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内容:卷第一百六十,梁纪十六(公元547年,共1年)

高欢病亡,侯景叛东魏

东魏、西魏、南梁三方军队会聚颍川

侯景弃西魏奔南梁,西魏撤军

【原文】

高祖武皇帝十六

太清元年(丁卯,公元547年)

春正月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

壬寅,荆州刺史庐陵威王续卒。以湘东王绎为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续素贪婪,临终,有启遣中录事参军谢宣融献金银器千余件。

上方知其富,因问宣融曰:“王之金尽此乎?”

宣融曰:“此之谓多,安可加也!大王之过如日月之食,欲令陛下知之,故终而不隐。”上意乃解。

初,湘东王绎为荆州刺史,有微过,续代之,以状闻,自此二王不通书问。绎闻其死,入閤而跃,屧为之破。

丙午,东魏勃海献武王欢卒。

欢性深密,终日俨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制驭军旅,法令严肃。听断明察,不可欺犯。擢人受任,在于得才,苟其所堪,无问厮养。有虚声无实者,皆不任用。雅尚俭素,刀剑鞍勒无金玉之饰。少能剧饮,自当大任,不过三爵。知人好士,全护勋旧。每获敌国尽节之臣,多不之罪。由是文武乐为之用。

世子澄秘不发丧,唯行台左丞陈元康知之。

侯景自念己与高氏有隙,内不自安。辛亥,据河南叛,归于魏,颍州刺史司马世云以城应之。

景诱执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怀朔暴显等。遣军士二百人载仗,暮入西兖州,欲袭取之。刺史邢子才觉之,掩捕,尽获之。因散檄东方诸州,各为之备,由是景不能取。

诸将皆以为景之叛由崔暹,澄不得已,欲杀暹以谢景。

陈元康谏曰:“今虽四海未清,纲纪已定。若以数将在外,苟悦其心,枉杀无辜,亏废刑典,岂直上负天神,何以下安黎庶!晁错前事,愿公慎之。”澄乃止。遣司空韩轨督诸军讨景。

辛酉,上祀南郊,大赦。甲子,祀明堂。

二月,魏诏:“自今应宫刑者,直没官,勿刑。”

魏以开府仪同三司若干惠为司空,侯景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谷公。

庚辰,景又遣其行台郎中丁和来,上表言:“臣与高澄有隙,请举函谷以东,瑕丘以西,豫、广、郢、荆、襄、兖、南兖、济、东豫、洛、阳、北荆、北扬等十三州内附,惟青、徐数州,仅须折简。且黄河以南,皆臣所职,易同反掌。若齐、宋一平,徐事燕、赵。”

上召群臣廷议。尚书仆射谢举等皆曰:“顷岁与魏通和,边境无事,今纳其叛臣,窃谓非宜。”

上曰:“虽然,得景则塞北可清,机会难得,岂宜胶柱!”

是岁,正月乙卯,上梦中原牧守皆以其地来降,举朝称庆。旦,见中书舍人朱异,告之,且曰:“吾为人少梦,若有梦,必实。”

异曰:“此乃宇宙混一之兆也。”

及丁和至,称景定计以正月乙卯,上愈神之。

然意犹未决,尝独言:“我国家如金瓯,无一伤缺,今忽受景地,讵是事宜?脱致纷纭,悔之何及?”

朱异揣知上意,对曰:“圣明御宇,南北归仰,正以事无机会,未达其心。今侯景分魏土之半以来,自非天诱其衷,人赞其谋,何以至此!若拒而不内,恐绝后来之望。此诚易见,愿陛下无疑。”上乃定议纳景。

壬午,以景为大将军,封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承制如邓禹故事。

平西谘议参军周弘正,善占候,前此谓人曰:“国家数年后当有兵起。”及闻纳景,曰:“乱阶在此矣!”

丁亥,上耕藉田。

三月庚子,上幸同泰寺,舍身如大通故事。

甲辰,遣司州刺史羊鸦仁督兖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将兵三万趣悬瓠,运粮食应接侯景。

魏大赦。

东魏高澄虑诸州有变,乃自出巡抚。留段韶守晋阳,委以军事;以丞相功曹赵彦深为大行台都官郎中。使陈元康豫作丞相欢条教数十纸付韶及彦深,在后以次行之。临发,握彦深手泣曰:“以母、弟相托,幸明此心!”

夏四月壬申,澄入朝于邺。东魏主与之宴,澄起舞,识者知其不终。

丙子,群臣奉赎。丁亥,上还宫,大赦,改元,如大通故事。

甲午,东魏遣兼散骑常侍李係来聘。係,绘之弟也。

五月丁酉朔,东魏大赦。

戊戌,东魏以襄城王旭为太尉。

高澄遣武卫将军元柱等将数万众昼夜兼行以袭侯景,遇景于颍川北,柱等大败。景以羊鸦仁等军犹未至,乃退保颍川。

甲辰,东魏以开府仪同三司库狄干为太师,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司徒高隆之录尚书事,司空韩轨为司徒,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司空,仆射高洋为尚书令、领中书监,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斌为右仆射。

戊午,尉景卒。

韩轨等围侯景于颍川。景惧,割东荆、北兖州、鲁阳、长社四城赂魏以求救。

尚书左仆射于谨曰:“景少习兵,奸诈难测,不如厚其爵位以观其变,未可遣兵也。”

荆州刺史王思政以为:“若不因机进取,后悔无及。”即以荆州步骑万余从鲁阳关向阳翟。

丞相泰闻之,加景大将军兼尚书令,遣太尉李弼、仪同三司赵贵将兵一万赴颍川。

景恐上责之,遣中兵参军柳昕奉启于上,以为:“王旅未接,死亡交急,遂求援关中,自救目前。臣既不安于高氏,岂见容于宇文!但螫手解腕,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臣获其力,不容即弃,今以四州之地为饵敌之资,已令宇文遣人入守。自豫州以东,齐海以西,悉臣控压。见有之地,尽归圣朝,悬瓠、项城、徐州、南兖,事须迎纳。愿陛下速敕境上,各置重兵,与臣影响,不使差互!”

上报之曰:“大夫出境,尚有所专,况始创奇谋,将建大业,理须适事而行,随方以应。卿诚心有本,何假词费!”

魏以开府仪同三司独孤信为大司马。

六月戊辰,以鄱阳王范为征北将军,总督汉北征讨诸军事,击穰城。

东魏韩轨等围颍川,闻魏李弼、赵贵等将至,乙巳,引兵还邺。侯景欲因会执弼与贵,夺其军,贵疑之,不往。贵欲诱景入营而执之,弼止之。羊鸦仁遣长史邓鸿将兵至汝水,弼引兵还长安。王思政入据颍川。景阳称略地,引军出屯悬瓠。

景复乞兵于魏。丞相泰使同轨防主韦法保及都督贺兰愿德等将兵助之。

大行台左丞蓝田王悦言于泰曰:“侯景之于高欢,始敦乡党之情,终定君臣之契,任居上将,位重台司。今欢始死,景遽外叛,盖所图甚大,终不为人下故也。且彼能背德于高氏,岂肯尽节于朝廷!今益之以势,援之以兵,窃恐贻笑将来也。”泰乃召景入朝。

景阴谋叛魏,事计未成,厚抚韦法保等,冀为己用,外示亲密无猜间。每往来诸军间,侍从至少,魏军中名将,皆身自造诣。

同轨防长史裴宽谓法保曰:“侯景狡诈,必不肯入关,欲托款于公,恐未可信。若伏兵斩之,此亦一时之功也。如其不尔,即应深为之防,不得信其诳诱,自贻后悔。”法保深然之,不敢图景,但自为备而已,寻辞还所镇。

王思政亦觉其诈,密召贺兰愿德等还,分布诸军,据景七州、十二镇。

景果辞不入朝,遗丞相泰书曰:“吾耻与高澄雁行,安能比肩大弟!”

泰乃遣行台郎中赵士宪悉召前后所遣诸军援景者。景遂决意来降。魏将任约以所部千余人降于景。

泰以所授景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都督河南诸军事回授王思政,思政并让不受。频使敦谕,唯受都督河南诸军事。

高澄将如晋阳,以弟洋为京畿大都督,留守于邺,使黄门侍郎高德政佐之。德政,颢之子也。丁丑,澄还晋阳,始发丧。

秋七月,魏长乐武烈公若干惠卒。

丁酉,东魏主为丞相欢举哀,服缌缞。凶礼依汉霍光故事,赠相国、齐王,备九锡殊礼。

戊戌,以高澄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勃海王。澄启辞爵位。

壬寅,诏太原公洋摄理军国,遣中使敦谕澄。

庚申,羊鸦仁入悬瓠城。甲子,诏更以悬瓠为豫州,寿春为南豫州,改合肥为合州。以鸦仁为司、豫二州刺史,镇悬瓠;西阳太守羊思达为殷州刺史,镇项城。

【原文华译】

高祖武皇帝十六

太清元年(公元547年)

1 春,正月一日,日食,未食尽,残留一部分在外,形状如钩。

2 正月四日,南梁荆州刺史、庐陵威王萧续去世。任命湘东王萧绎为都督荆州、雍州等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萧续一向贪婪,临终,派中录事参军谢宣融向皇帝献上金银器一千余件,皇帝才知道他这么富有,问谢宣融:“王爷的金银财宝全在这里了吗?”

谢宣融说:“这已经很多了,怎么可能更多呢?大王之过,如日月之食,想要让陛下知道,所以临死就不再隐瞒。”皇帝这才解开心里的疙瘩。

当初,湘东王萧绎为荆州刺史,有小过,萧续接任后,向皇帝报告,从此兄弟俩不再联系。萧绎听说萧续死了,一进家门,就抑制不住高兴得跳起来,木屐都摔破了。

3 正月八日,东魏勃海献武王高欢去世。

高欢性格深沉缜密,终日俨然,别人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机谋权变之际,变化如神。制驭军旅,法令严肃。听断明察,谁也不能欺骗他。擢升人才,委任官职,全看才能,只要能胜任,不问出身;有虚名而无实干的,都不任用。又一向节俭朴素,刀剑马鞍都没有金玉装饰。年轻时酒量很大,自从身当大任,每次喝酒不过三杯。知人好士,对有功勋的人和微贱时的旧友,多有爱护保全;每次俘虏敌国尽节之忠臣,多不加罪。因此文武官员都乐于为他所用。

世子高澄秘不发丧,唯有行台左丞陈元康知道。

侯景自念已与高氏有矛盾,内心不能自安。正月十三日,据河南反叛东魏,归顺西魏。颍州刺史司马世云献出州城响应。侯景又引诱抓捕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怀朔暴显等。侯景派军士二百人,带着武器,夜里进入西兖州,准备袭击夺取。刺史邢子才发觉此事,趁敌不备而捕,全部抓获。邢子才传檄东方诸州,各自防备,于是侯景未能继续攻取。

诸将都以为侯景之叛由崔暹引起,高澄不得已,想要杀崔暹,以向侯景交代。

陈元康进谏说:“如今虽然四海未清,但纲纪已定。如果为了取悦几个在外的将领,而枉杀无辜,亏废刑典,岂只是上负天神,又何以下安百姓!晁错前事,愿公慎之。”

高澄于是停止,派司空韩轨督诸军讨伐侯景。

4 正月二十三日,南梁皇帝萧衍在南郊祭天,大赦。正月二十六日,祭祀明堂。

5 二月,西魏朝廷下诏:“从今天开始,应处宫刑的,直接罚没入官府为奴,不再用刑。”

6 西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若干惠为司空,侯景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谷公。

二月十三日,侯景又派他的行台郎中丁和到南梁,上表说:“臣与高澄有矛盾,请举函谷关以东,瑕丘以西,豫州、广州、颍州、荆州、襄州、兖州、南兖州、济州、东豫州、洛州、阳州、北荆州、北扬州等十三州内附,还有青州、徐州数州,只需要写几封信招降就够了。况且黄河以南,都是臣的辖区,易如反掌。齐、宋地区一旦平定,就可进一步安排燕、赵事务。”

皇帝萧衍召群臣廷议。尚书仆射谢举等都说:“过去这些年与魏国通和,边境无事,如今纳其叛臣,我认为不合适。”

皇帝说:“虽然如此,得到侯景,则塞北可以肃清,机会难得,岂能死脑筋?”

这年正月十七日,萧衍梦见中原各州牧郡守都献出土地来降,举朝称庆。第二天早上醒来,见中书舍人朱异,把梦告诉他,并说:“我一向很少做梦,如果有梦,必定是真的。”

朱异说:“这是天下统一的吉兆。”等到丁和到来,说侯景决定归降那天,正是正月十七日,萧衍更加觉得神奇。

但是他还没有下最后决心,自言自语说:“我国家如金瓯,没有一点伤痕或缺口,如今忽然接受侯景这么大土地,合适吗?如果造成混乱,悔之何及?”

朱异揣摩知道皇帝的心意,回答说:“圣明天子,驾御宇内,南北百姓,都仰慕归附,只是没有机会,一直无法表达。如今侯景分魏土之半而来,如果不是上天诱发他的衷心,百姓赞同他的计谋,又何以至此!若拒而不纳,恐怕让以后想要归附的人绝望。这是很明显的道理,愿陛下不要再犹疑。”皇帝于是定议接纳侯景。

二月十五日,任命侯景为大将军,封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按当年邓禹前例,承制行使皇帝职权。

平西咨议参军周弘正,善于占卜,之前对人说:“国家数年后当有兵起。”等到听闻接纳侯景,说:“祸乱由此而起!”

7 二月二十日,南梁皇帝萧衍亲耕天子籍田。

8 三月三日,皇帝萧衍抵达同泰寺,第四次舍身,跟大通元年那次一样。

9 三月七日,皇帝萧衍派司州刺史羊鸦仁督兖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将兵三万人向悬瓠进军,运粮食接应侯景。

10 西魏大赦。

11 东魏高澄担心诸州有变,于是亲自出行巡视抚慰。留段韶守晋阳,委以军事;任命丞相功曹赵彦深为大行台都官郎中。命陈元康仿照丞相高欢笔迹,书写数十条教令交给段韶及赵彦深,命他们之后依次颁行。临出发,高澄握着赵彦深的手,哭泣说:“我把母亲和弟弟们都托付给你,希望你了解我的心!”

夏,四月六日,高澄入朝于邺城。东魏主元善见设宴欢迎,高澄起舞,有见识的人都知道他不能善终。

12 四月十日,南梁群臣到同泰寺交上赎金,赎回皇帝。四月二十一日,萧衍还宫,大赦,改年号,与大通年间那次一样。

13 四月二十八日,东魏派兼散骑常侍李系出使南梁报聘。李系,是李绘的弟弟。

14 五月一日,东魏大赦。

15 五月二日,东魏任命襄城王元旭为太尉。

高澄派武卫将军元柱等将兵数万人昼夜兼行以袭击侯景,在颍川北与侯景遭遇,元柱等大败。侯景因为南梁羊鸦仁等军还未抵达,于是退保颍川。

16 五月八日,东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库狄干为太师,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司徒高隆之录尚书事,司空韩轨为司徒,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司空,仆射高洋为尚书令、领中书监,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元斌为右仆射。

五月二十二日,尉景去世。

17 东魏司徒韩轨等包围侯景于颍川。侯景惧怕,割东荆州、北兖州、鲁阳、长社四城贿赂西魏以求救。

西魏尚书左仆射于谨说:“侯景年轻时就熟习军事,奸诈难测,不如封他高官厚爵,以观其变,不可派兵。”

荆州刺史王思政认为:“如果不乘机进取,后悔无及。”即刻以荆州步骑兵一万余人从鲁阳关向阳翟进发。

丞相宇文泰听闻,加授侯景为大将军兼尚书令,派太尉李弼、仪同三司赵贵将兵一万奔赴颍川。

侯景担心南梁皇帝萧衍责备他,派中兵参军柳昕到建康,上奏说:“王师未到,死亡交急,于是求援于关中,自救于眼前。臣既不能安于高氏,又岂能见容于宇文!只是壮士断腕,事不得已,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希望陛下不要怪罪!臣既然获得他们的帮助,也不方便马上就背弃他们,如今以四州之地为饵,换取敌人帮助,已经让宇文泰派人进驻。自豫州以东,齐地海滨以西,都在臣的掌控之中;现有土地,全部归附圣朝,悬瓠、项城、徐州、南兖州,还需要接应。愿陛下速速下令边境各区,各置重兵,与臣密切联系,不要有差错!”

萧衍回复说:“大夫出境,尚且有所专权;何况你始创奇谋,将建大业,理当适事而行,随机应变。朕知道你的诚心坚定,何必解释!”

18 西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独孤信为大司马。

19 六月三日,南梁任命鄱阳王萧范为征北将军,总督汉北征讨诸军事,攻打西魏穰城(接应侯景)。

20 东魏司徒韩轨等包围颍川,听闻西魏李弼、赵贵等军队将至,六月四日,引兵回邺城。侯景设下宴会,邀请李弼和赵贵,想要乘机逮捕二人,吞并他们的部队。赵贵疑心,不去。赵贵想要引诱侯景进入自己军营,逮捕他,李弼制止。南梁司州刺史羊鸦仁派长史邓鸿率军到汝水,李弼引兵回长安。王思政入据颍川。侯景声称要攻略土地,引军出城,屯驻悬瓠。

侯景再次向西魏请救兵,丞相宇文泰派同轨防主韦法保及都督贺兰愿德等率军救援。

大行台左丞、蓝田人王悦对宇文泰说:“侯景之于高欢,始于乡党之情,终定君臣之约,侯景位居上将,权倾朝廷;如今高欢刚死,侯景就叛变,他的野心很大,终究不肯为人之下。况且他能背德于高氏,岂肯尽节于朝廷!如今我们扩大他的势力,派兵援助他,恐怕朝廷将来要贻笑天下了。”宇文泰于是召侯景入朝。

侯景阴谋背叛西魏,公开行动之前,特别优厚拉拢韦法保等,希望他们能为自己所用,外示亲密无间,毫无猜疑,每次往来各军营,所带侍从都很少,西魏军中名将,他都亲自登门造访。

同轨防长史裴宽对韦法保说:“侯景狡诈,必定不肯入关,想要与您交结,恐怕他不可信。如果伏兵斩了他,也是一时之功。如果做不到,就应该深为防备,不可相信他的欺诳诱骗,到时候自己后悔。”韦法保深以为然,但是也不敢图谋侯景,只是自己防备而已;不久,向侯景告辞,返回本镇。

王思政也觉得侯景有诈,密召贺兰愿德等撤回,部署诸军,守卫侯景交出的七个州、十二镇。侯景果然推辞,不入朝,写信给丞相宇文泰说:“我耻与高澄雁行,安能比肩大弟!”

收到信后,宇文泰便派行台郎中赵士宪召回前后所派出救援侯景的全部军队。侯景于是决意投降南梁。西魏将领任约以所部一千余人投降侯景。

宇文泰把之前授给侯景的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都督河南诸军事回授王思政,王思政全部推辞不受。宇文泰频频派出使者晓谕敦促,王思政只接受都督河南诸军事职务。

21 高澄将要前往晋阳,任命弟弟高洋为京畿大都督,留守邺城,派黄门侍郎高德政辅佐他。高德政,是高颢之子。

六月十二日,高澄回到晋阳,才正式为高欢公开发丧。

22 秋,七月,西魏长乐武烈公若干惠去世。

23 七月二日,东魏主元善见为丞相高欢举哀,服缌缞(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丧服,服丧三个月),葬礼依汉朝霍光规格,追赠为相国、齐王,备九锡殊礼。

七月三日,任命高澄为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行使权力)、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勃海王。高澄启奏,推辞爵位。

七月七日,皇帝下诏,命太原公高洋摄理军国,派宦官前往晋阳晓谕敦促高澄接受封爵。

24 七月二十五日,南梁援军将领羊鸦仁进入悬瓠城。

七月二十九日,南梁皇帝萧衍下诏,改悬瓠城为豫州,改寿春为南豫州,改合肥为合州。任命羊鸦仁为司州、豫州二州刺史,镇守悬瓠;西阳太守羊思达为殷州刺史,镇守项城。

【学以致用】

01,诸将皆以为景之叛由崔暹,澄不得已,欲杀暹以谢景

之前看到一句话说:尽管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但是前面死掉的那些人,确实是为后面的人而死。

也就是前面的人的遭遇与结果,成为了后来者的参考案例

當年西汉的七国之乱,汉景帝不得已诛杀晁错,却根本没有触及到问题本身

如今的高澄也是一样,侯景要反,跟其他外人都没得关系,只跟他的本性本性有关

高欢在,他不敢反,高欢不在,他就想要当老大。

所以陈元康举晁错的案例,救了崔暹一命

同时,换个角度看

崔暹是忠诚于高澄老板的,可是呢,却随时可能被他效忠的老板抛弃。就像汉景帝抛弃晁错一样。

所以,每到这种关键时候,就很考验老板的担当了。

02,“我国家如金瓯,无一伤缺,今忽受景地,讵是事宜?脱致纷纭,悔之何及?”

从这句话当中就能看得出来萧衍小富即安的思维有多么的固化

从西晋八王之乱开始,华夏北方大地沦陷,再经历东晋(祖逖的闻鸡起舞),刘宋(元嘉之治时的北伐),南齐,再到此刻的南梁,

萧衍老板竟然还在犹豫接受这些土地合不合适?

这就是领导者野心野性的消失,导致机会摆在了面前,都没得胆量去碰一碰。

这是萧衍的第二次机会(第一次是陈庆之英雄式的战绩),也是南梁最后一次机会,也是南朝最后一次机会。

那么回推一下,就有一点值得思考

到底是什麼原因让萧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是因为年老的关系? 还是因为去修佛养性的关系?还是偏居一隅太久了的缘故?

志向怎么就消失了?文臣武将也没有看到有谁提过“收复中原”的话语

03,“丙子,群臣奉赎。丁亥,上还宫,大赦,改元,如大通故事。”

从3月3,到4月10,萧衍老板不主持公司的工作,却跑去舍身念佛,到头来还让干部带着钱来赎他。

这是不是给寺庙安置了一个“绑架”的名头?

一个好好的组织,就被萧衍老板给玩坏了。

04,“景果辞不入朝,遗丞相泰书曰:“吾耻与高澄雁行,安能比肩大弟!””

侯景的这种现象也是一种人物原型,跟历史当中的某些人很像,比如吕布

当我们生活当中也会遇到这类人,就看你懂不懂的方法去识别

这种人有几个特点

1,有某方面的特点,比如武艺高、口才好,脑瓜子活,点子很多

2,表现的很热情 (只要你在他的目標之内,他会与你称兄道弟,让你感受他十足的热情)

3,习惯性的承诺(真正在乎承诺的人,是很慎重对待承诺的,因为要知行合一,也要与之前讲的话一一对证,但是,对这类人来讲,他不会想到这些,每个承诺他都有理由,但你细看,会发现前后不一致)

4,不肯为人之下,一定要当老板

所以,要观察这种人,不能只看他所讲的话,而是要看他不经意之间做的临机反应,并且要用他的话去验证他的行为,

大行台左丞蓝田王悦言于泰曰:“侯景之于高欢,始敦乡党之情,终定君臣之契,任居上将,位重台司。今欢始死,景遽外叛,盖所图甚大,终不为人下故也。且彼能背德于高氏,岂肯尽节于朝廷!今益之以势,援之以兵,窃恐贻笑将来也。”泰乃召景入朝。

就是王悦说的这样。不看他说什么,从他的行为當中看动机,从动机当中看人性

侯景的这种不甘于人后的性格,今天能在前老板刚去世的時候立马叛變,明天同樣也能背叛另外一个老板,所以,遇到這種人,誰用谁倒霉,除非你能看透人性,知道他是永远“养不熟”特性,不给他实权。

所以,不懂人性,永远不要认为你一定能驾驭谁

就像吕布,侯景这种,你认为你能驾驭的了他,可这类人,连他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凭什么掌控他?

在生活当中,男女对象当中如果遇到这类人,就很麻烦,不论你对TA多好,TA心里总想着“下一个”, 总是被“下一个”牵引, 可是当TA从你这里离开后找到了“下一个”,当回过头发现你又升级了(不管是学识,地位,财富等),TA会觉得你又是TA的“下一个”,心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