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一则关于特斯拉毁约应届生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多名即将加入特斯拉的应届毕业生在春招即将结束之际,突然接到撤回录用的通知,这无疑给他们的就业之路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据悉,这些应届生通过严格的简历筛选和面试流程,成功获得了特斯拉的录用通知,并完成了就业协议书的签署工作。然而,在即将入职之际,他们却被告知岗位已取消,需要解除录用关系。对于这样的变故,特斯拉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招聘需求有所调整和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应届生在签署三方协议时,违约金被设定为0元。特斯拉方面虽然给予了一个月底薪的赔偿,但在这个时间点再去找工作,对于应届生来说无疑增加了不小的难度。特斯拉此举不仅让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感到失望,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企业诚信和契约精神的质疑。

法律专家指出,企业与应届生签约属于民法中的要约与承诺,双方都应受到法律约束。特斯拉此次单方解除协议,未全面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是对应届生权益的侵犯,也是对契约精神的践踏。应届生有权依据协议要求特斯拉进行违约赔偿,并可以联系学校就业管理部门介入处理。

特斯拉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然而,此次事件无疑给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企业更应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和诚信形象。希望特斯拉能够认真对待此事,积极处理后续事宜,以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

我们也希望广大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能够尊重每一位应聘者的权益和付出,遵守契约精神,诚信经营。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我们呼吁所有企业和个人都能够坚守诚信、尊重契约精神,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诚信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