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城府很深,如果不系统了解他的为官思想,仅仅从他留下的家书等资料中,是很难真正了解他的。

关于曾国藩的为官思想,在我的专栏《曾国藩心学》中有详细讲解,这里不重点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订阅。

这篇文章,重点谈谈曾国藩获得英雄豪杰帮助的原因。

曾国藩是在丁忧期间,被咸丰皇帝任命为湖南团练大臣的。此时的天下局势,对大清王朝来说,很不乐观,以洪秀全、石达开、杨秀清等为首的太平军,从广西进入湖南,又攻入湖北,已经发展到了30余万人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太平军,清朝的军队节节败退,没有丝毫战斗力。咸丰皇帝惊慌失措,这才大量任命地方团练大臣,希望借助民间的力量,拖延太平军北上的步伐。

在咸丰皇帝任命的40余位地方团练大臣中,为何只有曾国藩取得了成功?其中的原因,让人深思。

从湘军成长、壮大的过程来看,是因为曾国藩获得了很多英雄豪杰的帮助,比如湘军的基础力量,就来自罗泽南的三千多人马。在战乱年月,谁的手中有兵马,谁就有绝对的话语权,罗泽南作为湖南的名士、英雄豪杰,他为何要把自己的军队拱手送给曾国藩呢?

这与曾国藩善于与人交往有很大的关系。

从曾国藩获得英雄豪杰帮助的过程来看,他曾经也进行过总结:夺天下人之心,为我所用。

曾国藩是如何夺天下人之心的呢?这就是靠他出色的驭人技巧,在曾国藩看来,大部分人都是红尘中人,都是普通人,没有像自己一样,成为圣人的志向,因此,都难以逃脱对名、利的追求。

只要用好“名利”这个工具,就能夺取他人的心,为我所用。不过,在具体的运用上,曾国藩也很有技巧:

一是对武人,主要用“利”来刺激。

在古代,很多人上阵杀敌,并不是效忠朝廷,也不是为了报效统治者,更多是希望通过战争,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晚清时期,老百姓普遍贫穷,大部分人都处于饥寒交迫中,改善自己生活,成为很多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如此,曾国藩才通过“厚饷”的方式,以此来吸引武人们加入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湘军中的很多将士,都在战争中发了大财,比如悍将鲍超,加入湘军前,家里非常贫穷,他成为湘军将领后,积累了大量财富,在老家修建了很大的宅子。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英雄豪杰,来到了曾国藩身边。

二是对文人,主要用“名”来刺激。

古代的文人,不太看重利,反而对“名”的追求,非常执着。

曾国藩是如何用“名”来刺激文人的呢?分为两个步骤:

一、让文人们在自己的幕府中学习。

曾国藩作为湘军统帅,他最大的机构,并不是作战部门,而是他的幕府。

幕府,是曾国藩培养人才的地方,在鼎盛时期,他的幕僚多达几百人,而且,都是文人。

这些文人在幕府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各种为官技能,经过曾国藩考核后,再分配到各个军营去实践,有负责文案的,有负责筹集钱粮的等等,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让文人们获得“名”。

对文人进行考核,是为了对朝廷负责,这是曾国藩与众不同的地方,他重视人才,但并不是什么人都需要。

正是曾国藩善于识人,他才挑选了很多有德有识的人才,并不遗余力地支持他们自立门户,让他们获得应有的名声。

比如左宗棠,屡次名落孙山,即使给他人当了整整八年时间的幕僚,他也没有获得应有的名声,反而差点把性命断送。

进入曾国藩幕府中后,左宗棠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曾国藩就把他保举为浙江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名垂青史。

很多文人正是看到曾国藩博大的胸怀,才心甘情愿被他驱使。根据记载,凡是曾国藩幕府中的人,根据能力大小,无不获得相应的顶戴,光宗耀祖。

正是曾国藩善于用名、利来夺取人心,才获得了英雄豪杰们的支持,为他所用。当你能给予他人名利的时候,谁不服你呢?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年谱》《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等。(图片为配图,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