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生机盎然

在石首天鹅洲

龙年的第一批麋鹿宝宝

已经出生

它们怎么样了?

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上百头成年麋鹿结成友好松散的群落,在草地上随意游荡。

眼下正值麋鹿产仔的季节,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传来喜讯,今年的第一批麋鹿宝宝已经诞生,为这片自然生态宝地再添新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工程师 杨涛

它身上这些白色的斑点,大概一个半月后就会消失,目前来看成长状态很好。这段时间,我们陆续拍摄到了10多头新生小麋鹿。

保护区内的湿地上,麋鹿们三五成群悠闲地散步觅食,刚出生的麋鹿宝宝,小心翼翼地跟在母鹿身后,虽步履蹒跚,却又活泼可爱。

杨涛介绍,麋鹿一般出生在3至5月,预测今年的产仔高峰期是在四月底、五月初,根据往年的数据推测,今年预计诞生500头小鹿。届时,石首麋鹿保护区内麋鹿种群数量将达到2500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述这些观察和分析,离不开保护区里的“信息指挥中心”。在这个指挥中心,可以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区”

信息指挥中心还具备对本底资源、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麋鹿生长生活情况、生态环境因子的数据积累能力,为麋鹿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工程师 杨涛

在智能化方面,对于水、土、气等气象环境因子,通过设备实时回传,不间断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前端感知网络体系,保护区建立了集资源管理、安防监控、巡护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监管体系,实时掌握麋鹿及生存环境动态变化情况,同时加强对采集数据的应用分析,有效提升了保护区标准化、高效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工程师 杨涛

特别是在安防方面,建设了电子围栏,只要有人触碰到就会报警,及时在平台发送预警的信号弹窗,通过喊话劝离或者指派人员到现场,更加高效地处理安防事件。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与长江故道形成的夹角之间,占地2.3万亩,是麋鹿的绝佳栖息场所。 1991年,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成立,199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绕"保护麋鹿种群及其栖息的淡水沼泽生态系统"这一核心任务,流转土地8000亩缓冲区,开展湿地生境修复,共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筑牢麋鹿保护的“防火墙”,取得良好成效。

湿地环境恢复后,2023年1月6日,400头麋鹿被疏散至8000亩缓冲区,有效缓解了保护区核心区容量不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321种,脊椎动物330种,近几年还发现了白枕鹤、卷羽鹈鹕、东方白鹳,以及多年未见的河麂。

环境越来越好,“邻居”也越来越多,希望这些可爱的“湿地精灵”能够更加开心、自由地生活。

来源: 范振宇、严欢欢、马蓓、杨涛、今日石首

编辑:匡月晴/责编:唐杰 /编审:王桃芳 / 监制:唐万全

出品:荆州市融媒体中心

更多内容,关注虎座鸟视频号

往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