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布林肯于4月26日访华,会谈中,他表露了对于中国支援俄方军事武器的担忧,声称应控制军民两用设备的交易规模或是其他支援手段,但这明显是美国傲慢态度的体现。

我国的立场向来明确,绝不支持任何促进冲突的提案,尽最大努力促成双方政治对话,借由和平方案解决问题,这是中国一直以来于国际社会在做的事情。

可美方仍旧在“假想敌”的标签下,对中国恶意揣测,将正常贸易视为军事援助,希望中方去贴合美西方搞出来的“小圈子”,不得不说,美方太过想当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促进冲突局势,美国频繁提供军事援助的做法才是在加剧地区局势,而不是进行正常贸易的中俄,布林肯的发言,从根本上就忽略了自己的定位。

美国固有的傲慢,让其没有认识到自己在促进俄乌冲突上应该负起的历史责任,缺失了这部分自觉,中美就很难在俄乌朝向上互相理解,归根结底,双方思考方向有很大不同。

首先,美国想的是如何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继续维持自己原有的地位,但目前的国际形势发展方向并不如美国预期,中东、俄乌、台海乃至国内大选、民众抗议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对比一下,美国的地位已经处在降低的阶段,而美方政要认为是竞争对手发展太快导致的这个结果,他们没有想过是自己的战略出了问题,这是美方的傲慢所在。

而这份傲慢并不能为他们带来解题的秘诀,反而是让他们越陷越深,在擅自决定的“假想敌”战略下,美国自然要对中俄进行遏制,可大国外交当中,重在权衡。

美方选择同时制裁中俄,冻结俄资产,在半导体等领域跟中国展开对峙,还加征了我国电动汽车关税,如此手段,迫使中俄越靠越近,而美方自然更难把握局势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中方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并没有对美方的压制心理,相反,中方多次强调,包括4月份布林肯访华期间,一直在说明一个道理,中美之间有很多的合作机会和可能性。

在布林肯访华过后,亦有不少年轻人来到中国,比如旧金山市长,苹果、高通等企业管理人员,他们都在寻求中美合作的机会,而美国政要却忽视了这一点去搞“小圈子”。

美方政要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导致了双方交流出现了一些阻碍,俄罗斯同样如此,而且,俄美之间的关系走向,更是美国一手导致的结果,因为此前俄方的战略是贴近西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美方担忧欧洲结成一体化利益团队,至此将美国排出欧洲利益体系,因此处处抵制俄罗斯,中俄在这种情况下,走向深化合作道路几乎不可避免,美国也只能怪自己。

而美方针对中俄的理由,只是为自身的压制行动找借口,中俄双方的贸易领域高度互补,在美西方市场出现问题后,中俄双方的联系就更加紧密。

在俄乌冲突的局势下,俄罗斯能够达成经济上的正增长,跟中国分不开联系,但美国没有相应的资格去指责中国破坏地区局势,因为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会加入贸易链条,而不是美西方营造的小圈子贸易机制,中俄不会放弃跟随时代潮流,达成更多合作项目的愿景。

而美方以偏概全的傲慢,也该是时候往下放一放了,中美俄三方在国际社会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彼此之间的外交关系走向也会带给国际社会不同的信号。

当下地区冲突频发,在俄乌冲突和中东地区的冲突中,美国的声望不断下降,国内民众抗议的风险也在增加,即使美国大选期间需要这样一个“假想敌”来同仇敌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对比起来,让美国地位下降这样的代价,是否值得呢?从中俄合作中,我们可以领悟一个道理,那就是各领域开诚布公的合作,要比枪支弹药更有意义。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只有美方提出的“主导与非主导”,还有结伴而不结盟的大格局,实现互利共赢,才是新时代中的新出路,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够尽快意识到这一点。

总而言之,彼此之间实现政治互信是基础所在,如果美国总是将中国看作威胁,那双边关系只会麻烦不断,同理,对于俄方也是这样,如果采取单边遏制,双方就不可能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布林肯声称再次阻止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产品,中方驳斥!》(环球网)

《多家中国公司因支持俄军工业遭美国制裁威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蓝厅观察丨布林肯访华,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央视)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