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关于中国古代帝王篇,一直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与其说是说尽了帝王的腌臜事,不如说是说尽了人性。

无论是追随刘邦建立了西汉的韩信、黔布,还是跟着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的李善长、蓝玉,他们无一例外都没能获得善终,这也是伴君如伴虎的真实写照。

朱元璋当上明朝皇帝之后,其残忍暴戾的性格得到了肆无忌惮的展示,除了疯狂诛杀功臣之外,他还听不进去谏言,就算是自己的错,也要怪到别人头上,有位大臣就因为得罪了朱元璋,最后被朱元璋找个借口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的杀戮史

朱元璋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第一人,因为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唯一一个白手起家当上皇帝的人,从乞丐这么低的位置,朱元璋一步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大明帝国,堪称一部普通人奋斗的史诗。

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颁布了严苛的《大明律》,同时改革官员制度,让国家机器从元末的动荡中恢复了生气,一个新的国家正在逐渐缓过气来。

为了让朱家的王朝稳固,延续千秋万代,朱元璋出台了藩王制度,要求自己的儿子们到全国各地就藩。藩王制度表面上看十分科学,说白了就是让皇室子弟去镇守边疆,那自然很难出现叛乱的情形。

可是实际上朱元璋此举是为了自己的大儿子朱标继承大位准备的。作为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太子朱标将来是继承大位的不二人选,可是朱元璋也担心。

自己的儿子众多,且都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在军中都有着一定的威望,要是把儿子们都留在京城,将来对朱标是潜在威胁,这才想出了就藩的法子。

本来这一切都无懈可击,可是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悲痛欲绝之下,只能把孙子朱允炆推到台前,为了让孙子能坐稳皇位,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血腥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先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开国功臣们进行规训,在洪武初年先后发布了《资治通训》等劝诫文章,这些文章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大臣们看了之后内疚,从而产生对朱元璋的感恩之情,并誓死效忠大明。

思想上的规训是第一步,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大案爆发,朱元璋不仅趁机灭了胡惟庸三族,还采取连坐制,诛杀了一万多名胡惟庸有关人员,可谓血腥至极。此后胡惟庸案持续发酵,把朱元璋的好兄弟李善长也拉了进来。

朱元璋得知后毫不手软,直接把李善长一家灭门,最后胡惟庸案导致了三万多人死在朱元璋手上。洪武二十六年,开国功臣、明朝战神蓝玉又因为谋反被三司会审,这件事涉众甚广,光是被牵连的官员就达两万五千人。

朱元璋一个也没放过,全部判了死刑。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朱元璋一共杀了不下十万人,开国功臣几乎被屠戮殆尽,这也给朱允炆铺平了道路。

直接的言官

朱元璋杀功臣,主要是为了给孙子铺路,要是放任功臣们在京城放肆经营,不出两代皇帝,这江山可能就不姓朱了。在扫除了威胁之后,朱元璋自己也明白打一棍子再给颗枣吃的道理。

于是他开始安抚民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减免赋税。江南地区乃是士绅大户盘踞之地,朱元璋下令免除江南三年赋税,此举引得了老百姓的欢呼,一时间对朱元璋歌功颂德的人不计其数。

可是随着边疆战事的吃紧,再加上明朝建立不久根基不稳,国内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多,江南地区富甲一方,是朝廷纳税的大头,因此在权衡之下,朱元璋出尔反尔又开始对江南地区征税。