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国帝王往往会对自己的功臣下手。汉光武帝刘秀之所以没这么干,是由他的个人性格、政权创立的特点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对于其他大多数开国皇帝,刘秀称不上绝顶聪明,跟他的祖先刘邦、刘彻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后汉书·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中曾经提及这种案例。

公元39年,刘秀下诏度田(即丈量、划分全国耕地),一些地方长官趁机徇私,比如将良田分给富豪权贵、盘剥寻常老百姓。当时群情激愤、情况混乱,各地纷纷上书汇报情况。其中,陈留的奏文中写了这么句话:“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问,就是追究、追查的意思。刘秀不明就里,于是找来陈留官员盘问。但对方却百般糊弄、敷衍,就是不把话挑明,刘秀不禁勃然大怒。

这个时候,一旁年仅12岁的东海公刘庄(即日后的汉明帝)说了一句话:“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刘秀派人核实,事实果真如此,河南、南阳作为帝城帝乡,皇亲国戚云集,度田阻力极大。随后朝廷严加核查,挖掘出大量弄虚作假、欺瞒舞弊现象。

像上述这种“潜规则”,换作刘邦、刘彻等深谙权术的帝王,早就洞若观火,并且把那些官员拿捏得服服贴贴;刘秀却需要儿子的提醒,可见他并非头脑聪慧过人、天赋异禀之人。

但刘秀最逆天的地方就在这里:他的成功,不是依靠权术、权谋,而是如后世大儒王夫之所说:“光武以道胜焉”。

这里的“道”,指的是凭借过人的品德与人格魅力,洞悉人心诉求、顺势而为,在乱世中整合资源,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逐步由一个小地主成长为当时最为杰出、最受广泛认可的政治领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汉末年,王莽之所以能成功和平改朝换代,说白了是抓住了“势”:汉宣帝之后,刘氏皇室的统治日渐混乱,外戚专政、政治腐败、土地兼并恶化,由此衍生了“人心厌汉”的思潮;王莽精准洞悉这一潮流,经过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造势、收买人心,成功以儒家楷模的形象被拥戴为帝王。

但随着王莽改制的失败,原本看似为了促进公平的措施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政令苛酷,积失百姓之心”,相比较之下,显得以前在刘氏统治下要美好得多。于是,“人心思汉”逐渐成了新的社会心理,“刘氏当复兴”一类宗教性的政治谶言风行一时,汉朝的复兴逐渐拥有了强大的社会基础。

所以,在当时,先后有四位刘氏宗室成为领袖,分别是:

刘秀与其胞兄刘縯,两人都是长沙定王刘发之后;

刘玄,刘秀族兄,他就是被绿林军拥立的更始帝;

刘盆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后,被赤眉军立为帝。

这四人中,刘秀是起点最低的一位,他没有亲哥哥刘縯的霸气、威望,也没有刘玄、刘盆子的雄厚基础,他自立门户之初,仅仅是在绿林军内受到排挤、被更始帝派到河北的镇慰使。

但后来却是刘秀笑到了最后,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其一,他的独特性格很具吸引力。

从起初在家务农之时,刘秀给人的印象一直是“直柔、谨厚”;这种天性,加上后来在太学受教育的经历,让他的政治风格充满了儒家的仁德、恩义、以柔克刚等素质。

史书中有很多事例,证明了刘秀的感召力。当初刘縯在家乡纠集刘氏子弟起兵时,众人纷纷躲避;但一旦发现刘秀也参与其中,众人纷纷放下疑虑、积极参与;

当舂陵子弟兵因财物分配与绿林军起了冲突时,刘秀“敛宗人所得物,悉以与之”,这种高尚的道德与人格,迅速消除了各方的矛盾;

昆阳之战中,平日里作战胆小的刘秀挺身而出,让众人精神振奋、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可以说,不同于刻意把自己包装成儒家模范的王莽,刘秀的仁德素质是自然而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身处乱世,他的这些品格尤其具备吸引力。

因此,虽然起初他的实力很弱小,但不断有各路精英、豪杰主动加入。比如在他刚刚前往河北时,邓禹就抛弃实力强劲、汉室正统更始帝,前去追赶前途未卜的刘秀;当刘秀在河北一度举步维艰时,上谷、渔阳两郡豪杰却毫不犹豫地鼎力相助,其中就包括当时还是少年英雄的耿弇。

其二,刘秀极其善于使用顺应人心、凝聚资源。

王莽失政之后,天下虽然豪杰并起,但大多是仅仅满足于掠夺、攫取自身利益的投机之徒。即使是当时势力如日中天的更始帝,由于出身于绿林军,麾下的文武“皆是庸人”,他们没有成熟的规章制度,也缺乏严明的纪律,因此,虽然他们一时势大,但有识之士均看出,这股力量成不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