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而咸菜、酸菜、腌菜、咸鱼、腊肉等,便是流传了几千年的特色食物。

在古代,包括我们的父辈那一代,食物匮乏,保鲜技术也远不如现在。

食品腌制技术关系到了老百姓的生存,所以也很受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种各样的食物保存方法便也随之出现,而咸菜、腊肉等等,都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

通过这些腌制手法,食物的保质期得到了极大的延长,可以三四个月,甚至一年不坏。

后来随着冰箱、冷柜以及食物种类的壮大,人们不需要长时间保存食物,也完全能够生存,大家便开始注重食物的安全及质量问题了。

除了个别地区的少部分人,会一年四季吃腊肉、咸菜等腌制食物外,大部分人都是偶尔尝尝这些食物。

这些年来,关于咸鱼、腊肉的争议也是比较多的,最受关注的便是“中国式咸鱼”在2012年被国际癌症研究所确定为一类致癌物。

有些人认为,我国癌症之所以高发,与饮食是有很大关系的。而咸鱼等腌制食物,在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也有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老一辈人经常吃咸菜、酸菜、咸鱼,怎么就很少生病呢?咸菜不能背这个“锅”。

其实,老一辈之所以很少生病,原因可能有以下这几点:

一是老一辈大多是从事体力劳动,每天日出出门,日落才回家,一天的劳动下来,汗水都要流掉很多,而体内的盐分也能随之排出体外。

但现代人大多是脑力劳动,即便不是坐办公室的,除非去工地搬砖,否则劳动的强度也不会特别大,运动量太少,

再加上长期吃咸菜等高盐食物,自然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容易找上门。

2、隐形盐摄入较少。

老一辈的食物是比较单一的,基本每天就吃点米饭,吃点菜,能吃饱都不错了。

哪里能像如今零食成千上百种,炒个菜可选择的调料也有几十种?

而我们看到的这些零食、调料、加工食物等,其中都添加了不少的钠盐。

如果你仔细看过配料表,就会发现,我们摄入盐的渠道太多太多,防不胜防。

比如不少人常吃的泡腾片,1g的泡腾片中就含有0.139g的盐;一个750g的吐司面包通常含有6g盐;一斤茴香大概含钠是2.4g。

根据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日钠盐摄入量推荐是5克。如果排除掉调味料等中的盐分,其实炒菜用盐仅2-3克,你认为你的盐摄入量没有超标吗?

所以,控制钠盐摄入量,不仅要控制食盐、生抽、酱油等“看得见的盐”,还要注意减少“隐形盐”的摄入。

3、以粗杂粮为主

还记得小时候,想要顿顿吃白米饭还是一个梦想,在我们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是白米搭配着红薯、土豆等粗杂粮。

我们父母那一辈,想要吃饱就更难了,主食也是以粗粮为主,富含膳食纤维及钾元素,即便吃了点咸菜,多余的盐分也能够随之排出体外。

但如今我们以细粮为主,钾含量较少,容易出现钾钠水平失衡现象,人也更容易生病。

除了以上原因,老一辈很少生病,其实只是一个“表象”。

那时候医疗技术并不发达,健康意识也不太强,大家能吃饱就不错了,谁还会特别关注自身健康呢,体检更是遥远,所以疾病的发现率也不高。

咸菜、腊肉、咸鱼,我们也没必要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毕竟,任何东西都得讲“量”,

如果只是每个月偶尔吃两三次咸菜腊肉,平日也比较注重饮食及生活方式,其实我们就无需过于担心它们会影响健康。

注:图片转载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图看更多精彩内容,记得关注我呀!

看完文章,记得转发给你身边的家人朋友,想看更多养生常识、疾病预防知识,可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奇妙本草”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