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中以火烧乌巢为转折点,如果不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投降,给袁绍来了个釜底抽薪,献计火烧乌巢粮草,估计就算曹操有通天之才也难以取胜。说来袁绍也没有识人之明,沮授在牢中都建议袁绍,说淳于琼嗜酒如命不可赋予重任,可惜袁绍不听,最后致使乌巢失守。袁绍接二连三的失误,使霸业尽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巢是袁绍的屯粮之所,是河北大军的命脉,淳于琼虽然也算个能将,但却是个酒徒。而袁绍最强的大将是河北颜良,可惜在官渡之战前被害。如果颜良未死,此时袁绍命颜良镇守乌巢,各位看官老爷认为乌巢还会丢失吗?

首先,主公赋予重任,作为大将应该恪尽职守,不可有丝毫怠慢。淳于琼既没有勇猛过人之处,还整日醉醺醺,不理军务才最后招致兵败。颜良却正好相反,在三国中没有听说过颜良有什么不良嗜好。基本上不会因喝酒误事。袁绍要我进攻,我就进攻,让我干什么,颜良从来都不误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颜良在白马之战中,就以带兵有方而闻名。袁曹两军对峙时,颜良率兵严阵以待,曹操就曾被雄壮的河北人马所震撼,“曹操骇然”。而一个带兵有方的将军,就算没有过人的武艺也可镇守一方。就像三国后期,魏军想夜袭蜀军时一样,姜维让军士不要妄动,用弓弩防守,也同样击退了敌军。

然后,颜良的勇猛不是曹军诸将可比的,在白马之战中,颜良的武艺让曹军诸将“粟然”。三个回合斩杀宋宪,一刀劈魏续于马下,不到二十个回合就击败了威震曹军的徐晃。就连曹操一时都不知道如何破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命这样一个勇猛,带兵有方的将军镇守乌巢,曹操还能取胜吗?

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曹军是无法取胜的。因为颜良武艺高强,还有袁绍给予的大军,率军两万镇守。如果曹操来袭,颜良坐镇军中,以逸待劳,还是很有希望守住的。而且袁绍还会让张郃、高览等众将攻打曹操大本营。急切之间拿不下乌巢,再有张郃等围魏救赵,战斗形势对袁军还是很有利的。再加上颜良勇猛无比,如果再率领大军直奔曹操,曹操顿时就陷入了险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只是在曹操没有用谋的基础上,如果颜良没有坚韧不拔的性格,让曹操来个调虎离山就麻烦了。曹操命徐晃等人去挑战颜良,再将他引出军营,势必给曹操可乘之机。而且曹操不愧为奸雄,在攻打乌巢时做了充分的安排。命许攸、贾诩、荀攸与曹洪镇守营寨,然后让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李典等人埋伏以备不测。最后统领张辽、许褚、于禁等人出击乌巢。并且诈称是蒋奇来增援乌巢,欺骗袁军,顺利杀入乌巢,到处放火。

如此一来,就算颜良有万夫不当之勇,双拳也难敌四手。袁绍不听沮授、田丰忠言,反而听信无能的郭图,最后才一步一步导致了官渡之战失利。在张郃、高览等人袭击曹军营寨不下之时,就算颜良再厉害也难以挽回袁绍败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