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流行一个词叫做“提桶跑路”。为什么叫提桶跑路呢?这个词一般是指土木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实在受不了辛苦的劳动和低收入,在工地上直接提了一个油漆桶,装上自己的衣物,直接就跑了。

在十几年前还如火如荼的土木建筑行业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呢?我大概在上上周出差和一个华中科技大学土木设计专业的高中同学聊了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行业的现状。

我记得我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差不多是07年,那个时候其实我们整个县城讨论高考专业的选择,都非常流行两个专业,一个叫通信工程,一个叫土木工程。

那时候都没金融和计算机的事

而在我那个时候知名度最高的,不是清华北大,而是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因为我记得在那个时候,我整个高中要是有人考上了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那么那就是校园明星。毕竟考上清华北大的难度极高,需要天才级别的选手,但是考同济的概率倒是更大,属于普通学生的天花板。

20年前是通信和土木建筑起步的时代,每个专业发展都有其大背景,当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时候,当一种种大桥隧道繁荣发展的时候,土木行业迎来了长达十几年的春天。

随着土木建筑行业的发展,也直接带动了设计院的发展。设计院和土木建筑工程有一定的区别,设计院听名字,我们就知道大部分是在做设计,而工程院大部分是在做实施。简单来说,设计院是画图的,工程则是根据这些图来生产出一栋一栋的建筑和一个个高架桥梁。但虽然说设计院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但是也免不了要隔三差五要去工地,甚至要跑到全国各地工地去出差。

不管你是211还是985毕业的学生,到了这个行业可能都得再去工地上折腾几下。我之前的另外一个做路桥工程方面的大学同学,基本上一年可能有半年以上都是在深山老林里面,据他说几个月见不到人是很正常的。

大家可以想象到,如果碰上了青藏高原或者贵州这种深山老林里面的路桥或者高架工程,这个工程一修至少一年,两年。除了过年过节偶尔还能回来一下,剩下时间也基本上全部扑在了赶工程上。

可能现在坐办公室的同学是体会不到做土木建筑之累的。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去一个工地帮忙做了两天,赚自己的车票钱。我记得差不多从上午七八点钟的时候就开始干活,由于我是新手,也只能抛个砖,递一个水泥啥的,像我们没有做过工地活的人只干了几个小时,浑身发疼。

而且我们必须要差不多做到中午12点。不过做到12的时候一般都能休息个两个小时左右,这个休息也不是工头故意拿出时间来,实在是因为12点~到下午2点的太阳太厉害了,人根本晒不住。然后下午差不多从2点,3点开始一直要工作到六七点。

然后只做到晚上7点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太阳下山了,天天昏地暗,实在不方便干活,经常在工地的同学应该知道,乌七八黑的工地是有很多安全施工隐患的,所以不是迫不得已,都不会在夜晚施工,工头才同意下班。

我记得做完了两天的活之后,我整个人累在床上根本都起不来,只赚到了160块,不过那时候是2015年。

还有一次也是高中毕业的时候,我跟着我的大哥去重庆的工地上干了一个多月的活。我哥是做楼梯扶手的,所以我过去搭个手帮个忙。那一个月的时间也几乎是我玩命的时间,给大家说一个细节,我们在中午午休的时候是不会睡在房间里的,而是睡在工地的毛坯房里。

为什么有好好的工地房不睡,要在毛坯房里午休呢?那是因为在四川重庆的这种天气下,简易的工程房被晒到了床板的温度都超过了40度,躺下去就得跳起来。

另外,就是工地的施工环境极其恶劣,楼上掉个木板,一块砖头是很正常的。我刚去工地不久,就踩上了一个钉子,扎破了脚底板,那时候学了生物,刚知道破伤风杆菌会引起死亡,吓得我几天没睡好觉。

还有,我们做楼梯和栏杆扶手的时候,工地的毛坯房电梯是还没装的,我们就坐室外镂空的简易电梯,就是一个电机加几块木板拼装成的电梯,晃晃悠悠,我做了几次的心理建设才敢坐上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周边都是开口的木箱,人被晃晃悠悠的吊到了60层楼,坐到一半还来个大风吹,是什么感觉?

好处是,治好了我的恐高症,现在我爬出去探头看几百米的大楼,就跟玩一样。这种就是土木行业,建筑工地的艰苦环境写照,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当然现在所谓的211985毕业的同学根本用不着全部干体力活,但实际上体力活也是不可缺少的。这个就是所谓的工地实践,毕竟你连砖头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做好工程项目,怎么负责好设计大楼桥梁呢?

所以不管做什么的,从事土木工程的前几年都扔到工地上面去,适应一段时间才能对这个行业有所提感知,才能够走的更远更高。毕竟没关系,不能让老总的儿子上隧道桥梁开叉车,运水泥吧?当然,老总的儿子一般也不会从事这种行业。话说我们所谓的中国是基建狂魔,怎么得出这个名号的?还不是普通的大伙把时间和青春堆出来的。

不过,原来累点,收入还可以,成长性也很不错,不管是往上走还是去创业,机会都很多。而到了现在,情况就不同了,辛苦程度不仅没有降低,前景却越来越不明朗。生活水平也高了,年轻人也不愿意去吃这种没有未来的苦,谁不想轻松点。

而实际上土木设计行业和土木建筑行业关联度是非常密切的。所以与其说设计院的发展,实际上我们说的是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历史。

据我同学所说,他已经算是一个资深的土木设计院的从业者了,也相当于是主管级别,带了比较不错的团队。原来奖金各方面还是比较丰厚的,但是随着最近大部分能跑的都已经跑了,剩下的新的入行者也越来越少。

从业务上面来说,现在整个基建已经逐步完善,原来那种供不应求的场面已经没了。原来国家级的基建项目基本上就能够让他们加班加点的干了。很多民用的项目,像我们平常所说的房地产他们之前都看不上,毕竟相对来说民用建设的利润不高,而在随后的日子,他们也开始向民用的市场里面去争市场。

而且与此同时,随着建筑的饱和度越来越高,大家在存量的行业里面去争抢的唯一一点份额。所以供求关系也发生了转换,现在是甲方的市场,一个建筑项目,大小设计院都争抢一个小活,极度内卷。

他所在的设计院是一个国企,也没有所谓的离职补偿一说。他说但凡有点能力有一点想法的人都换了行业。剩下的人可能由于年纪大了也跳不到其他行业去,或者也不想折腾了,就这样摆烂过日子,不求赚多少钱。

和我同学聊了很多,表面上聊的都是土木建筑设计行业,但实际上我思考更多的还是互联网行业。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其热点时间,过了这个热点之后往往就会趋于平静。

之前的煤矿产业,土木行业,通信行业,现在的软件行业,互联网行业,均是如此。但其实也是在最近的100年里面,我们才会发生这么剧烈的变化。实际上在我们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里面,大部分的行业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甚至有很多行业一吃,吃个几千年,比如公务员、老师和医生。

所以这个三大件成为了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三个行业,也是值得理解的。毕竟几千年下来,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对我们的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和见解。

最后,土木通信煤矿的今天,可能就是软件计算机的未来,不过,我倒是认为,计算机作为一门科技工具,未来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翻身好机会。这不,AI啥的,说不定就是第二次信息技术的革命,要是搞成了,就如同我一个字节大佬前辈说,职业生涯至少能延长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