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坊亦属浒湾镇,自中洲沿946县道继续北上,不几公里即至。

紧邻县道的荣坊是个行政村,下辖还有上荣坊、刘家、下荣坊三个自然村,南北一线分布在县道往西的岔路上,居中的就是刘家,也就是待要寻访的目的地。

所以,准确地说,这个古村应当称作“荣坊刘家”。

村子不大,却是风光旖旎,片片农舍掩映在山脚下的密林修竹中,十分宜人。

据载,荣坊刘氏系南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自本邑枫山土口刘家迁来。如此一算,也是一个开基八百多年的古村了。

“刘氏宗祠”位于村西,三开间的前插廊夹峙在高大的东西山墙内,心间及左右次间均辟圆拱门,这与金溪常见的祠堂建筑风格相悖,显得有些特行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遗憾的是祠堂大门紧锁,未能入内。

村门在村子偏东一侧,敞屋形制,也带有前插廊,亦是三开间,与“刘氏宗祠”建筑风格极为相似,区别在于仅当心间辟有拱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得村门,是一个方形前庭的过渡空间,除村门方向外,其他三面亦均辟有门。迎面正前为“大夫第”,左为“由义”,右为“居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大夫第”、“由义”为通往村中的居家与街巷,“居仁”门内则为一跨院,精美绝伦的“紫薇清佐”坊即在其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居仁”门内,可见坚固的寨墙直入山林,将村落的轮廓与环境浑然融合,诗意顿生。

“紫薇清佐”坊亦为金溪常见的石质门坊,四柱三间五楼式,用料足,雕刻美,明代风格鲜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因大门紧锁,未能入内一瞻,甚以为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宅主信息不详,但因荣坊刘氏出自琅琚枫山土口刘氏一脉,不由人无法不联想起金溪宋代名人刘尧夫。

刘尧夫(公元1146-1189年),字纯叟,或作淳叟,因避帝讳又作醇叟。抚州金溪枫山土口村人。少时拜陆九渊兄弟为师,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入太学,后就学于朱熹门下。淳熙二年(公元1175)进士,除国子正,迁太学博士。

最为世人诧异不解的是,满腹才华、文学造诣甚高的刘尧夫,后来竟公开叛离师门,出家为僧,年仅四十四即卒,令人嗟叹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前这一堪称满工的精美华丽雕刻,与刘尧夫的才华气质何其相似,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辞别“紫薇清佐”坊,疾步穿梭村巷,虽春雨已驻,但润透了的石径闪着玉石般的哑光,静悄悄地陪伴着远方的孤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行将离别时,眼前突现寻访古村最希望看到的一幕:

老妪闲坐谈天,老汉低头忙碌,寻常的农家庄户生活,日复一日恒久远的岁月。

一把蔑刀,满地毛竹,山民的营生,大地的哺育,点燃着世代相传的农耕薪火。

这一切,不正是古村落最能打动人的生命所在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访于2016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