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大汗......

没错,这些都是疟疾的常见症状。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在中国历史上,疟疾也是常客。《黄帝内经》中,即有对疟疾的详细记载。《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其祖父江宁织造曹寅也因患疟疾而亡。

虽然我国于2021年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消除疟疾认证,但每年仍有大量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疟疾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

那么疟疾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讯飞晓医今天就带您了解这一古老的传染病——疟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引发疟疾的原因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而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具体来说,当感染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类时,疟原虫会进入人体并感染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裂并释放出更多的疟原虫,从而引起疟疾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预防疟疾,要防蚊灭蚊。

但也不必过于紧张,相关研究表明,只有按蚊才能传播疟疾。

此外,除了蚊子叮咬传播外,疟疾也可以通过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需要特别注意人群

当前,疟疾流行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流行最为严重,印度和缅甸是我国邻国中疟疾高发国家。

因此,以下人群需要额外注意防治疟疾。

1.从非洲、东南亚等地回来的旅行人员:一旦有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很可能是疟疾!要及早开展检测,以免漏诊误诊。

2.境外务工人员:在疟疾流行国工作或回国的境外务工人员,一旦有相关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疟疾的预防与治疗

1.药物治疗:

疟疾的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疟药物,根据疟原虫的类型和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常用的抗疟药物包括氯喹、奎宁、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等。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

2.支持性治疗:

支持性治疗主要是针对疟疾症状进行治疗,包括控制发热、缓解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退烧药、止痛药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避免出现脱水和营养不良等情况。

3.预防传播:

做好疟疾预防工作,防蚊灭蚊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准备前往非洲、东南亚等高疟地区的人员,一定要做好灭蚊措施,如户外活动时穿上长袖衣裤、使用驱蚊用品等。

讯飞晓医提醒您,疟疾的发病也是有潜伏期的,短则数天,长则数年。

在旅行期间和回国后,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冷、发热、胃肠道反应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出国史,提醒医务人员筛查疟疾。

讯飞晓医和您一起,防止疟疾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