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和平盛世,战乱年代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硝烟炮火埋葬着许多人的忠肝义胆。许多参加革命的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在战场上,能够存活至今的革命老前辈寥寥无几。

众多马革裹尸的将士中,有这么一位老红军幸存至今,他曾经是朱德老总的警务员,国家每年都会给他8万元的补贴,这位103岁的老红军现在怎么样了?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现在生活在何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人小心大”的红军战士

这位老红军名叫昝长林,于1919年出生在四川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中,他的出生让原本就一贫如洗的昝家更加贫困。恰逢战乱年代,昝长林的成长可谓是充满了艰辛,身为家中第五个孩子,他的童年伴随着饥肠辘辘、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成为了他的常态。

马里欧特曾说:“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 昝长林虽然不知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但瘦小的昝长林看着侵略者在国家领土胡作非为,他内心暗暗立下了报国图强的志愿,有志者事竟成,他的人生注定充满着不平凡。

1933年,昝长林的人生发生了转折,迎来的全新的变化。这一年,蓬头垢面的他在村子玩耍时遇到了红四方面军,看着整齐划一、纪律严谨的队伍,昝长林内心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不同于国党的嚣张跋扈,昝长林在此后的观察中发现红四方面军体恤百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让他有了归宿感。14岁的昝长林也想上阵杀敌,他鼓足勇气像红四军提出了想要入军的请求,红四军看着昝长林真挚的眼神,答应了他的申请,14岁的昝长林就此成为了战场上一员。

战乱年代,爱国没有年龄之分,14岁的昝长林将要在漫天硝烟中奋勇杀敌,小小的青年能够经得住战场的考验么,面对敌人的穷凶恶极,他能够坚持下来吗?

昝长林虽然年龄较小,但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无畏气质,他跟着红四方面军南征北战,入伍后不久就参加了三场惊心动魄的反三路围攻战役。初上战场,昝长林毫不怯场,他身先士卒,和敌方誓死搏斗,其作战气魄令人震惊,许多老战士都忍不住感慨:这家伙以后不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身负重伤的抗日功臣

1934年,15岁的他开始随同部队进行长征,许多战士命丧充满沼泽、布满陷阱、无水无粮的长征途中,能够在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撑下来需要极强的求生意志。3次过草地、爬雪山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但昝长林硬是咬牙扛了下来,而他在各种极端天气中也元气大伤。

昝长林所在的连队从起初的一百七十多人减少到三十余人,看着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他忍住悲痛怀揣战友的期望努力求生,幸运的是他挺了过来。幸存的昝长林在经历了长征后并没有歇息时间,他从艰难的长征中再次转战到抗日战争中。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昝长林所在部队由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始对日作战,10月26日,昝长林所在部队的722团奉命阻击敌人,他们在28日成功埋伏日寇取得了大捷。然而有胜利必有伤亡,昝长林在战争中不幸负伤,他不得不从一线转移到陕北后方养伤,就是养伤这段时间,他认识了朱德并成为了他的警务员。

朱德在后方慰问伤员时,看到遍体鳞伤却毫不呻吟的昝长林时对其较为关注,他问到昝长林:“痛不痛?”昝长林回答到:“为国家战斗,这点痛不算痛。”彭德怀对这个侠肝义胆的爱国将士好感倍增,于是在他伤势好转后,调任其成为自己的警务员。

他在朱德将军身边做警卫员时,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时刻将朱德老总的安全放在首位,朱德非常看好这个踏实能干的年轻人。在朱德的建议下,昝长林开始自学文化知识,并且考到了抗日军政大学,在读期间,昝长林受益颇多,他坚定了自己要为党和国家奋斗终生的决心。

昝长林刚毕业后就请求组织批准自己回到一线战场,尽管此时的他可以申请休假,他满心都是抗日战况,无法在后方安心休养。

1942年,23岁的昝长林被分配到太岳军区做营长,他带领部下打击日寇,虽然多次取得大捷,却也身负重伤,炮弹落到昝长林身边,他被炸成了残疾,他的手掌直接被子弹穿过,满身是血的昝长林并没退缩,坚持在战场指挥战斗,引得敌方一阵惊呼:太可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25岁的昝长林因伤势过重不得不退出一线回到后方养伤,这次的疗养是昝长林的退役,身体的多次负伤无法让他再重返战场,纵使有所不舍,但身体状况确实无法满足作战需求。

战乱年代,交通不便,昝长林留在了离一线较近的军区沁水县杏林村,他原本想着在这个村子中养伤,没想到他和这个村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改名换姓的村中干部

昝长林举目无亲,他在杏林村想念自己的家长亲人,然而战乱年代,昝长林无法回到家乡一探究竟,他在听闻这个村子中有一个冯姓人家没有儿子后,便前往对方家中探望,冯家夫妇像极了他在老家的父母,于是萌生了给冯家做儿子的想法。

在征求了冯家老人的意见后,他成为了二人的义子,为了让冯家两位老人安心,他便将昝长林改为冯自根,同冯家人生活在一起。

虽然退役,但冯自根老人退伍不退色,他在该村担任村武装部部长,为维护一方安宁继续发光发热。

新中国成立后,冯自根老人坚守岗位,为了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他将自己的荣誉以及奖章全部捐给了博物馆。2005年,冯自根老人参加了纪念抗战60周年的盛大典礼,他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坐在主席台上,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看着国家的日益强盛,冯自根老人萌生了想要回到四川老家的想法,但由于身体残疾、行动不便,他的这个想法只能作罢。

2019年,这一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于身体原因,他婉拒了军方的邀请,尽管没能去到现场参加阅兵仪式,但冯自根老人在电视机前依然万分激动、热泪盈眶,这是他和许多战友用热血换来的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冯自根老人已经103岁高龄,他虽然腿脚不便,但思维敏捷,平时总是会给新生代青年讲述长征、抗战时期的事情。面对如此功臣,国家自然不会薄待,每年给以老人近8万元的补贴,希望他能够安享晚年。

小结:

有人说:如今这繁华盛世都是革命先辈用命换来,给予他们每年8万元的抚恤金在情理之中,他们为和平献出了健康、奉献了所有,理应得到这些回报。也有人说:作为为数不多的幸存老兵,国家应该加大慰问力度,比如帮助昝长林老人实现“落叶归根”的心愿。

8万只是一个数字,它衡量不了国家对老兵的情谊,但国家绝对不会亏待任何一个爱国之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退伍老兵的待遇也在不断的增加,作为民族功臣,他们的民族贡献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减,他们是民族英雄,将会得到后人的缅怀和敬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