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三银四,本是一年热招季,却与往年有所不同。

贴吧里充斥着求律所黑名单,希望避坑的待业中的法学生和青年律师们。

而律所官号或朋友圈里,又有不少吐槽现在年轻人浮躁吃不了苦,寻找靠谱律师的征集。

这就像那些被迫在相亲双方,明明都有需求,却带着偏见见面,无论对方有多少闪光点,眼睛里看到的只有槽点。

这场「爱情」,注定失联。

先来看看律所怎么想?

「年轻律师就是用来被淘汰的」。这句话看起来残酷,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律师是典型的丛林法则执行者,强者通吃,自古以来大小战役,伤亡率最高的,永远是新兵,律师行业也是如此。

法考通过率居高不下,新兵像潮水一样涌进这个行业,人人手里除了一张成绩单,没有半把刷子。

「只有2k?」很多年轻律师望着其它行业的招聘启事诚心发问。

对,现在的餐馆服务员都是4k起。 可事实上,对律所来说,大部分年轻律师能创造出的价值,可能还不及一个服务员。

两千块的薪资标准,说不上黑心,只能讲「物有所值」。

人都想往上走,特别是年轻人,但是你得有本钱呀,要不然好的平台为啥要你。

所以,对律所来说,年轻律师别叫苦坚持活下来,就是证明能力的不二法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年轻人怕什么呢?

进律所先洗脑签霸王条款,谈价值观、谈认同感,谈律所体制与文化精神,就是不谈柴米油盐。

累了饿了,一碗鸡汤不够,那就多干几碗, 有时还会为异性加上一道名为「咸猪手」的菜肴。

从进所到最后拿执业证,短则一年多,长则两三年。不仅工资堪怜不给案源,还要被收管理费,地位低下不说,稍不注意就变成生活保姆。

想「另谋出路」也没门,从律所到律协,各种各样的限制,除非退出法律行业,或者关系超级硬,否则,就别提这种有点「欺师灭祖」的想法。

学法是想帮别人维权,最后却连自己的权益都没法维护,实在讽刺。

以为进了所谓的律所中「清北」就能排雷,却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巢还更难逃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新版的律所黑名单,许多大所红圈所反复被点名

实际上, 律所和青年律师各有各的立场,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

行业制度缺少弹性,人才流失太频繁,花钱培训新人是一个很大风险投资。

可一个行业的发展,又需要更多的年轻人,以更大的勇气,更精湛的专业技能去推动。

我们不想引导对立情绪,归根结底,前浪从后浪中走过来,后浪也要向前浪走过去。

希望 让律师和律所的「爱」永不失联。

律师们如何抓住香港的机遇

关于香港,我们有太多问题

香港如今的现状,如何理解 ?

这种现状,所隐含的价值在哪 ?

有人从香港获得多大的价值呢 ?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抓取价值 ?

我或客户该如何利用香港 ?

如何趁机构建更宏大的愿景 ?

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融入 ?

点击下方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进行直播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