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弄清楚巨鹿之战时秦军的部署和战略意图。

所谓的巨鹿之战,其实是章邯部署的围点打援战略

《史记 项羽本纪》: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陈余为将,将卒数万人而军巨鹿之北,此所谓河北之军也。

巨鹿之战前,章邯击败项梁的楚军主力,杀死项梁,认为整个楚地的反秦义军不需要再担心,就渡过黄河攻打赵地,大破赵军。

这个时候,赵歇为赵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都跑进了巨鹿城。

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围攻巨鹿,章邯驻扎在巨鹿南面,修筑甬道为王离、涉间的军队输送粮食。

陈馀作为将领,统率士卒数万人驻扎在巨鹿的北面,这就是所说的河北之军。

王离和涉间预估有20万军队,是原来蒙恬镇守北境的边防军,章邯也有20万军队,是从关中一路打败楚地反秦义军后发展起来的。

秦军主将章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巨鹿城外的秦军有40万之多,这是秦国的倾国之兵了,如此多的军队光打一个巨鹿城,你觉得章邯是想干什么?

其次,章邯并不急于破城,整个巨鹿之战持续了一年多时间,40万秦军一年时间会攻不下一座巨鹿城吗?

秦军根本就没用心攻城。

《资治通鉴》: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章邯一直在等待,等赵国向各个诸侯国求援,然后再等各国援军到达,光是宋义在安阳就等了46天。

巨鹿之战虽然持续一年之久,但90%的时间都在等待,真正双方打起来的时间,不过最后一个月。

《资治通鉴》:章邯筑甬道属河,饷王离。王离兵食多,急攻钜鹿,钜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馀。陈馀度兵少,不敌秦,不敢前。数月,张耳大怒,怨陈馀,使张、陈泽往让陈馀曰: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

巨鹿之战地图

为了尽快逼迫诸侯前来求援,章邯还时不时让王离攻打巨鹿城,张耳因为在城中被困,急召陈馀救援,但陈馀力量单薄,不敢攻击秦军,张耳很生气,还派使者催促陈馀,并责怪陈馀,导致两人刎颈之交的关系破裂。

巨鹿城被秦军团团包围,张耳都还没有派出使者,说明秦军包围并不严密,故意让赵人向外求援。

《史记 张耳陈馀列传》: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皆壁馀旁,未敢击秦。

当时,燕国、齐国、楚国听说赵国危急,都派出军队前来救援,张耳的儿子张敖在代地收兵一万余人,也来到巨鹿城北,但诸侯们都不敢攻击秦国。

这说明章邯的计谋第一步达到了。

当时秦国主力还有40万军队,与诸侯对比,秦国在兵力上占了优势,与其辛苦到全国各地讨伐反秦武装,不如凭借一场战争把天下诸侯集中在一起消灭。

《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楚国这边以宋义为主将,他早就到达安阳,但不肯再往前走,项羽一心想攻击秦军,便杀了宋义,于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开始了。

项羽杀宋义掌控兵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巨鹿之战的过程是这样的:

项羽先派英布和蒲将军打前锋,率领2万军队渡河救援巨鹿,陈馀认为兵少,再次请求增兵。

项羽于是率领余下的数万军队渡河,楚军破釜沉舟,只带上三天的口粮,以示必死之心。

注意了,楚军并不是直接攻击王离的,而是攻击章邯为王离输送粮食的甬道,经过9次大战,楚军占领了秦军的甬道,切断了王离军队的粮道。

说明秦楚双方对于甬道的争夺是相当激烈的,而其他来救援巨鹿的诸侯一直在作壁上观,没有参战。

王离军队没有粮食吃,军心开始涣散,此时楚军才开始攻击王离军队,当时楚军的勇猛冠绝诸侯,诸侯兵看到楚军将要取胜,于是纷纷加入楚军攻打秦军。

结果就是秦军包围巨鹿的军队全军覆没,也就是王离的长城军团,主将王离被俘虏,副将涉间自杀身亡,近20万军队要么战死,要么投降。

项羽打的是秦军的甬道

巨鹿之战的第一阶段打完之后,章邯军队几乎没有遭受多少损失,反而是王离军团全军覆没

《史记 项羽本纪》: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

章邯驻扎在棘原,项羽驻扎在漳水南岸,两军相持,没有交战。秦军多次退却,二世派人责让章邯,章邯恐惧,派司马欣到朝廷请示,司马欣回来后对章邯说道:

赵高掌握朝中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所作为。如今仗能打赢,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功劳;仗打不赢,免不了被处死。希望将军深思熟虑。

章邯暗中派人与项羽议和,最初没有商量妥当,项羽派蒲将军昼夜领兵渡过三户津,扎营漳水南岸,与秦军交战,又一次打败了秦军。项羽率领全军士卒在汙水上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

章邯直接再次放低姿态与项羽议和,项羽因为粮食少而同意了,于是章邯率领剩下的20万秦军投降了项羽,结果项羽把这20万在新安坑杀。

这就是巨鹿之战的整个过程。

其中最让人疑惑的就是项羽是如何通过9次大战占领秦军甬道的,为什么在此过程中,剩下的秦军不来救援?

王离的20万军队主要任务是围攻巨鹿的,他们的状态是包围着巨鹿城。

王离主攻巨鹿城

章邯的20万军队有两个任务:

一是为王离军队输送粮食,并保护甬道的安全。

二是准备围点打援,以及应付诸侯联军可能的支援。

因此可以确定项羽攻击的是章邯的军队,而王离的军队因为包围了巨鹿城,不合适来救援甬道,否则一旦撤掉巨鹿城的包围,就会面临城中赵军与城外诸侯联军的反包围。

那为什么章邯的围点打援战略根本无法实施?有3个主要原因:

1、诸侯联军远在外围,并不施以援手。

诸侯联军一个比一个精,他们人虽然来了,但都在巨鹿城北及东北一带,远离交战区域,而且不肯上前救援。

起初连楚国的宋义也是这样,只是项羽杀了宋义,才改变这种局面。

诸侯联军不参与战斗之中,就无法围点打援。

在整个巨鹿之战中,诸侯联军一直在观望,哪怕项羽率军出战了,还在观望,直到项羽占领甬道,击败王离军队,这些人看到战争形势已经一边倒,没有任何风险了,才加入战斗,而此时章邯根本无力应付。

章邯围点打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项羽居然直接攻击甬道

章邯的设想应该是诸侯联军会攻击王离军队,然后章邯就能率领秦军包围诸侯联军了。

但是项羽并不按常规出牌,他首先没有攻击王离,反而是攻击章邯守卫甬道的军队,因此与章邯主力直接交锋,而且楚军抱着必死的信念作战,战斗力爆表,秦军居然不是楚军的对手,以至于被夺去甬道,导致战争形势发生剧变。

3、秦朝廷赵高专权,导致章邯战斗意志不强

司马欣对章邯说的那一段话就能证明,司马欣认为:章邯如果打仗赢了,赵高会嫉妒,免不了一死,如果打仗输了,还是个死,横竖是个死,那为什么要为秦朝卖命打仗?

这直接影响到章邯的战斗意志,进而影响到整个巨鹿之战,章邯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表现得非常不积极。

后来章邯见到项羽,是这样的:

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

章邯见到项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向项羽诉说赵高的种种行径。

章邯好歹也算是一代名将,在项羽面前鼻涕和眼泪都出来了,一个劲地诉说赵高的行径,可见此时的秦朝军队与朝廷之间的关系已经完全恶化了。

章邯已经没有了战斗意志,他只想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甚至连手下20万秦军士卒的性命都不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