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科打诨说历史,有趣有料有态度。欢迎来到台台君说史。

这次我们来聊聊刘备这个人。

在三分天下的格局中,不少人觉得他名不副实,这是为何呢?

因为在《三国演义》里,他似乎没什么特别亮眼的表现。论武力,他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厉害的阵杀战绩;论“文”,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治理地方除了仁义的名声,也没听说有什么特别好的治理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现在还有很多人说刘备是伪仁义呢。

刘备在《演义》中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哭,为结义兄弟哭,为汉室江山哭,为自己的地盘哭,好像什么都能让他哭一场。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但刘备真的就一无是处吗?

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曹操攻打徐州时,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所到之处几乎都被屠城。徐州刺史陶谦没办法,只好派使者四处求援。当孔融告诉刘备时,刘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仔细想想,刘备能打得过曹操吗

如果他打得过曹操,那去救陶谦还说得过去,可刘备心里很清楚,他无论如何也打不过曹操,可他还是满口答应要去救,这才是刘备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啊。

你看,一个人能做的事他做了,这很正常。可一个人做不到的事,他还非得去做,这才是这个人真正伟大的地方,也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我们不能说刘备不衡量曹操的实力,他肯定衡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明知铁定头破血流的下场,明知几乎是必败的可能,你能说刘备是虚伪的仁义吗?而且刘备更厉害的是,他答应去助陶谦时,连人马都没有,他干了啥?他宁愿借人马,也要去救。这种行为,更是让人钦佩啊。

当然,我也不否认刘备每次可能都有树立自己形象的意图,他作为三国时期的头号广告人,对自己信用和形象的宣传可是不遗余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每次出场几乎都要来一句“我乃汉室宗亲......”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觉得刘备什么都不行,他的人格魅力是值得我们很多人学习和借鉴的。这也是台台君认为刘备最终能三分天下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