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一个小小的零的问题引起了国外的注意,连臭名昭著的方舟子都下场来搅浑水了。

可惜,他来晚了,只是机械地重复西方的那套错漏百出的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零从细雨引申出含义“空”与“无”,以及“畸零”的含义,在往期文章《残阳如血,某方黄昏》已经详细解释过了。“零”之本意,在华夏文化中含有大雨过后余下雨水的意思,故引申出了“余下的”含义。而“余下的小雨”下落之后,便是归于消失,雨水消失不见,又有了“空无”的引申之意。用于数量上,亦代表“空”与“无”。

关于零的含义“无”,唐代大诗人元稹在其所著、清代张元济所校《元氏长庆集》(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第1页)卷第三十九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斛斗三千一百五十二硕一斗三升三合,草九千九束,并不计。”

瞧,零头舍弃,当作“空无”,所以在计算时不用计算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舟子说,零是古印度梵语Sunya,后来传入阿拉伯世界的。很不幸,这个说法被青華道兄的分析和论证戳穿了。因为方舟子不敢提一个事实“梵语与羌语同源,羌语与汉语同源”。

青華道兄是这么说的:

“蓝丽蓉教授书中提到的中国古代筹算中把空位数值叫【空】,客家语、粤语和闽南语平话念[hoŋ]、[huŋ]、[hɔŋ]等等,闽南语念作[kʰɒŋ]、[kʰɔuŋ]、[xoŋ]、[xuŋ]等等,x在国际音标中发音类似于h,如越南语空(不,非,零)记作không,但念作[xəwŋ͡m˧],而x在明末《西儒耳目资》“表音西号图”中对应洪武正韵[ʒ],是[ʃ]相应的浊音,[ʃ]在方言中又可与齿龈有咝音[s]互转,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羌语的空写作suava,念作[suaXa],我们可以看到,梵语和印度语中称“空”为sunya,巴利语叫suñña,老挝语叫 ສູນ (sūn),缅甸语 သုည(su.nya),掸邦သုင်ႇၺႃႉ (sùng nyâ̰a),泰语สูญ (sǔun),傣(dǎi)仂(lè)语读作ṡun,阿拉伯语صفر(ṣifr),现在我们可以知道,汉字“空”就是以上所有语言的“空,零,无,非”等词的词根(汉字就是其它语言的词根!)。

再说英语zero,来自法语zéro,意大利语zero,中世纪拉丁语zephirum,而拉丁语来自阿拉伯语صفر(ṣifr),而阿拉伯语本身又来自梵语शून्य (sunya),而梵语又与羌语同源,羌语与汉语同源。所以,zero就是汉字空的走板(“抖~音~”)读法。另外还有一个词,同样表示零〇叫cipher或cypher,这个词一眼可知来自阿拉伯语صفر(ṣifr)哈,其实就是zero的亲兄弟。有一点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的都知道,C 语言中有一种特殊的数据类型——void,无类型,void * 就是无类型指针。void 表示为“无”、“空”、“没有”的意思。大家都秒懂哈,void就是对汉字无的记音。究其源头,都是汉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西方的那套说辞“英语zero,来自法语zéro,意大利语zero,中世纪拉丁语zephirum,而拉丁语来自阿拉伯语صفر(ṣifr)”,笔者已经论证和分析过了,不管是Zero、Cipher,还是Zephirum、Null、Naught,每个节点都有问题。笔者在文中列出了大量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说法就是西方科学伪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此前的文章《一文全述之【零】,抽掉科学伪史的地基》,再看看后续文章《残阳如血,某方黄昏》。

为了给这一连串的论证和分析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还需要对Oriental这个英语单词的含义作一番考证和分析。因为有诡辩者可能会说笔者只查阅了当代Oriental的解释,而忽略了早期英语中的解释,——万一,早期英语中的Oriental不是指中国和日本呢?

1812年斯蒂芬·琼斯《英语通用发音解释词典》(《A General Pronouncing and 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第269页中,对Orient的解释是“Rising as the sun; Eastern”,大意便是东方的、(像)太阳(一样)升起。

太阳从哪儿升起?

众所周知,是从东方升起。注意,这里说的其实暗含两个条件,一是在东方,二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太阳升起的地方,一定是东方;而东方则不一定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因为东方的概念很宽泛,还可以是一个相对于西方的地理方向或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认为,自己是“日出之国”。

元始607年,日本派遣使者小野妹子前往大隋朝,递交了一封国书,上面写着14个大字:“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宋代戴埴所撰《鼠璞》(四库全书本,第40页)卷上对此有如下记载:

“隋日本遣使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风俗通云:「恙,毒虫也,喜伤人。古人草居露宿,相劳问曰无恙。」”

日本是“日出之处”,那中国是不是也被人认为是东方的日出之处呢?

是的。

1866年罗存德《英华字典》第374页中,中国(China)的解释有“震旦”。

何谓震旦?

震旦之名散见于佛典中甚多,宋代释法云所撰《翻译名义集》(四部丛刊景宋刊本,第18页)卷三“诸国篇第二十八”有云:

“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华严音义翻为汉地。楼炭经云:䓗河以东,名为震旦。以日初出,耀于东隅,故得名也。

由此可见,中国处于东方,东方属震(独特的八卦含义),是日出之方,所以也被称作“震旦”。既有日出,必然光芒万丈,耀于东方。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Oriental的早期含义与当代含义一致,都是指东方的,且特指中国和日本。

既然如此,那西人杜撰科学伪史时,又是如何使用春秋笔法,强行把巴比伦塞入“东方概念”中,将其描绘成零的“发源地”的呢?

笔者在1868年罗存德《英华字典》第1259页中发现,此时“Orient”的解释已经进行了删改,虽然保留了“东方、东边”的含义,但却去除了“Rising as the sun(像太阳一样升起)”的解释,代之以“闪闪光、鲜明、耀光”等解释。如此一来,中国和日本与“日出之地”的联系就在字典中被极大的弱化了,如果不细心追溯,根本想不到这层。

1872年,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1824-1880年)成书的《英华萃林韵府》第339页中,作为“Oriental”词根的Orient又删除了1868年罗存德《英华字典》中的“闪闪光、鲜明、耀光”等解释,只剩下了“朝东、东边”的含义。

如是,便给西方后世造伪留下了空间,可以把中东地区的新杜撰出来的巴比伦也作为“东方”地理范畴,谎称巴比伦为零的起源地了。

2000年9月,美国人查尔斯·西夫(Charles Seife)所撰《Zero》(神奇的数字零)一书出版,他在这本书中写道:

"That title was held by anotherEasterninvention: theBabylonianstyle of counting. And thanks to this system,zero finally appeared in the East,in the Fertile Crescent of present-day Iraq.”

大意:东方的另一项发明——巴比伦式计数法才是最先进的。多亏了这一系统,零才最终出现在东方,出现在今天伊拉克的新月沃土上。

美国数学家(俄德裔)托拜厄斯.丹齐克(Tobias Danzig,1884-1956年)在 《数:科学的语言》一书中评论道: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e the discoveryof zero will always stand out as one of the greatest single achievements of hte human race.”

大意:在文化史上,零的发现将永远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只是这个伟大的成就并不属于虚无缥缈的巴比伦,而属于历史悠久的华夏!

星火相继,敢于梦想

  • 希望通过《昆羽继圣》四部曲梳理的华夏历史文化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认识,以抵御外来糟粕的侵扰(上古至宋代)【微信读书、当当、掌阅(华为手机阅读)、起点、知乎、QQ阅读】;
  • 希望通过《明朝这些事:被抹去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西史辨伪系列破除迷云,唤醒更多的人,认清这个世界近代三四百年的历史(明代至清末),喜马拉雅已上线。
  • 希望通过科幻小说《灵能4996》六部曲【微信读书已上线第一部风起西境】在现实的科技基础上铭记近代屈辱历史,向科幻高地进发,展望未来,塑造中国屹立于世界的崭新形象,打造中国人宏大的科幻宇宙,让更多的人看到文化与科技引领的方向,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人类之路(当下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