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初,美联储就已释放出降息的积极信号,鲍威尔也多次重申美国一定会降息。然而进入2024年,尽管“降息”话题持续热议,美联储却迟迟未有实际行动,甚至开始有点“鸽转鹰”。

有观点预测,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中期之前实施降息,但也有观点预测,美联储在今年内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小。美国究竟何时降息,仿佛成为了当下的未解之谜。

此前在《荒诞!经济疾驰,无奈降息?美国又让人开眼了!》一文中,我和大家说过,美国降息早已注定,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目前之所以迟迟未降息,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对全球的金融收割尚未达到预期目标,不愿半途而废;另一方面,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不仅影响其国内经济,还有可能引发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场金融博弈中,美国原本意图通过戳破中国经济泡沫来削弱中国。此策略虽曾短暂奏效,但由于中国管理层的明智决策,其影响并未扩大。相反,这几年,中国不仅成功反击了美国的金融攻势,还带领新兴国家共同抵御了美国的金融收割。这使得美国面临两难选择 :在收割未果的前提下,若过早降息,可能会导致资本流向欧洲和中国,从而使其在俄乌冲突中的投入化为乌有,同时还会助力欧洲经济的复苏;而若过晚降息,则可能加剧国内通胀,对自身造成沉重打击。

所以说,降息早已注定,只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

那么,美国究竟什么时候降息呢?

欧洲央行副行长路易斯·德金多斯的表态或许给出了线索。他表示,如果没有意外,欧洲央行将在6月利率会议上降息。

从历史上看,美国和欧洲在货币政策上往往保持同步(见下图),所以说,如果欧洲降息,那么离美联储降息一定不会太遥远,即便他们内心有千百般不愿意。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期间,他们可能会对我们无所不用其极,大家需要谨慎小心起来。

很多人觉得欧美是铁板一块,欧洲抢跑降息不是置美国于不顾吗?其实,尽管他们经常表现得团结一致,但各自的利益仍是首要的。目前,美国已经没有多少国运筹码可以跟其它国家交换了。作为带头大哥,只有空头支票,没有货真价值的筹码,谁愿意一直跟着他做赔本买卖?更何况,如今欧洲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容乐观。

以德国为例,这个欧洲经济的领头羊,去年的GDP竟然出现了负增长,而今年也未见明显起色。德国五家主要的经济研究和分析机构最近还大幅下调了202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原先的1.3%猛降至0.1%。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德国总理朔尔茨会选择到访中国,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此外,欧洲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尽管俄乌冲突引发了欧洲本土利益派的不安,但他们认为欧洲应该追求防务独立,以便更好地捍卫自身的经济利益。在他们看来,一个拥有更大自主决策权的欧洲,才能有效地保护其经济成果不受外部干扰。这种观念分歧也进一步削弱了欧美的紧密关系。

很显然,大国之间终究都是利益为上。

倘若欧洲真的如期在6月降息,可能将会对我国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首先,欧元在美元指数中占比较大,若欧洲降息,美元指数将获得支撑,进而对人民币汇率构成压力。

其次,在如今经济增长普遍困难的环境下,各方都在进行存量博弈。而在美西方眼中,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补贴政策。因此,欧洲降息时,欧元就会贬值,那么欧洲生产的东西也就会有更强的性价比,跟中国制造正面竞争的能力增强。而且欧洲对于降息可能带来的外汇储备压力并不太担忧,毕竟欧美之间有货币互换协议和隔夜拆借协议。这些协议为欧洲提供了额外的流动性支持,相较于中国所要遭遇的金融战风险,欧洲的风险明显要小得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欧洲降息不仅仅是一个金融话题,更是欧洲抢夺全球制造业订单,维稳自己经济的关键一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维持利率不变或者继续降息,那么欧洲降息将扩大中欧之间的利差,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套利资金流入中国,一旦如此,就意味着美国对于我们的金融战即将告一段落。结合耶伦、布林肯等最近美西方高层访华的客观事实,以及央妈已经先于美国降息,并且发出后续降息的空间还很大的信号来看,一切都不言而喻。所以说,后续如果欧洲真的降息,央妈也开始降准,那就说明离美国降息不远了。一旦美国降息,就说明这轮金融战基本上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就目前我们的战略来看,管理层在降息方面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若全球掀起新一轮的降息浪潮,中国的低估值资产,尤其是核心资产的价值可能将迎来回升。因此,这对中国来说不仅要迎接挑战,也是一个利用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来刺激内需和推动经济转型的宝贵机遇。

当然,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美国来找我们也难以谈出什么实质性的成果,同时不能排除这是他们故意在引导预期。

总之,欧洲央行降息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利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面对这样的形势,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应保持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洞察,制定出合理的发展策略,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握这一机遇并规避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