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洋是英国政府铸造的贸易银元专门用于对华贸易使用的,很多介绍文章中都提到站洋的铸造生产历史背后也是一部清末中华屈辱史,这一点没错,不过在此之前其实也是印度的屈辱史。

站洋主要铸造于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造币厂,而下令铸造的却是英国政府。因为当时印度正是英国的殖民地。

1849年英国占领全印度,将孟买港作为马哈拉施特邦的首府。随着鸦片、棉花的种植和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孟买港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向中国倾销鸦片的装运港。经过不断疏浚和填海,孟买港成为半岛,并筑有桥梁和长堤与印度次大陆相连。现今孟买港已成为驰名世界的纺织工业城市和南亚最大港口。1895年,英国政府在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的造币厂铸造了新的贸易银元,俗称“站洋”、“站人”。站洋银元曾经大量流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货币文化交流》鲍展斌著。

虽然站洋本身是一种带有殖民色彩的贸易洋,但是之所以在两广地区大范围流通,除了清政府在政治经济上的无能软弱之外,站洋本身较高的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之前我介绍清末龙洋的时候曾经讲过,张之洞在广东第一次铸造七钱三分就是为了与贸易洋争夺市场,企图以质优而取胜,但是因为违背了市场规律遭到重挫。后来重新铸造了广东省造七钱二分光绪元宝才陆续把三大贸易洋赶出中国市场。

英国站洋自1895年开始铸造发行直到1935年停铸,实际发行23个年份,主要是由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铸币厂铸造的,有几个特殊年份是由伦敦铸造厂铸造的。铸造总数量27000万枚。关于站洋的版本,很多数据说有60多种,但是我对此未有涉猎,仅知道几个简单的大版本而已。

站洋重量26.95克,尺寸为39*2.4mm,含银量在90%左右。

站洋正面中心为寿字纹饰,上下写有中文壹圆二字,左右是马来文壹圆,外面一圈包裹的是如意云头纹,珠圈外的中式回形纹,可以说这个设计在清末民国时期都是非常具有中国风格的银元了。

背面中间是不列颠女战神,右手持三叉戟,左手拿盾牌盾牌上是英国国旗,远处有一艘帆船,女神的左右写着英文的ONE DOLLAR,三点钟和九点钟各有一圆点,最外圈也是中式回云纹。

站洋大版本有暗记版和无暗记版。其中暗记版有B字版,C字版和骑字版。

B字版是在女神的三叉戟中间那个尖上有一个B的阴刻,也就是凹进去的B字。这一版是英属印度造币局在孟买(BOMBAY)铸造的,“B”代表的是铸造地孟买。B版比较多见。

C字版是在这一版是英属印度造币局在加尔各答(CALCUTTA)铸造的,它的特征是在海神像的脚旁刻有英文字母“C”暗记,“C”为铸造地标记(加尔各答)。这一版有三个年份,分别是:1900年、1901年、1902年,都比较少见。但是要注意这三个年份也有B字版的,所以不要搞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骑字版。所谓的骑字实际上是年份改刻版,可能由于模具不足或者其他原因,使用了早起的模具改了年份重新铸造银元。共计有15个年份,分别是1900改1904,1903改1904,1896改1897,1890改1900,1000改1900,1900改1901,1902改1903,1898改1904,1903改1908,1907改1908,1908改1909,1900改1910,1900改1911,1912改1913,1921改1929。

我截取部分图片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1900改19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90改19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暗记版,是指币面没有英文字母“B”和“C”暗记。网上很多资料说有一共有五个年份,分别是:1895年、1897年、1900年、1925年、1930年,其中1925年和1930年是英都伦敦铸造的。但是我在PCGS官网上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还有一个年份也是有无暗记的站洋的就是1898年。

另外站洋还有一个站洋八珍的稀少年份,分别是1895年无暗记版;1895年B字版;1896年B字版;1900年无暗记版;1900年C字版;1913年B字版;1921年B字版(存世仅6枚);1935年B字版(存世15枚)。

关于站洋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下次再给大家介绍最后一个品种日本龙洋。

——原创:阔爷居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