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设没有造车的名目,钱怎么转移出去,又要么安心的将钱花掉?贾的钱多数来源于投资者的钱,以至于其名声比另一个造车画饼的许某要好一些,后者的资金池的钱非常依赖预售制和供应商垫资,两种共同点在于,造车或许不是目的,而更像是巧立名目的工具。

其实,我国造车有产业链的成本优势,本身也是汽车消费的大市场,换句话来说,有工业生产的规模和产业优势,也有较为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最具代表性的变化就是汽车价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生产能力决定了供给,供给和消费又决定价格,性价比总是随着工业生产能力的提升而提升,这也是发展的红利返还。题外话,我是很理解不了都21世纪了,工业生产有一套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还有人迷信手工打造,成本高就意味着质量好吗?其实这是两码事。当然奢侈品卖的本身就是身份认同和逼格,那确实有市场,对于普通人来说,性价比才是王道。

现在美国能拿得出手来均衡贸易的商品越来越少了,是他们不想生产吗?大概还是金融优势和技术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几十年内分配利益的惯性太大了,简单理解躺着就能赚钱,何必去做更难的制造业呢?以至于内部自发的去工业化去产业化,逐渐失去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要知道从二战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可是长期霸榜钢铁产能的第一位置,现在每年大几千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光靠优势地位,贸易壁垒和像贾总这样的财富移民怕也很难抹平。

经济基础中,制造业无可替代,一个经济体的产出决定了其居民生活质量的上限,当然有产出之后的分配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国的工业化则是实现蛋糕源源不断的做出来,并且形成了规模和产业链优势,汽车又是制造业的集大成者,当然国内创业优势较大,还是那个问题,如果一开始造车本就不是目的而是工具,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这个故事的主角难道不是贾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