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时节又逢春,生命如春花绽放,被老和尚赐福的对戒,土味浪漫中长出新生,传统的祈福、安心,还“戴”上情侣与爱人共渡人生的哲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师,大师,你快看,快看,枯木逢春了,枯木逢春了!”
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在一棵瘦骨嶙峋的树下,指着几条枝干上的绿芽,欣喜若狂地朝着旁边的老和尚嚷嚷。
那几株刚冒头的小小的绿芽,让人确信这棵干瘦的树活了过来,还有一种生命的劲美。
1.
深山,老林,云雾。
云雾像丝带一样缠绕着前面的大山,然后打了个趔趄,隐隐约约露出半山腰一座小小的寺庙。
此地鲜有人烟,却是官家驿路必经之道,凡来往之人皆是背囊远足旅人,偶能遇上个大户人家或商队,马车护卫商品,小姐丫头青俊,好不热闹地踏尘而过,却也是一道浪漫风景。
2.
这日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热浪翻滚,周围的树木都蔫了,有气无力地打着瞌睡。山脚下突然出现了一个书生,只见他土布长衫,背着方形竹篓,竹篓里装满了书,一本本整齐地叠着,又厚又重。
书生无精打采地只顾着往山路上走,丝毫不在意烈日当空,也不理深林的凉爽阴翳。走了半天,太阳已西落,才走到了半山腰的寺庙前,着红色袈裟老方丈正带一群小和尚在庙前扫地。
书生背着书篓,走到方丈前合礼问:“大师,你好,我是赶考归途的儒生,已经走了几天的路,想借宝地休息几日可否?”。
方丈见书生愁眉苦脸却不失少年英气,猜想定是落榜了,回礼道:“阿弥陀佛,施主如不嫌弃,尽可安心住下。”
“谢谢,打扰大师了。”
于是,方丈唤来小弥僧,带着书生到庙里一座安静的斋房安顿下来。
3.
书生连日早睡早起,读书习经,过着规律安静的生活。他每天都会浇房前的一棵枯萎的树,每次浇完都会在树前发呆好久,和尚们见了都不解。书生偶尔也会在寺庙里走走,遇见方丈和尚,只是礼貌问候,从不多言。
一日清晨,书生浇完门前的枯树后突然大喜,奔到方丈房前求见,老方丈像往日一样着白衣袈裟,步履矫健地走出来,问道:“施主,有何事?”。
书生不答,拉着方丈就走。到了自己的斋房前那棵枯树下,喜不自禁:“大师,大师,你快看,快看,枯木逢春了,枯木逢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书生忍不住把多年来屡试屡败的经历告诉方丈:“连枯木都能逢春,我的未来还有机会吗?”。方丈叫书生打开手掌,在上面比划着:“这是生命线,直到手边,代表长寿,这是姻缘线......”
书生不悦:“大师,您是得道高僧,懂天地之道,人之命运。可怒我直言,我少年得志,青年落魄,似乎和您讲得不符!”。
方丈笑道:“世人都说我是高僧,来这里祈福求安,我佛慈悲,本该保佑众生,可门前的这棵树,并非佛祖与我所救,而是你。”
5.
书生不解,方丈让书生握住拳,意味深长道:“孩子,你的生命线最终掌握在你自己的手心里,就像那棵枯树,只有你去浇水,只有它自己愿意去吸收你给予的水份才能成活。你的人生也是一样,只有自己努力,才可能枯木逢春。”
此后,书生坚定信念,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终成一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