场师出有名的作战。

不考虑会谈,只考虑暴力,鹰派果然是鹰派,他们的意见也有一定的根据。

据一些知情人士透露,在国会召开会议商讨对策时,美国空军已经处于备战状态。他们就站在韩国的空军基地,只要国会一声令下,他们会马上向朝鲜投掷原子弹。

而且原子弹的破坏力,是多年前投向广岛长崎原子弹的20倍。届时,朝鲜将沦为一片焦土。

不过,国会中不仅有鹰派,还有鸽派。美国的鸽派议员与传统的鸽派政客不同,他们虽然也保守,但政治野心并不比别人少半分。

这部分人认为,美国再沉不住气,也必须控制自己。如果任由情绪凌驾在理智之上,美国只会自食恶果。

他们主张用缓和的方式处理问题,言外之意,战争最好能避免就避免。

最终,暴怒的尼克松平静下来,综合考虑之后,决定采取后者的意见,对事件做降温处理,同时发出搜救申请,得到了世界多个国家的人道主义援助。

这些国家中,苏联的身影竟然也存在。

尼克松为何会一反常态,选择息事宁人?

息事宁人

1969年,朝鲜击落一架美军侦察机,尼克松发火之后,竟然做出息事宁人的举动。

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他的考量有多重因素的影响,每一点都至关重要。

其一,如果美国和朝鲜开打,50年代朝鲜战争的结局可能会再次上演。

当时,美国面对强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常感到有心无力,后继乏力。苏联在一旁虎视眈眈,对他们来说也是威胁。

现在,整个华约非常团结,所以美国和朝鲜作战,就等于与华约作对。到最后,北约和华约可能会打得两败俱伤。

美国作为当事国,不可能躲在盟友身后静观其变。而苏联不是当事国,完全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平白消耗自己,给苏联做嫁衣,这可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结果。

其二,当下的美国已经经不起战争消耗了。

从军事层面来看,他们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想抽身也没有办法。越南比他们想象中更加难缠,狠狠拖住了他们的脚步。

国家实力在不断降低,民众也是怨声载道,抗议不断。

这个时候,如果再次开启一场新的战争,想必还等不到分出胜负,白宫就得被美国民众的双脚踏碎。

双线作战,美国军队必然会分心,到时候,他们很难在朝鲜取得优势。而朝鲜战场分散了越南战场的精力,很可能他们还会败在越南的手中。

就算能够战胜朝鲜,为了一个小国掏空自己,这也不划算。

赔本买卖,美国不会做,更不会成为越南朝鲜的十全大补丸。

从经济层面上来看,美国也快要无力支撑了。

6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已经非常明显,普通民众接触微观经济生活,可能还看不出个所以然,但尼克松作为总统,一定能够看出宏观的经济态势。

军备竞赛带来的大量开支,财政部门几乎无力承受。国库如同扁平的钱包,再这么下去,泡沫经济被戳破,30多年前的经济大萧条可能会卷土重来。

美国是靠发战争横财起家的国家,最喜欢做的事情是隔岸观火,适时出手。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直接下场。

最后,美国还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国际形象。

虽然迫于他们的淫威,许多弱小的国家对他们再有不满也不敢表达,但稀稀拉拉的抨击变多了,累计在一起,也会变成浩大的声势。

舆论环境会直接影响一个主权国家的国际形象与地位,当负面声音增多,舆论环境变差时,国家的话语权就会大大缩减。

和朝鲜的这场纠纷,美国本来就登不上道德天平。朝鲜战斗机不是飞到美国境内轰炸他们的,而是在自己的近海空域做出的攻击。

谁是谁非,谁先犯规,一目了然。

明明自己有问题,还要斤斤计较,打击报复,这样的美国,即使可以得到世界各国表面上的顺从,也得不到他们真正的心悦诚服。

美国的确很强势,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很精明,很狡猾,非常懂得审时度势。

尤其是尼克松这位总统,对世界格局的分析常常是一针见血。否则,他也不会在三年之后访问中国,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征程。

以和为贵虽然只是个空洞的说辞,但在当时敏感的政治舞台上,倒也不算全无道理。

因此尼克松决定息事宁人,不和朝鲜正面争执。这并不代表他怕了,妥协了,只能代表他是个很成熟的政治家和领导者。

这场外交冲突就这样被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美国见识了朝鲜的脾气,此后也不敢再肆无忌惮的放出侦察机和间谍船,只能打打时间差,趁朝鲜不注意时探探虚实。

朝鲜用一次极大可能爆发的战争危机,换来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虽然骚扰还是无法避免,但次数少了,频率低了,他们也就满意了。

总的来说,尼克松的决定,对两个国家都很有价值,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件事演化为更大危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