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一通电话将滕代远的日常打乱了。电话那头的人声称是他在麻阳县的遗失多年的儿子。这消息令滕代远的心中波澜起伏,他心中充满了既激动又担忧的复杂情绪。

杨秘书接到这位自称是滕长子的年轻人后,按照惯例对他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年轻人提供的答案与滕代远记忆中的家乡景象吻合,让人不禁信服。

值班室外,滕代远听着这一切,不禁泪目。记忆中那位红裙子的少女,谭红玉,和他共同度过的日子虽短暂,却深刻。离家多年,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和现任妻子林一一起,走进了值班室,目光紧紧地锁定在这位陌生又熟悉的年轻人身上。

“久翔,我是你爸爸。”滕代远的声音颤抖,充满了情感的重量。

面对眼前的情景,久翔显得有些局促,但很快他也情不自禁地回应:“爸爸。”

这个简单的称呼,象征着多年分离后的重逢。随后的对话中,久翔谈到了奶奶谭红玉,如何在村口的石阶上望眼欲穿,期盼着滕代远的归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着儿子描述奶奶的日常,滕代远不由得泪流满面,这份久违的亲情和牵挂让他无比心疼。他感叹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虽然肩负革命责任,但对于家庭的忽视也是一种遗憾。

滕久翔谈及自己的家庭,他已结婚并有了孩子,尽管生活不算富裕,但平淡中有着幸福的滋味。滕代远听后,内心五味杂陈,但同时也为儿子能够扎根土地,简单而坚韧地生活感到骄傲。

在北京的那半月,滕代远带儿子参观了很多名胜古迹,让久翔大开眼界。但对于久翔提出的留在北京生活的想法,滕代远则谨慎处理。他耐心解释为何作为公职人员,他不能利用职权为私,这是原则问题。

久翔虽初时难以接受,但最终被父亲的坚持和原则感动,决定回乡继续他的生活。在他准备离京前,滕代远再次嘱咐他,家中有难,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去解决。

在1950年的冬天,北京城内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内,滕代远正与夫人林一商讨关于他们的两个儿子的未来。抗日战争期间,他们的第二个儿子,滕久光,出生于山西的一个小村庄。考虑到战时的艰难,他们决定将久光托付给当地的一户农家,希望这样能保他安全成长。

而滕久光,就这样在那里接受了最初的教育和生活磨炼,长大成为了一个坚韧不拔的少年。而他的弟弟,滕久明,在北京的童年则相对安稳。

1949年,随着滕代远被任命为重要职务,他决定将两个孩子接回北京,开始接受更好的教育。但随之而来的,是滕代远对两兄弟的未来有了更深一步的考量。

他担忧孩子们在北京可能会过于舒适,失去了与民同苦的真实感受。因此,他决定让两兄弟分别去不同地方“下去”锻炼。久光因为年纪稍长,被送往河北唐县的一个山区,与秘书的家人同住,以农民的身份生活和劳作;而久明则转至一所普通学校,接受更普遍的教育。

这段时间,滕代远和林一虽身处北京,却时常通过信件与两个儿子保持联系,滕代远总是在信中强调要坚持自立自强,不依赖家庭的背景和地位。

时间飞逝,转眼三年过去,久光从山区归来,那个曾经稚嫩的少年已变成了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健壮的青年。他的经历让他更加成熟坚强,随后不久,他主动选择加入了人民海军,成为一名军人。

在军队中,久光显示出了非凡的能力和忍耐,他的努力得到了承认,不久后被提拔为大校。他在多次重要任务中表现出色,赢得了同僚和上级的广泛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久明,则在普通学校中勤奋学习,即便未受同样的苦难锻炼,也展现出了不俗的学业成绩。当1965年高考将近时,他在给父亲的信中提到了填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志愿,并暗示希望父亲能为他通个后门。

滕代远读到这封信时,感到有些失望,他明白孩子的焦虑,但更重视的是原则和正直。他拒绝为儿子走后门,坚持认为应该靠个人的努力赢得未来。

这件事后,滕久明深受触动,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对挑战。而这种坚持原则的态度,也逐渐成为了滕家的一个重要家训。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滕久明不抱任何奢望地走进了高考的考场。结果出乎意料,他凭借自身实力,成功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为滕家的第一位大学生。这个消息让滕代远备感欣慰。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他朗诵了一首鼓舞人心的诗句,鼓励久明不忘初心,努力报国。

滕久明在大学里的表现一如他的高考,兢兢业业,不负众望。尽管父亲明令禁止恋爱,久明仍专注于学业,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

1969年,珍宝岛边境冲突爆发,当局急需技术精湛的人才。久明的专业技能使他脱颖而出,被选拔到沈阳军区,从事高强度的情报解密工作。那段时间,久明几乎日夜不休,他用青春和汗水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

一天,久明在极度疲惫中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述说自己的困顿与坚持。年末时,滕代远给他回信,信中满是慈父的鼓励和期待,这使得久明重燃了力量。

1970年春,久明利用一次罕见的休假机会南下广东,探望正在那里疗养的滕代远。两父子久别重逢,坐在海边的石凳上畅谈。

“我现在是参谋了,爸。”久明满怀自豪地分享自己的成就。

滕代远却摇了摇头,“从学校到参谋部,没有实战经验,怎能深知战场之艰?”

久明深受触动,回京后立即申请转至基层部队。在泥泞与硝烟的洗礼下,他学会了如何在实战中运用理论,也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苦心。

数年后,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久明以卓越表现获得三等功,随后步步高升,最终荣获大校军衔。

这些成就,久明和他的哥哥久光都知道,没有他们父亲的智慧与教诲,他们的人生轨迹绝不会如此光辉。他们以滕代远为榜样,以他为镜,不断自省、自强,成就了各自不凡的人生。

在滕家的传家宝书架上,滕代远为两个儿子精心挑选的书籍与手抄的励志诗句,凝聚着这个家族世代传承的责任与担当。

从滕久耕参军的那天起,他便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会是一场与平凡无关的旅程。他的父亲,滕代远,曾在革命战争中浴血奋战,是家里的英雄。父亲的故事在滕久耕心中种下了一颗想要献身国家的种子。

20岁那年,滕久耕毅然选择加入了位于大荒漠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个因为严酷的自然环境而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的地方。初到荒漠,他对那里的生活条件感到吃惊和失望。冬天寒风刺骨,夏天热浪滚滚,日常生活条件艰苦,科研设备也远非一流。

他曾向家中写信,倾诉自己的困境与心声。父亲回信中不仅没有同情,反而严厉地提醒他要学习贫下中农出身的战友,做好长期吃苦的准备。信中还夹带了两本书——《毛主席著作》和《雷锋日记》,鼓励他在艰难中寻找力量。

在1970年的一个执行任务中,滕久耕不幸被误伤,头部重创,昏迷不醒。消息传回家后,父亲因病无法亲自前往,便派了他的秘书卜先生去探望。在卜先生赶往医院的途中,滕代远嘱咐他,一定要按照组织的规定行事,不得利用自己的身份施加影响。

在医院中,卜秘书将滕代远的话传达给了医护人员。感动于滕家的高尚品德和滕久耕的不屈不挠,医生们决定全力以赴。滕久耕在昏迷了二十多天后,终于奇迹般地苏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复之路漫长且艰难。在恢复期间,滕久耕坚持阅读那两本书,并开始在院子里慢慢走动,每一步都似乎重新定义了他对生命的认识。恢复后,他立刻返回了部队,继续在艰苦的环境中服役。

1978年,他因表现突出,被国防科工委授予“学雷锋先进干部标兵”。随后,他主动申请到更为艰苦的边疆和海防线服务,希望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1985年,滕久耕被调至海军榆林基地,三年后他四次申请到西沙岛工作,但组织最终安排他去大学深造。在大学期间,滕久耕不仅学习了先进的军事理论,还加深了对国防科技的理解。

在滕久昕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滕代远总是那位严厉而又英勇的人物。滕代远曾在革命的风雨中筚路蓝缕,为了家国不惜一切。这样的父亲形象深深烙印在滕久昕的心里,使他从小就怀抱着远大的梦想。

1968年的一个夏末,16岁的滕久昕离开了家,前往内蒙古的大草原插队。这是响应党的号召,也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他的双亲站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眼中含泪,既是对儿子的不舍,也是对未来的忧虑。

在颠簸的火车上,滕久昕回想着父亲的嘱托。滕代远在临行前紧紧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到了那边,要多学习少数民族的同志,与工农兄弟打成一片,你的路还长,要学会在风雨中坚持。”

大草原的第一场雨,让滕久昕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自然的力量。他淋成了落汤鸡,冻得瑟瑟发抖,但心中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澎湃和兴奋。这里的生活虽艰苦,但他渐渐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广阔。

1970年,滕久昕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铁道兵战士。在铁道兵的日子里,他与战友们一同挖掘隧道,架设桥梁,每一天都在为国家的建设贡献着力量。

1971年,他借机回京出差,得以短暂归家。那次归家,他将北京的一顿晚餐花费六十元,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这笔开销虽小,却引来了滕代远的关注。滕代远得知后,立即寄去了六十元,并严肃地给儿子写了信,教育他要节俭,要以军人的标准自律。

1973年,滕久昕调入铁道部15师75团修理连。这一年,滕代远与他的母亲联名给他写信,提醒他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深的认识,要将错误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1974年,滕代远的健康每况愈下。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滕代远依然关心着儿子的成长和教育。11月,滕代远因病去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