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MBAedu

排版 | MBAedu

相信很多同学都已经在收拟录取通知啦,大家开始关心自己入学后奖学金情况了,不少同学考研择校的动力除了提升学历以外,就是可以拿到丰厚的奖学金,在读书期间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但是,近几年,由于经费等各种问题,部分高校对奖学金设置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有的甚至取消了研究生的奖学金发放!

01

研究生奖学金的类型

具体而言,读研期间主要有以下几种奖学金↓↓↓

1、国家助学金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

✅资助对象:所有全日制研究生

✅资助标准:每年每生不低于6000元。

✅发放方式:一般是按月发放。

2、学业奖学金

学业奖学金,每个学校的政策不同。一般是分等级的,分为一等、二等、三等,每一个级别的奖学金金额存在差别,占比人数不同。

✅资助对象:学业奖学金的等级一般是按照课程成绩排名确定的,成绩越靠前拿到的概率越大。

✅资助标准:每个学校标准不一,少的每年3000元,多的每年10000元以上。

✅发放方式:一般是按学年发放。

3、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设立,中央财政出资,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

✅资助对象:成绩优异,参加竞赛获奖、发表论文、专利授权、参加学术会议等等,表现优异的人可申请。

✅资助标准:研究生每年20000元,博士生每年30000元。

✅发放方式:采用申请制,一次到账。

4、其他类型的奖学金

其他类型的奖学金包括企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根据学校资源、校企合作等情况来设立。

✅资助对象:学习成绩及其他方面优秀的同学。

✅资助标准:根据奖学金种类的不同,奖金金额有所不同。

✅发放方式:具体发放方式不一。

5、“三助”岗位津贴

高等学校利用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资助对象:在读研期间,助研、助教、助管者可拿(这些岗位需要自己去申请,学校和学院一般是择优录取)。

✅资助标准:根据岗位、工作时长的不同来决定工资的多少,金额由学校决定。

✅发放方式:一般是按月发放,具体方式还是根据学校情况来定。

6、科研补助

研究生期间,大都会跟导师一起做项目的。有的导师会根据项目的一些资金状况,发一些工资给自己带的学生。

✅资助对象:协同导师做科研项目的同学。

✅资助标准:补助金额根据导师、学校、专业的不同会有所差异(部分学校可能没有补助)。

✅发放方式:视各个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因此,不同高校奖学金的设置、金额还是有所区别的,但近几年部分院校却调整了奖学金的设置,甚至取消了奖学金。

02

取消奖学金的院校

从24考研招生简章公布的时候,有部分院校宣布从24级起,取消硕士研究生入学的优秀新生奖学金设置。

1、沈阳理工大学

从2024年招生周期开始取消硕士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从24级起:全日制硕士新生不再享受优秀新生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西南科技大学

从24级起:全日制硕士新生不再享受优秀新生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湖南工业大学

23考研招生简章中新生奖学金获奖比例是≤100%,但开学后推行的奖学金管理办法中表示:硕士生不参与新生奖学金评定。而其24考研简章中也没有提及新生奖学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西南政法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年招生简章中有新生奖学金、综合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但最新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研究生奖学金已经没有新生奖学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像东华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在之前就已经取消部分研究生奖学金了。

其实除了直接取消奖学金的院校,还有一部分院校下调了奖学金比例!

03

下调奖学金金额的院校

1、南京农业大学

往年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最高可达到1.4万元,最少有0.6万元,100%全覆盖。而2024年招生简章上,学业奖学金为0.5-0.7万元/年,下降幅度还是挺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山东财经大学

在2022级新生入学后,学校颁布新的奖助政策:一等奖学金8000元(10%)、二等奖学金5000元(20%)、三等奖学金3000元(20%)。其覆盖比例只有50%,金额也下降了1000-3000元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广西师范大学

对比22年跟24年招生简章,新生学业奖学金覆盖比例以及金额有所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奖学金政策改革原因

1、缓解高校经济压力

2017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接下来几年间,考研人数不断增加。经过教育部统计,2023年考研报考人数多达474万人,比上年增加17万人。从2017~2023年,考研人数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国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研究生扩招。2017年研究生录取人数为58.98万人,2023年研究生录取人数为124.2万人,录取人数也是翻倍增长的。

录取人数的增加意味着为高校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压力,学校负担不起全部研究生的奖学金开销了。所以学校为了缓解研究生教育经费压力,不得不减少甚至取消奖学金。而取消的奖学金通过学校新的分配方式,实现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2、奖学金激励作用有限

有专家提到,一方面,研究生学位本身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不需要通过奖学金吸引而增加报考人数,这个观点从每年增加的报考人数就可以看出;

另一方面,奖学金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研究生的学习与学术促进作用有限。经研究,发现硕士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获得者在后续的学习与研究中并未表现出明显优势,这就意味着大学需要对此进行考虑,考虑奖学金是否起到激励作用。

3、促进公平

为了促进社会公正,一考定终身的资助方式本身就存在着不公正性,仅仅因入学考试成绩的几分之差,新生不但要承担高额的学费,还要面对各种不公平待遇。这显然违背了正义原则和公正精神。

4、提高研究生质量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改革后的奖助强度进一步提高,奖助的评定也与研究生学习和科研表现结合起来,研究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这样一来,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势必会有所提高。

FINALLY

不过说到底,我们读研究生也并不是为了奖学金去的,有奖学金是锦上添花,没有也不要影响我们想要好好读研的心情。

文章来源MBAedu,转载请留言

排版:MBA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