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其货币制度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秦国早期使用的是圜钱,这是一种圆形且带有圆孔的货币。尽管史书记载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行钱”,但并不意味着这是秦国开始使用钱币的起点,而更像是国家开始正式发行钱币的起点。

早期秦国的圜钱种类并不多,目前发现的仅有“一珠重一两十四”、“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圜”三种。这些钱币的文字采用了小篆书写,显得古朴而庄重。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在西安北郊尤家庄的一座战国晚期的秦墓中,科学考古工作者出土了一枚“一珠重一两十四”的钱币,这是唯一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得到的实物证据。而“半圜”钱,尽管是秦国的钱币,但其钱文并未标注重量,这与秦国的货币体制有些不同。但从其形制来看,它与“一珠重一两十四”钱币应为同一时期所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半两,秦(前221-前207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开始铸造圆形方孔的钱币。这其中,有传说是文信侯吕不韦铸造的“文信”钱,以及据说是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成所铸的“长安”钱。关于这两种钱币的铸造背景,历史上存在诸多猜测和争议。比如“长安”钱的铸造,有人认为与长安君发动的一场针对赵国的兵变有关,甚至与吕不韦有合谋之嫌。但这些都只是后人的推测,真实情况如何,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在秦国方孔钱中,最为重要的是“半两”钱。长期以来,人们误以为这种钱币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开始铸造的,因为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提到秦始皇统一后铸造的铜钱上刻有“半两”字样。然而,通过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我们得知在秦统一之前,“半两”钱就已经开始铸造并使用了。四川巴县冬笋坝、青川县郝家坪、陕西咸阳塔尔坡战国秦墓以及浦江战国船棺葬等地都出土了这种钱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在青川县郝家坪的一座战国秦墓中,发现了7枚“半两”钱与记述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命令左丞相甘茂修改田律等事的木牍同墓所出。这一发现为我们确定“半两”钱的铸造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证明其最晚在秦昭王元年(前306年)之前就已经开始铸造了。这也意味着,在统一六国之前,秦国就已经建立了以铢、两为单位的货币制度。

除了“半两”钱外,秦国还铸造了圆形方孔的“两甾”钱。这种钱币的钱文是横读的,“甾”即“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说文》中记载:“锱,六铢也。”也就是说,二十四铢为一两,两甾即为十二铢,与“半两”钱的重量是相同的。两甾钱常与半两钱同时出土,因此可以推断它们是与半两钱同时期铸造的等值货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河南南阳、陕西长安、甘肃宁县、四川巴县等地都曾有两甾钱出土,这为研究秦国的货币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圆形方孔钱是从圆孔圜钱发展而来的,这一改革不仅确立了秦以后我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两千多年间货币的基本形制,而且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然而,关于方孔取代圆孔的原因,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后人对此提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从宇宙观的角度出发,认为圆形方孔的设计象征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这种解释以晋人鲁褒的《钱神论》为代表;另一种是从工艺技术的角度出发,认为方孔的设计便于修整钱币的外郭,这种解释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为代表。虽然前一种解释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后一种解释可能更为科学和实际。

综上所述,秦国早期的币制经历了从圆孔圜钱到圆形方孔钱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诞生了如“半两”和“两甾”等重要的货币形式,还体现了秦国在货币制度上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圆形方孔钱的设计也为后来的货币形制奠定了基础,对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的货币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