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双方在2023年的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签署了一项价值1800亿元,史无前例的超大粮食供应协议。协议中提到,俄罗斯在未来的12年间,要向我国提供7000万吨不同种类的粮食。总价值能够高达2.5万亿卢布,如果是折合成人民币的话在1800亿元。 这同时也可以称得上是中俄双方,历史上单笔粮食交易协议中最大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协议,截止到2024年年底之前,俄罗斯要将500万吨粮食供应给我国。就在前一段时间,俄罗斯今年首批满载大麦的两列粮食专列出发,预计从外贝加尔粮食枢纽,随后对满洲里口岸加以经过,并最终抵达我国。那么,俄罗斯为何要向我国输送粮食呢?该协议的签署又具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视频看看,观看的时候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

其实有关于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的计划,早在2012年时就被我国加以提出了。而我国的目的以及计划的核心,是在加强俄罗斯远东以及西伯利亚等地区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沿线基础设施以及运输网络设施,并建设粮食仓储以及通道等。从而加深我国与俄罗斯在有关粮食方面的合作,增加中俄双方的粮食进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廊的出关口岸为外贝加尔斯克,而进关接收口岸则是东北满洲里。与此同时,得益于中俄双方强大,且完善的铁路运输交通网络,满载粮食的列车在前往我国后,返程途中还能装载俄罗斯购置的一系列大宗商品。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种双向运输,不但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还能够避免运力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该铁路系统同时最高可运输约60万吨的粮食,年周转量更是直接高达800万吨。足以建设整整29个粮食枢纽谷仓塔,和容纳约12.8万节的火车车厢。如果是按照以往的情况来看,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够将货物从俄罗斯运往我国。但如果是通过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的话,运输时长直接被压缩到了不足3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不过在我国将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计划提出后,俄罗斯却一直对该计划不怎么关心。虽然俄罗斯外贝加尔粮食终端公司,于2016年的6月份时,将外贝加尔粮食供销协议,与中国牧羊集团进行了签署。后又于2017年的3月,在俄农业部的见证之下,俄中食品出口贸易公司,将对中国出口俄罗斯农产品的长期合同,与中国中欧农业发展公司进行了签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俄罗斯仍旧对该计划不是那么的上心,而这都是因为俄罗斯主要的粮食出口市场,基本一直都稳定在中东以及欧洲,与北非等相关地区。后来伴随着俄乌军事冲突的爆发,欧盟将针对俄罗斯的限粮令予以颁布。与此同时,黑海的粮食出口通道也受到了战事的较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在这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俄罗斯才反过头来重视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计划。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俄罗斯正在对其相应的粮食出口通道进行结构化调整,逐渐从由黑海向远东等地区进行转移,而我们此前所说的外贝加尔斯克正是一处关键节点。在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计划中,堪称是俄罗斯进行重点打造,面向中国的一处粮食转运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伴随着时间来到2023年的10月份,中俄双方在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将一份目前为止最大的粮食交易协议进行了签署,总价值高达2.5万亿卢布。俄罗斯在未来的12年时间中,需向我国供应不同种类的粮食7000万吨。

当时,俄罗斯有关于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的负责人还曾表示说。俄罗斯对我国的粮食出口量,伴随着新协议的签署完成,以及投入运营的外贝加尔粮食枢纽,将预计逐渐增加至每年约800万吨。而如果是在新基础设施建设,未来能够落成完善的预设下,甚至有可能将进一步增至每年1600万吨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其实在此之前,中俄双方就已经对多种粮食展开一系列贸易活动了。并且近些年来,俄罗斯对我国的粮食出口,也呈现出一种一路高涨的状态。大麦以及大豆,和小麦与玉米,可以说是四大俄罗斯主要的粮食作物。

时间来到2023年的时候,俄罗斯向我国出口了46.53万吨的大麦,129.26万吨的大豆。以及14.04万吨的小麦,外加14.51万吨的小麦粉,和29.45万吨的玉米,总计233.78万吨。要知道同样是这些粮食作物,俄罗斯向我国2022年出口的仅88.86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的俄罗斯,可以说对外贝加尔斯克至满洲里的这条运输通道予以了高度重视。就连其远东海洋公司,也计划将铁路场站修建在外贝加尔斯克,并为之投资约40亿卢布。相应的年处理量,预计可以达到15万标箱左右。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对日后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的货运压力进行有效缓解。俄罗斯还准备将我国黑山头公路口岸—阿尔贡斯克公路口岸的通道,进行一系列的扩能改造,并预计在2026年之前建设完工。届时,相应的货物承载极限,有可能将直接提升5倍及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具有的重要意义

其实我国的粮食保障可以说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国际粮食安全主要存在着三条标准线。分别是粮食储备达本年度消费18%以上,以及谷物自给率能够达到95%以上,人均占粮在400公斤以上,而我国现如今的粮食,完全可以说是连年丰收。

已经是连续7年,粮食产量能够超过6500亿公斤了,人均占粮更是达到483公斤。相比之下,不但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还全部都在安全标准之上。既然如此,我国为何还要对粮食加以进口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就是能更进一步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扩大粮食来源其实就是优化粮食的储备结构,如此一来便可以将相应风险进行降低,对粮食安全进行更加系统性的升级。而想要拓宽粮食的来源渠道,就势必要挑选一个好的合作者。俄罗斯拥有着广阔的土地面积,不但有充沛的农业用地,粮食产量也高,加之从地理方面来看,与我国也是相邻近的,可以说是一个不二之选。

其次则是对中俄两国的金融结算体系,起着帮助完善的作用。因为从长远角度来看的话,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不单单能够实现粮食的运送。还对农业领域的产业链合作进行深化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生产到加工,再到运输,最后来到仓储,简直可以说是环环相扣。通过对产业链的不断深化以及携手升级,也将会带来数额巨大的资金流动。据了解,正因为受到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的一系列影响。近些年来,开始使用人民币加以结算的俄罗斯公司越来越多,开户需求更是有增无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从以上情况也可以看出,就发展推动中俄两国本币结算业务这一方面。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可谓是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美元的干涉加以摆脱,从而更进一步提升相应的金融系统自主性。对全球经济多元化趋势加以顺应的同时,还无形中使中俄两国货币的国际地位进行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