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又是一年高考时。每到这个时候,总有朋友拿它与古代的科举相比。

但实际上,古代的科举其实不能相对应如今的高考、研究生考试,它更类似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目的就是为了替封建政权选拔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式的科举分为三级,“举人”则是通过最低一级之后获取的“功名”。为了直观理解,咱们以明清两朝为例:

第一级的“乡试”,可以理解为省级考试,全国各省分开独立举办,每三年一次,由于在秋天举行,也叫“秋闱”。通过的人就被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为亚元,第三至第五都叫经魁;

第二级称为“会试”,可以理解为全国统考,组织方是朝廷的礼部,一般在乡试下一年的春天举办,因此得名“春闱”。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这一级考试,通过后,就获得“贡生”的功名,其中第一名叫会元,第二、三名并无特定称谓;

第三级(也是最高级)就是“殿试”,顾名思义是在宫殿里举办,主考人是皇帝本人。只有贡生才有资格参与这级考试,通过之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进士”了。其中,前三名由高到低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如果某一个人在这三级考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名,即所谓的连中三元:集解元、会元、状元于一身,那无疑是全天下文人的偶像。但其难度也可想而知,整个明朝,一共只有两人创造这一神迹,分别是黄观、商辂;其中,忠于建文帝的黄观后来还被朱棣除名了。而我们熟知的唐伯虎,则因为获得了本省乡试的第一名,由此获名“唐解元”。在清朝时,则有三人连中三元,分别是钱檠(qíng)、陈继昌和戴衢亨。

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秀才”,则比举人更低一级,是通过童试后获取的身份。但我们不要看到“童”这个字就觉得它很简单,实际上它由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组成,每三年举办两次,每个县能够通过的名额也就在10~40之间。

只有通过童试,才会正式成为生员;而生员必须经过岁考、科考以后,才具备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由此可见,即使是想在正式科举中通过最低的一级、获得举人的身份,对一般人来说也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虽说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官员,但获得举人、进士的身份并不能直接被授予官职。这俩头衔只是“功名”而已,类似于今天的文凭。

有了功名,不代表能直接当官;但如果没有功名,那连当官的资格都没有。

在宋朝之前,想获得官职还有“恩荫”这一渠道,即通过家族的特权直接做官,比如把大唐王朝带到坑里的一代权臣李林甫;但自宋朝开始,即使是通过特权进入官员体系,也得经过考试才行;至于明代,内阁人员基本都是进士出身,这才有了“非进士莫入翰林,非翰林莫入内阁”的说法。

既然获得了功名并不一定能当官,那科举岂不没什么吸引力了?实际上完全相反,即使只是通过了童试、当上了秀才,就能获得比寻常人高出不少的特殊优待。比如平头老百姓的屋门最多不能超过七尺,而秀才家可以达到七尺三;秀才见到县官不用下跪,就算他犯了罪,在革去他的功名之前,任何官员都不能对他用刑。

那么,我们现在通过高考、甚至考上研究生的人,是否具备考中举人的水平呢?这个很难说,科举考试的内容跟现代教育体系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就以乡试为例,它分三场,第一场要写七篇八股文,内容围绕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第二场要写七篇政务应用文,考察与试人员的政务能力、公文写作水平;第三场则是五道试策题,验证考生对时务的见解、处理现实问题的水平。

因此,一次看似简单的乡试,就要综合考核一个人的文化、政务、时务水平,这跟如今高考完全不是一码事,反而跟公务员考试极为相似。

但我们也看到了,科举考试比较注重考核儒家经典,明清时代的“八股文”更是让人深恶痛绝。那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人虽然通过了科举制,但他只是个书呆子,并不举具备当官的水平?

无论在任何时代,“高分低能”的情况肯定是有的,严格划定了考试范围的科举更是如此。但即使这样,科举制仍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

在秦汉之前,中国社会的治理模式是贵族政治,血统决定了由谁充当管理者、谁是被管理者。而在大一统王朝建立后,如何合理有效的“选官”、保证王朝的有序运行,就成了所有统治者们最关心的议题。

两汉时期实行的是“察举制”,担当这一任务的是三公九卿、列侯、郡守等中央及地方的高级官员,他们以道德、品行、才能等因素为考察标准,从平民、低级官吏当中选拔、推荐官员给朝廷。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地设置专门负责考察人才的“中正官”,根据自己的总结、理解,把本地人才分为九个品级,随后向朝廷推荐、由朝廷量材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述制度看起来很合理、客观,但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拥有决定权的是人,而不是制度、规则;而道德、品行、才能这些指标都无法量化,更像一种主观印象,没有能够量化的客观标准;对于同一个候选者,不同的人往往会形成天差地别的评价,这就注定了无法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