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婉华站在破旧的厨房里,手里拿着一张下岗通知书,眼神里满是迷茫。窗外的工厂烟囱不再冒烟,曾经轰鸣的机器声也沉寂了。她转身看向墙上的日历,1998年的字样显得格外刺眼。

“婉华,这厂子一倒,咱们这日子可怎么过啊?”赵海峰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带着一丝颤抖。

“怕什么,咱们还有手有脚。”李婉华的声音坚定,尽管心里也没底。

“手有脚?你一个女人家,能干什么?”赵海峰的语气里满是无奈和焦虑。

李婉华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收拾起厨房里的杂物,心里却在盘算着明天的打算。她知道,这个家,需要一个新的开始。

李婉华决定开餐馆,这在赵海峰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他总是说:“你一个女人,连个鸡蛋都煎不好,还想开餐馆?”但李婉华的性子,一旦决定了,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餐馆开在了老厂区的街角,招牌上写着“婉华小厨”。起初,生意冷清,李婉华却乐此不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市场上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她用心烹饪每一道菜,每一碗汤,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赵海峰每天下班后,都会绕道经过餐馆,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心里五味杂陈。他想帮忙,却不知从何下手,只能默默地在一旁看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婉华的手艺渐渐得到了街坊邻居的认可,餐馆的生意也慢慢好了起来。但好景不长,随着生意的好转,问题也接踵而至。

一天晚上,餐馆打烊后,李婉华和赵海峰坐在店里,李婉华手里拿着账本,眉头紧锁。

“海峰,你看,这个月的营业额虽然不错,但成本也高了不少,尤其是房租和原材料。”李婉华指着账本上的数字,语气有些沉重。

赵海峰看了看账本,又看了看妻子,沉默了片刻,说:“要不,我去找老王借点钱?”

李婉华摇了摇头:“你的那些老同事,哪个不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咱们不能给他们添麻烦。”

赵海峰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直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