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式的多模式镇痛发展道路

邓硕曾1,张彦丽2,赵薇2,夏涵1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麻醉科,北京市 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药学部,北京市 100078

通信作者:赵薇,E-mail:zhaomailwei@163.com

摘要:多模式镇痛的目的是:(1)防治急慢性疼痛,促进术后康复;(2)减少阿片类药用量,防止痛觉过敏和不良反应。吗啡是把“双刃剑”不能根据吗啡用量多少来评判进步与落后。多模式镇痛是少阿片麻醉的一种策略,我们要应用非阿片镇痛药,打好多元化镇痛组合拳,从而优化疼痛的管理。

关健词:镇痛;多模式;吗啡;阿片类药;非阿片类镇痛药

疼痛是人类五大生命体征之一。疼痛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健康问题[1]。由于疼痛产生的机制复杂,单靠阿片类药已不能解决所有的疼痛问题,而且会导致痛觉过敏和依赖等不良反应。实践证明,吗啡是把“双刃剑”,单一的吗啡镇痛必然要被多模式镇痛取代。

人类镇痛之殇

美国人口占全球5%,但阿片类药消耗量占全球80%。术后过量、过久使用吗啡已成为公害,从而发生三波“阿片危机”:第一波始于1990年,主要药物是长效阿片类奥施康定及其他强效药物,第二次在2010年,主要药物是海洛因,第三波是2014~2020年,主要药物除海洛因,还有处方阿片类药和合成芬太尼。据联合国《2022世界毒品报告》,美国因芬太尼类物质过量,2020年死亡人数上升至91799例,2021年又升至107000人[2],2022年更导致约11万美国人死亡[3]。“阿片危机”给全球敲响了警钟[4]。

回顾1990年,中国的人均吗啡消耗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为0.0mg,为改变落后局面,卫生部采纳了WHO癌痛治疗的三阶梯方案[5],2015年将DDD由零提升至1.21mg,世界排名上升至95位,而美国的DDD已达到47.58mg,排名居世界第一。WHO麻醉药品管制局(INCB)2016~2018年根据中国DDD将排名降至98位,列入世界吗啡用量不足的落后国家[6]。为此国内有人呼吁增加国人阿片类药用量,不要走少阿片或去阿片镇痛的道路,这与多模式镇痛似乎背道而行。

近年来中国在开展多模式镇痛方面取得较好成绩,而多模式镇痛是少阿片麻醉的一种策略。我国DDD排名下降是好事不是坏事,按人均吗啡用量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不能再走西方国家大量应用吗啡的道路,中国式镇痛的新模式正在形成。

多模式镇痛的优化组合

一、神经阻滞镇痛

神经阻滞不仅用于术中麻醉,也延伸到术后镇痛,不仅效果优于阿片类药,而且已成为多模式镇痛的重要工具[7]。近年来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种类日益多样。开颅手术中要求“唤醒”者,可应用头皮神经阻滞,不仅可减轻疼痛刺激和术中应激反应,还可减少阿片类药用量。胸外科手术的区域阻滞包括椎旁阻滞、椎板阻滞、前锯肌平面和竖脊肌平面阻滞,这种完善的胸科阻滞可以实现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麻醉,有效控制术后急性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目前为止,从头到足的手术都可以采用神经阻滞了,可以使阿片类用量明显下降,实现少阿片麻醉[8]。

二、术后和日间手术镇痛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仍然是术后镇痛的基石[9]。氟比洛芬酯是COX1和COX2抑制剂,它以脂微球为载体,静注后不断向手术区或炎症组织集结,抑制前列腺素,TNF-α和IL-6产生,发挥靶向抗炎疼痛双向作用。NSAIDs与弱阿片类药配泵,可提供足够的术后镇痛,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应用减少。

由于腔镜和机器人等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体表小切口产生的躯体痛已退居第二,内脏痛则上升为术后疼痛的首要靶点。地佐辛、纳布啡和布托啡诺,在术后镇痛和日间麻醉中的应用增多,因为他们都是ƙ受体激动药和μ受体部分拮抗剂[10],从而趋利避害,优化了内脏镇痛,削弱了μ受体的不良反应[11],其中地佐辛用于镇痛的市场份额超过40%。地佐辛在无痛胃肠镜中与丙泊酚配伍,发挥了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呼吸抑制轻,患者下地早。由于他们均列入二类精神药品清单,不用开红处方,也不计入吗啡用量账户,使用方便,而受到麻醉者的欢迎。

三、右美托咪定镇痛

右美托咪定是α2受体激动药,是多靶点非阿片镇痛药。其镇痛作用涵盖中枢和外周:(1)抑制外周痛觉传导;(2)激动脊髓背角α2受体阻止痛觉上传大脑;(3)激动脑干蓝斑核α2受体镇静催眠。右美托咪定既可加强神经阻滞的镇痛作用,又能减少全麻用药量,从而部分取代阿片类药成为麻醉的重要工具,开启了“右美+麻醉”新时代。右美托咪定已广泛用于心胸外科和骨科大手术。

四、硬膜外/鞘内镇痛

癌痛患者的吗啡用量可以放宽,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但少总比多好。硬膜外/鞘内镇痛是节约吗啡和微量化的典范[12]。如患者吗啡单日口服量为90mg/d,鞘内输注仅需15mg/d,比口服减少83%,这不仅减少吗啡消耗量和不良反应,还显著改善了难治性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氢吗啡酮比吗啡强7倍,替代吗啡用于鞘内镇痛用量更小。但少数顽固性癌痛患者,即使用氢吗啡酮仍会出现镇痛不足和不良反应。此时在鞘内氢吗啡酮泵中加用小量局麻药罗哌卡因2~3mg/h,不仅可削减氢吗啡酮用量,降低疼痛评分,还能改善症状提高满意度。鞘内输注亚麻醉浓度罗派卡因,是处方外用药(off label),但可作为控制癌痛的辅助手段[13]。

五、辅助镇痛

多模式镇痛的辅助工具还包括针刺疗法(耳针)、音乐疗法、按摩疗法及冷敷等。针刺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之一,可作为镇痛的辅助手段,减少阿片类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手术早期康复。

此外,在多模式镇痛中应用抗惊厥药普瑞巴林,对减少谷氨酸释放,抑制痛觉过敏和治疗神经病理疼痛也有很好效果,节约了吗啡用量。

中国镇痛之策

自1803年合成吗啡以来,没有想到它既镇痛又致痛,既导致痛觉过敏又产生依赖性。自1960年合成芬太尼以来,以为阿片类药强比弱好,未想到它会演变为新的精神活性物质,致使千万生民涂炭。以人均吗啡消耗量(DDD)第一的美国,2022年竟付出11万人丧生的代价。因此以吗啡为主导的镇痛模式必须打破,以吗啡用量多少划分进步与落后的排名必须抛弃。

1840~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人民对毒品打上深恶痛绝的烙印:阿片害人害己。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健康中国的引领,中国是世界上毒品管控最好的国家,这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惠及全世界。中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多模式镇痛,DDD排名不升反降是完全正常的。

我们要努力开发更好的非阿片类镇痛药,研发长效局麻药(>50h),不断提高多模式镇痛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为全球镇痛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榜样。

参考文献:

[1] 姚西蒙,疼痛值多少?,参考消息[N],8版健康·新知,2023,3,3.

[2] 韩非.美国应对“芬太尼”危机要内外兼修[N].环球时报国际论坛15,第5964期,2023.6.12.

[3] 这种“美国病”真的无药可救[N]. 环球时报国际论坛14,第5974期,2023.6.

[4] Humphreys K, Shover CL, Andrews CM,et al. Responding to the opioid crisis in North America and beyo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Stanford-Lancet Commission. Lancet. 2022 Feb 5;399(10324):555-604.DOI:10+.1016/S0140-6736(21)02252-2.

[5] 罗爱伦主编.病人自控镇痛[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4-14.

[6] 王翔,张鸿飞,徐世元. 国内外阿片类药物应用现状与围术期镇痛策略[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3,43(2):134-136. DOI:10.3760/cma.j.cn131073.20221105.00202.

[7] 邓硕曾,尹雁,赵薇. 区域阻滞将是麻醉/镇痛绿色发展的主要趋势[J]. 中华疼痛学杂志,2022,18(4):463-465. DOI:10.3760/cma.j.cn101658-20220507-00100.

[8] 李银姣,王子涵.胸外科手术区域阻滞[N].医学参考报,A7版麻醉与疼痛医学,2022,3,31.

[9] 韩伟,吴云,张野. 低阿片化麻醉的临床研究进展[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1,42(4):429-434. DOI:10.3760/cma.j.cn321761-20191230-00268.

[10] 邓硕曾,张琰,周英杰,等. 受体学说引领临床镇静/镇痛术的优化[J]. 中华疼痛学杂志,2021,17(4):357-359. DOI:10.3760/cma.j.cn101658-20200612-00164.

[11] 夏涵,钱旭雯,邓硕曾. 少阿片药或成为今后镇静/镇痛与麻醉创新的重要引领[J]. 中华疼痛学杂志,2022,18(2):177-179. DOI:10.3760/cma.j.cn101658-20220209-00048.

[12] 冯智英,王昆,金毅,等. 鞘内药物输注技术用于癌痛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 中华疼痛学杂志,2022,18(5):579-589. DOI:10.3760/cma.j.cn101658-20220208-00140.

[13] 易晓彬.癌痛的鞘内疗法[J].中华疼痛学杂志,2022,18(5):606-611.DOI:10.3760/cma.j.cn101658-20221018-00185.

1.欢迎同行原创投稿,稿酬200元/篇

2.投稿>3篇以上,优先加入新青年高级技术群

3.投稿10篇以上成为新青年特约撰稿专家,获得新青年终身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