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诺曼底登陆历史照片。

直新闻:今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登陆诺曼底80周年,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总统拜登及英国国王查尔斯等20多位欧美国家领导人,在诺曼底海滩出席纪念仪式,您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今天,美媒挖出的一位102岁老兵的故事,让人格外唏嘘。这名叫罗伯特·佩斯奇蒂(Robert Persichitti)的老兵跨洋赴欧,在乘船前往诺曼底时突发意外,被医疗直升机送往德国,周五与世长辞。今天,法国方面邀请多国近200位老兵出席诺曼底纪念活动,他们基本都是行动不便的百岁老寿星,媒体普遍相信,这将是登陆战亲历者们最后一次重返现场,参加这一重大纪念活动。

诺曼底登陆,即英文D-DAY,又因为一部同名电影而被称为“最长的一天”,也是美英法多国盟军打响对纳粹德军全面反击的决定性战役。在此重大纪念日,到底该纪念什么?当然是纪念二战反法西斯反纳粹侵略的团结与抗争,缅怀无数像佩斯奇蒂这样的二战老兵的牺牲与勇气。但不得不指出,从美西方媒体的前期关注,包括参典美西方领导人的密集造势来看,最后一次出席大规模纪念盛典的这些二战老兵,本该是主角,但他们注定只会成为背景板。

比如东道主,媒体普遍关注,总统马克龙会否在此期间宣布向乌克兰派出军事人员,俄外长拉夫罗夫已警告,这些军事人员一旦进入乌克兰,就将成为俄合法打击目标。同步展开对法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拜登,已确认要连续发表两场讲话,今天在美军诺曼底公墓讲,明天则要在打响登陆战第一枪的奥克角讲。拜登会讲什么?《纽约时报》标题说,拜登会将盟军登陆战与乌克兰战事关联;《华盛顿邮报》的标题说得更直白,虽然拜登演讲指向全球,但必须要注意他与前任特朗普在国内政治死磕的背景,所以拜登最新欧洲行程,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突出他与特朗普的不同,是服务于他自身的选战考量。

盟军纪念诺曼底登陆,此前刚举行胜利日阅兵的俄罗斯当然不应缺席,俄总统普京曾参加过诺曼底纪念盛典,但这次俄方不在受邀之列,而乌总统泽连斯基再度成为座上宾。所以在我看来,这次诺曼底纪念盛典,再次成为西方阵营协调立场继续强化对俄施压对撞的最新平台,而众多到会的西方领导人,实际上也都各有内政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新闻:普京周三在集中会见西方媒体高层时喊话警告,俄罗斯有能力对外提供远程武器打击西方目标,西方国家参与对俄攻击意味着直接开战,这又意味着什么?

特约评论员 管姚:普京总统是在参加有“俄罗斯达沃斯”之称的圣彼得堡经济论坛期间,接受西方媒体群访时作出这番表示的。这次群访对话相当不寻常,持续三小时,美联社发自圣彼得堡的电稿称,这是俄乌战事爆发以来,普京总统首次接受西方媒体采访。

联系今天的诺曼底纪念日活动,以及即将到来的由乌克兰发起、在瑞士举行的和平峰会,俄方都缺席,所以普京这次直接喊话西方主流媒体的用意非常明显。不少美西方媒体都在突出普京对有关核弹应用的警示性表态,但我个人认为不宜抽离其表述背景,作过度解读。

普京指责美西方的最新动作将削弱国际安全,会带来严重问题,警告美西方直接卷入对俄战争,俄方保留同等还击的权力。普京口中的最新动作,包括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放宽对援乌武器攻击俄本土的限制,也包括马克龙可能宣布的援乌军事人员派驻等等。普京警告,莫斯科同样可以在世界其他地区采取非对称手段反制。被问及会不会动用核武时,普京称,俄方核安全政策早已制定,西方总有人认定俄罗斯决不会应用核武,但如俄罗斯主权与领土安全遭威胁,俄方必然会考虑采取“一切可用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在回应美媒提问时表示,不管谁当选总统,俄方都可以与之共事,他甚至并不讳言,即使在当前情形下,与乌克兰签署和平条约也是有可能的,但乌克兰必须自愿谈判。普京并未排除俄罗斯与美国、英国、法国成为“合作伙伴”的可能性,他提到曾收到拜登的一封信,而他也在回信中强调,停止俄乌冲突的前提,是美方停止向乌克兰供武,如果美方收手,冲突将会在两到三个月内结束。

所以就此而言,普京实际上是在释放两面信息,一方面固然在展示强硬姿态,但其身段同样够灵活,这能否转换为俄乌战场的新态势,取决于乌克兰尤其背后的美西方,能否把握其中信号,作出相应抉择。但从诺曼底释放的信号来看,劝和促谈的可能性相当低。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