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网)讯 (广东记者站陈力华、黄健能)要问去年哪种药材销量涨得最多,那大概要数广东的新会陈皮。去年春节期间,扫黑主题电视剧《狂飙》的热播不仅让演员张颂文一夜爆红,也让电视剧取景地广东江门的一款当地特产走入大众视野,它便是“新会陈皮”。如今,新会陈皮又再添一把火!近日,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办公会审定,同意授予新会区“中国陈皮之都.新会”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会区荣获“中国陈皮之都.新会”称号,标志着这一传统产业正以全新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会陈皮药食同源、食养俱佳,为历代名医所推崇,是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广东省岭南中药材立法保护品种、广东十大道地中药材之一。新会陈皮,作为广东三宝之首,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其独特的生态、绿色、健康属性,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新会区已形成集柑橘种苗繁育、果品生产、陈皮深加工与开发利用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全区新会柑种植面积超14万亩,带动超7万人就业,人均增收超2.2万元。2022年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达190亿元,2023年突破230亿元。新会区制定的目标是:5年内年产值将达到500亿元!

《狂飙》带火新会陈皮销量

《狂飙》的热播不仅让演员张颂文一夜爆红,同时带火了“新会陈皮”。

剧中,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简直就是新会陈皮的“脑残粉”,无时无刻不在“安利”他壶中的陈皮茶饮,甚至连每回的推荐词都不带重样:弟弟高启盛长年喝酒,肝脏不好,得喝杯老陈皮温补一下;安欣警官来家里做客,每天办案审犯人肯定口干舌燥,得喝杯老陈皮润润肺;拜访有身份有地位的长辈泰叔,带什么礼物才既体面又合适?还得是来一份珍藏多年的老陈皮。

一部戏播完,不仅张颂文等一众实力派演员火了,新会陈皮也同样飞升中药界顶流,不仅知名度暴涨,销量更是连连猛增。有关“新会陈皮赚到钱了”的一个最直观表现,是今年1月份,来自新会当地的“陈皮巨头”丽宫股份向北京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正式开始冲刺A股“陈皮第一股”。把一张陈皮做到上市,那只是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会柑种植引领农业现代化

广东省江门市的新会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品质卓越的新会柑。目前,新会柑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4万亩,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在会城街道的东甲和梅江、三江镇、以及银洲湖区域,是新会柑的核心产区。

“我们这边种柑都加工陈皮的,年份越久收益越高。”新会柑种植户黄柏林介绍,以新会柑这一特有品种为加工原料,采用三瓣式开皮等特定加工工艺,并在新会的自然环境下陈化三年以上,才能被称为正宗的“新会陈皮”。作为一种初级加工产品,时间能赋予新会陈皮更高价值,而精深加工则让新会陈皮有了更多可能。

“我家果园主要还是销售陈皮、柑壳等初级加工产品,鲜果销售不是很多。”种植新会柑20余年,李荣根目前在新会经营着一家新会柑园。事实上,鲜果即使收购价格较高,增长空间也比较受限。而李荣根与许多普通新会柑农一样,通过“加工”来提升“种植”收益。

伴随着陈皮产业的高速发展,现如今,农户能通过多种渠道分享加工产业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最开始我们只是种柑,加工委托别人来做。”新会西甲葵乡柑桔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先生表示,近几年柑茶兴起,制作工艺也渐渐普及,合作社亦开始尝试建加工厂,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可以承接别人的委托。

除了陈皮加工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外,加工产业发展也催生大量用工需求。采柑、剥柑、柑茶制作……一线工人需求量逐年递增。

近年来,新会区积极引入现代化农业技术,不断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技术创新,新会柑的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华丽转变。新会区的绿色革命不仅提升了农业的经济效益,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会柑的成功种植,是新会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会陈皮产业链不断延伸

新会,这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享誉世界的陈皮。近年来,新会陈皮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位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首位,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新会区陈皮产业总产值达到190亿元,相较于2020年大幅增长90%,根据新会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力争2025年陈皮全产业链营收突破500亿元。

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新会陈皮产业不断深化的三产融合。新会陈皮产业通过整合农业种植、工业加工、服务业等产业链各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农业种植方面,新会陈皮坚持传统种植方式,确保原料品质;在工业加工方面,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服务业方面,依托陈皮文化,发展旅游、体验等业态,拓展产业边界。

同时,新会陈皮产业对品质和品牌的不懈追求也是其成功的关键。新会陈皮坚持“品质至上”的原则,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新会不断完善陈皮产业的科研投入。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园区内聚集了众多科研院所和企业,形成了从种苗繁育、种植、加工到文化休闲的完整产业链。科研投入累计超过1亿元,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台,推动了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品质提升。在品牌建设方面,新会陈皮通过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开展品牌宣传等方式,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陈皮市场需求主要用于陈皮茶饮、食物辅料,以及中成药、中药饮品等,随着陈皮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陈皮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

政府多项举措护航陈皮产业健康发展

新会陈皮是地区著名特产,有近千年历史传承,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中药炮制技艺)也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新会地区聚力陈皮产业链发展,围绕“中国陈皮之都”的目标,先后出台了《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等,致力于形成特色鲜明、优势聚集、产业融合、历史文化厚重、市场竞争力强的“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侨乡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近年来,新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会陈皮这一“土特产”,大力弘扬陈皮文化,做大做强陈皮产业。先后荣获“中国陈皮之乡”“中国新会陈皮茶之乡”“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等殊荣,在“2022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排行榜上,新会陈皮成功登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会陈皮特色名片持续擦亮,得益于道地性保护有力有效。为保护新会陈皮道地资源优势,创新驱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新会区通过打造新会(柑)陈皮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优化新会柑种植规划布局、实施产业数字化溯源保护、打造新会陈皮公共监管仓等举措,应用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采集全区新会柑种植户、新会陈皮仓储以及种植基地信息,创新利用太赫兹光谱技术进行新会陈皮产地、年份鉴定,为品牌溯源保驾护航。

此外,新会区不断完善新会陈皮公用品牌保护体系建设,包括成立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创新研发新会地理标志服务管理平台及微信小程序,深入开展“护航—2023”“清源”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举办新会陈皮品牌保护和国际市场拓展宣贯会、设立新会区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中心等,为新会陈皮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目前,新会陈皮地理标志用标量1400万件,位列全省第一,新会陈皮企业商标品牌有效注册量2160件,多个产品获认定为广东省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