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5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核心区项目结构封顶及图书馆穹顶首榀钢梁起吊仪式举行。这是一个重要节点和里程碑,标志着学校永久校区校园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陈十一,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宁波市镇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童华强等出席。

学校永久校区占地23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2022年12月29日随甬江科创区启动而开工建设。校区设计秉持“建筑服务于人”,以“百年经典”为目标,以“枕水长卷”为特色,设计风格从“中轴经典”向“两翼现代”延展,描绘绵延3.5公里的滨江画卷。

永久校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期推进、首开先建”的总体安排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建筑面积57.7万平方米,计划2025年6月竣工,其中起示范和引领作用的首开区16.9万平方米,计划今年10月建成。

在仪式现场,张东晓致辞时指出:“这一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象征着学校建设迈向了新的台阶,更是对我们共同努力的最好回应。”他还代表陈十一校长和全校师生感谢管理者和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无论是设计规划、材料选用,还是施工管理,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大家为实现学校百年校园的梦想默默奉献着,使得我们的学校不断向前迈进,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童华强指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核心区项目结构封顶和图书馆穹顶首榀钢梁起吊,是大学建设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上海建工、镇海区等多方通力合作、同频共振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更是加快推进镇海科创强区建设、赋能宁波“名城名校”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省市共同建设的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由国际知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担任创校校长。

2020年,浙江宁波实业家、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决定出资在家乡宁波镇海捐资筹建一所“世界一流、理工科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学校定位为“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旨在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创新能力、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波人,一直渴望能为家乡做些事,以绵薄之力回报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虞仁荣曾这样说。他表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将致力于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打破“卡脖子”核心技术,培养国家急需的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领域人才。

2021年12月,宁波市政府与虞仁荣教育基金会正式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东方理工大学筹建工作启动。2022年12月29日,该校正式启动建设,预计2025年起开始建成交付使用。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奠基仪式

按照计划,学校将于202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做到“一流资源,高端起步”,办学取得有显示度的进展;到2035年做到“体系完整,特色鲜明”,成为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到2050年,力争“科教重镇,跻身一流”,成为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希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在理工方面创新,特别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新能源等领域,与长三角发展需求的核心技术紧密相连。”在学校奠基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陈十一介绍说。

陈十一早年求学于北京大学,师从力学大师周培源先生,是国际一流的流体力学专家。在湍流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建树。他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有过人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才能。

在出任南科大校长期间,陈十一推动和主持实行了多项改革,使得南科大进入快速稳定发展的车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2023年12月,作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的陈十一,为镇海中学师生作了题为“大学与城市”的讲座。他说:“一所大学往往随着自身的发展,会成为一座城市和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地方及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

陈十一

据了解,永久校区(第一期)预计于2025年建成。规划十年内在校生规模为10,000人,本科、硕士、博士比例为4:3:3。初期将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022年招收首批研究生,本科生招生将在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大学后开始。按照师生比1:10组建师资队伍,包括教研序列、教学序列及研究序列。

在学科布局上,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以服务社会为使命,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工程技术、突出前沿交叉,形成以理学、工学、信息、商科为主,兼备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学校坚持“志存高远、求真务实”的培养特色,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创新能力、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来源: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浙江日报潮新闻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