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孩子,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节选自 纪伯伦《论孩子》

陪伴新生命一路长大,本来是个充满了各种喜悦的过程,但很多父母往往因为太有责任心,在养育的过程,充满了各种担心:担心身体健康、担心学习成绩、担心安全、担心交朋友,担心……

因为太过担心而容易焦虑,容易负面思维,爱往坏处想,就容易否定、指责和打压孩子:你不能~~~,你应该~~~~。

最后往往不仅自己不开心,孩子也不开心,既影响了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更有甚者还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自残自杀等各式悲剧。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亲眼目睹了一个女孩被母亲“逼疯”的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网友对那位妈妈表示理解,理由是女孩子打扮不好,确实更容易招惹坏人,母亲反复提醒只是担心孩子,应该理解母亲的苦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只站在一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双方的出发点其实都没有错。

女儿爱美,想做自己,母亲担心过分打扮容易不安全。

但出发点没错,不代表方式没有问题。

口红应该涂什么颜色,有固定标准吗?

耳环戴大戴小有固定标准吗?

打扮不跟大家一样,就是变态?就是心理有问题?

母亲就有权利要求女儿必须怎样?

母亲就一定审美正确?

美不应该是多元的吗?

时代在变,一切都在与时俱进,年轻人跟父母之间存在审美差异很正常,母亲就必须是标准的制定者?为什么不能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到底是谁疯了?到底是谁精神不正常?到底是谁让谁窒息?

事件中的女儿是成年人了,正常二十岁的人该有的认知常识、经验技能并不比她妈妈少,想涂什么口红,想穿什么衣服,那是她的自由啊,

只要不犯法不违规不影响他人,有什么不可以的?

涂个深色口红就不安全了,这个世界有绝对安全吗?

成长该经历的风雨,父母能全部屏蔽吗?

所谓的父母担心孩子的安全,很多时候不过是父母把内心的不安全感投射给了孩子。真正强大的父母,敢于让孩子去面对真实的世界。

很多父母有一个错误的观念:

自己的孩子,永远只是孩子,永远都没有自己懂得多,永远没有自己正确,因此孩子必须听我的才对,哪怕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了。

如果不听我的,那就不对,就不懂事,就不孝顺,因为我是为你好!

高举道德的大旗,挥舞爱的枷锁,以家之名构筑囚笼培养“孝子”!

一辈子不放手,抓牢对孩子的控制权,满足自我的全能自恋!

折断他的翅膀还抱怨他不会飞翔,这是多少父母有意无意在做的?

父母们常忽视了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培养独立人格。

他们总喜欢干预子女的一切,大到读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结不结婚,小到吃什么穿什么戴什么喝不喝水拉不拉屎。

孩子是独立的,是与父母平等的个体,父母只能给孩子以爱,却不能代替他们的行为、思想和灵魂。

陪着孩子长大:

从幼时的无微不至,到孩童的牵引前行,到青春期的逐步放手目送,

从替他决定到帮他决定到给他建议到尊重他的决定,给孩子自由的同时,也是给自己自由,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

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就是尊重、欣赏、托举和祝福。

l给孩子多一些尊重吧,尊重他逐渐长大逐渐认识自己,拥有对自己的决定权;

l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吧,理解他成长中的阵痛迷茫和彷徨,给予坚定的陪伴;

l给孩子多一些欣赏吧,欣赏他逐渐找到自己的美,绽放美好的青春和生命;

笑着欣赏女儿的美丽,跟女儿一起爱美,追求美,是最智慧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