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曾国藩心学实战》是一个系列,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全是曾国藩心学在官场、人际交往中的具体运用,是普通人快速成长的操作手册。方法简单,易操作,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曾国藩36岁时,为何会被道光皇帝连降四级后又连升五级?

这是道光皇帝考验曾国藩的一个过程。领导考验一个人的时候,并不会大张旗鼓,往往都会设计一定的场景。

由于场景设计得太过于逼真,很多人都未能经受住这个考验。曾国藩是如何通过考验的呢?真正高明的人,往往能通过细节,轻松看透对方的底牌。

下面,我们结合曾国藩的心学案例,详细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面我们提到,曾国藩在修建文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上司,也就是工部侍郎匡正贪污的事实后,他决定举报。

可是,曾国藩太低估匡正的实力了。匡正作为满人官员,祖上战功赫赫,在朝中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在和匡正的第一轮较量中,曾国藩就败下阵来。

此时的曾国藩,其职位是翰林院里的一名从四品侍讲学士。按照清朝的官制规定,京官非三品以上官员,没有单独奏事的资格,如果有折子或者条陈(旧时下级向上级分条讲述事情的公文)时,需由二品及以上的上司代奏。

可是,曾国藩在翰林院的最高领导、掌院学士文庆十分圆滑,根本不想为此事得罪匡正,因此,劝曾国藩也不要管此事。文庙修建完成后,凡是参与的官员都得到了褒奖,谁又会去关注修建文庙的过程中,到底花费了多少银子呢?

无奈之下,曾国藩只好将写好的奏折和条陈交到都察院,希望御史能代他奏事。问题就出在这个环节了,有御史向匡正透露了消息,让匡正十分愤怒,率先向曾国藩发难,提前狠狠地参了他一本。

处理曾国藩的咨文(清朝用于同级机关的一种公文)由吏部下发:

奉皇上旨意,据工部侍郎匡正奏称:曾国藩修缮文庙期间,专权跋扈,不把上宪放在眼里,自命不凡。从即日起,革去翰林院侍讲学士一职,降四级处分,授翰林院检讨……

这样的处分,已经很重了。朝中很多官员都觉得曾国藩的官做到头了,可是,只有曾国藩自己清楚,这是道光皇帝对他的考验。

曾国藩是如何看透道光皇帝底牌的呢?

下面,我们详细讲解曾国藩心学在实战中的具体运用方法,一共有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