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动画产业迎来了春天,但由于观看群体大多是未成年人,一些动画片的不良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近日,据媒体报道,山东济南的张女士爆料,她在辅导女儿写作业时,因双方意见不合,女儿做出不良举止。张女士在严厉批评女儿时,了解到这些脏话和侮辱人的手势是从动画短视频中学来的。她查看女儿常看的动画短视频,发现里面不乏粗俗用语。

早在2021年4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发布调查报告,从21部流行动画片中梳理出1465处问题,集中于粗俗用语、暴力镜头、危险行为等方面。报告显示,八成接受调查的家长支持严格把控放映尺度。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辨别能力、判断能力不高,从动画片中看到暴力镜头、危险行为,可能引发或者诱导其持续关注不良信息、模仿不安全行为。

破解动画短视频成人化、低俗化、暴力失度等问题,必须形成多方合力。有关部门必须秉公执法、依规行政。对于一些包含暴力血腥、暗黑恐怖、教唆犯罪等内容,以及存在着装暴露、情节内容低俗、场面血腥恐怖等问题的动画片,监管部门应该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予以打击。出台国产动画片内容标准,旨在对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的语言作出严格限制,不让含有这些内容的动画片上架,或进行修改后再上架。

同时,不妨借鉴一些国家实行“分级制”的做法进行严格管理,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可接受程度和需求进行分级,避免动画片尺度超出儿童可接受的范围。比如日本的动画片分为四个等级,其中G级动画表示老少皆宜,PG12动画表示未满12周岁需要成年人陪同观看,R15动画表示未满15周岁禁止观看,R18动画表示未满18周岁禁止观看。动画片的分级制度推动了日本动画产业规范发展,我国可以适当借鉴。

不断提高国内动画片从业者的素质。当前,动画从业者关于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的理念是否科学,是否受到过相关学科教育,都是影响作品质量的因素。对于大多数从业者来说,他们所关注的焦点仍停留在作品本身,还没有意识或能力兼顾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思想内容和技术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动画人才的文化、价值观教育,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观影空间。

在治理低俗动画短视频方面,家长也应发挥重要作用。在发现孩子观看不合适的节目时应当积极制止,引导孩子观看积极向上的节目,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观看习惯。及时对包含暴力血腥、暗黑恐怖、教唆犯罪等内容的动画片进行投诉举报,让问题动画短视频无藏身之地,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作者系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学会会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24日第2版

作者: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